少林寺方丈的問題,不止是葉二孃

上次少林寺方丈出事,還得追溯到北宋年間。當時,方丈和葉二孃生了個私生子,取名虛竹。
如今,少林寺的神話,又一次崩塌了,而且這次,怕是直接塌到地心。

關於釋永信被查的傳言,前幾天還在朋友圈和微博之間轉發得飛起,有人說他在浦東機場帶著34人準備潛逃洛杉磯,被攔下來了。
連警情通報都流出來了——藍底白字,看著還挺像那麼回事。可很快,“平安開封”官方微博闢謠,說這玩意兒是假的,別傳了。
但話裡有話,“不要再傳播”,可不是說“沒事”,而是說“正在開展工作”。
什麼工作?不是闢謠工作,是調查工作

就像所有大型翻車現場一樣,從寺裡到網上,氣氛一夜之間就變了。
27日午間,少林寺的法師面對記者採訪時,嘴上說“等官方訊息”,言外之意是:真有事,但不能說,得等那邊點頭。
27日晚8點,等來了“那邊”的點頭。不是網友造謠,不是媒體猜測,是少林寺官方自己釋出的通報,鐵板釘釘地寫著:釋永信,涉嫌刑事犯罪,正在接受多部門聯合調查。
不是“配合”,是“涉嫌”,不是“傳聞”,是“通報”。通報內容,刀刀致命
防失聯,請關注:
挪用、侵佔寺院資產;嚴重違反佛教戒律;長期與多名女性保持不正當關係,並育有私生子。每一個詞都不是輕描淡寫,而是定性用語。
這已經不是公眾人物形象崩塌的問題,而是直接涉及法紀、宗教、倫理三大底線。

第一條,挪用寺院資產。這不是第一次被說,有人早就扒出他控股的公司準備上市,自己佔了八成股份,佛門淨地成了商業股份制公司,這事兒擺到明面上他都能糊弄過去。如今,官方直接寫明,侵佔寺產——這已經不是佛門內部的事,這是犯法。
第二條,嚴重違反佛教戒律。怎麼個嚴重法?之前說他身邊女施主不斷,說他與女星傳緋聞,說他私生子流言滿天飛。他總說清者自清,現在看來,是水太深,連清者也浮不起來了。

第三條,長期與多名女性有不正當關係,並育有私生子。這話從官方口中說出來,就不是流言,是鐵證了。之前那些傳言,那些模糊的“道聽途說”,這次通通成了錘子。
過去十幾年,釋永信就像是穿著袈裟的資本玩家,每次都能安然度過風波。十年前徒弟實名舉報他侵佔資產,他紋絲不動;餓著肚子的信徒在山門外磕頭,他坐在空調辦公室裡對著媒體說,“香火錢都用在法器和電費上”
當大家質疑他是不是佛門中人時,他開著奧迪Q7,戴著價值千萬的佛珠,身披16萬元定製明代雲錦袈裟,笑而不語。
他不是在修佛,是在修“局”。哪怕大家都心知肚明,但只要官方不說話,他就能繼續活成少林寺的“CEO”。
值得一提的是,南京九華山玄奘寺的前主持釋傳真也是安徽人,和釋永信是同鄉,兩人彼此熟悉,甚至長相都很相似。

釋傳真與南京的官員交往甚密,例如2015年落馬的南京市原市委書記楊衛澤、2013年落馬的南京市原市長季建業、2014年落馬的南京市委原常委馮亞軍等。
釋傳真因戰犯牌位事件落馬。
釋永信本名劉應成,安徽人,16歲出家,22歲接管寺務。從燒餅節省五塊錢的小和尚,到成為少林寺的商業帝國掌舵人,他的經歷看上去像一段勵志故事。但在佛光之下,是權力,是金錢,是香火變現的利益鏈條。
1999年,他成為第30代少林方丈,從那一年起,佛門清修地開始一步步走向資本市場。
他把少林寺做成了品牌,註冊商標,搞文旅,推武術IP,把信仰當產品來包裝,把方丈做成總裁。他聰明、能幹、圓滑,也貪婪、自負、慾壑難填。
少林寺集團還一度傳出要上市。他自己更是公司法人、股東、高管於一身,手握80%股份,儼然一個資本玩家
公開報道中,釋永信最近一次因深度參與寺廟之外的商業投資引發爭議,發生在2022年4月。
彼時,某數字科技以4.52億元競得當地新區一宗商業用地。該公司由沅x實業(持股49%)與一家地方國企合資成立。而沅x實業的最終受益人為釋某某,隨後,此舉再次引發“某某寺廟進軍房地產”的輿論爭議‌。
面對公眾質疑宗教機構參與商業活動的合理性,釋某某回應稱此舉為“文化傳播需要”,並強調持股屬“代持”性質,收益歸寺院所有‌。
再之後,釋永信好像預感到了什麼要來了。他沒說,但他在收場。他從名下公司退出,辭去法定代表人身份,刪掉自己在一些企業的持股資訊。
佛家有云,不是不報,時候未到。這一次,不是舉報,不是造謠,不是狗仔偷拍,是實打實的官方通報。
他不再發微博,停更三天,沒人再幫他圓場。
他那句“愛國是佛教傳統”,曾讓人覺得他還有一絲莊嚴;如今再聽,像是一個即將墜落的人在試圖拉住最後一塊遮羞布。
之前,有人舉報方丈竟然在沒有得到任何授權的情況下,以“使者”的身份前往梵蒂岡,還與教宗見了面,基本是“和尚打傘,無法無天”的真實寫照。

少林寺是千年古剎,不會因一個人塌陷。但釋永信的人設,已經碎成渣。他不只是毀了自己,更把“佛門淨地”拉進了銅臭和醜聞裡。
這一次,不是誰在敲山震虎,是山真的崩了。釋永信,那個走下山的“方丈”,或許真的回不去了。
防失聯,請關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