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雲增速26%,百度AI引擎重構增長邊界

中國科技網際網路世界很久沒有這麼熱鬧了。DeepSeek引爆市場熱情,投資者對中國科技資產價值重估。“AI重構”成為市場的關鍵詞。
在這場技術與商業的碰撞中,百度早已為新一輪的AI應用浪潮佈局,並進入收穫階段。如今交出一份全年業績單,也證明其AI長期戰略的價值。
百度在2月18日公佈的財報顯示,2024年總營收達1331億元,歸屬百度核心的淨利潤達234億元,同比增長21%。其2024年第四季度營收為341億元人民幣,超過市場預期的333.9億元,淨利潤51.9億元,同比增長100%。其他多項關鍵財務資料亦超出市場預期。
值得關注的是,百度智慧雲業務營收在四季度同比大增26%,文心大模型日均呼叫量也在12月底創下新高,較2023年同期增長33倍。
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執行長李彥宏表示,“隨著我們的AI戰略不斷被驗證,我們相信AI相關投入將在2025年帶來更大的成果。”    
百度也在用實際行動證明,AI不僅是技術信仰,更是商業現實。在AI改寫網際網路規則的當下,這家老牌網際網路巨頭的轉身,或許比外界想象的更為徹底。對百度的估值重構才剛剛開始。
AI構建增長曲線
百度的AI戰略在2024年進入收穫期。
財報顯示,2024年全年,百度全年總營收1331億元,歸屬百度核心的淨利潤達234億元,同比增長21%。
新引擎轟鳴的勢能,展現出百度在AI轉型上的成就。尤其是眼下市場最關注的雲業務和AI業務上,百度交出一份超出市場預期的答卷。
財報資料顯示,在AI雲業務的推動下,百度非線上營銷收入則同比增長18%,達到98億元人民幣。
其中大部分貢獻,來自於雲業務的增長。在AI驅動下,百度智慧雲在四季度呈現高速增長,同比增速達26%。   
百度管理層在電話會上透露,2024年,百度智慧雲AI相關收入同比增長近3倍。
公開資訊顯示,百度智慧雲在2024年大模型招標中實現“三冠王”,中標專案數、行業覆蓋數、央國企合作數均居市場第一,且在25年1月又實現了中標專案數量和中標金額上的雙第一。   
目前,百度智慧雲擁有中國最大的大模型產業落地規模,已覆蓋金融、製造、能源等關鍵領域,為超60%央企和大量的民營企業提供AI服務。
基於文心大模型和百度智慧雲千帆大模型平臺,百度為國家電網定製開發了全面的AI解決方案,覆蓋電網規劃、電網運維、電網執行、客戶服務等領域。該方案促進了國家電網對百度智慧雲的投入增加,進一步深化與百度的合作。
此外,百度也在為小米、智聯招聘、Zeekr等企業提供AI服務。
文心大模型的商業化,也從技術突破到規模滲透。財報資料顯示,文心一言日均呼叫量從2023年同期的5000萬次,飆升至去年12月日均16.5億次,33倍增長背後是“內生+外延”的雙輪驅動。
李彥宏表示,憑藉行業領先的指令遵循能力和RAG技術,文心大模型最大限度地減少了幻覺,使模型在多場景都具有高可用性,促進呼叫量的顯著增長。
在ToC產品方面,百度文庫四季度訂閱收入同比增長21%,12月AI MAU達9400萬,約為上季度兩倍。第三方資料顯示,百度文庫付費使用者超4000萬,全球第二、中國第一。
百度搜索中已有22%結果頁面包含AI生成內容,涵蓋短影片、筆記、智慧體、數字人和直播等多種形態;1月,百度APP AI功能已覆蓋83%的月活使用者。
蘿蔔快跑四季度110萬訂單、36%的同比增速,標誌著百度自動駕駛進入規模化階段。香港首張自動駕駛牌照的獲取,更打開了右舵市場的想象空間。
李彥宏在財報會上表示,2025年是蘿蔔快跑重要的擴張之年,百度將尋求合作,在保證靈活性的同時擴大規模。
雲和AI正形成飛輪效應,持續強化文心大模型的領先優勢。
文心大模型的爆發式增長,到智慧雲與自動駕駛業務的商業化加速,AI技術不僅成為百度的護城河,更打開了從技術紅利到商業價值的躍升通道,成為百度的增長密碼。   
站在爆發的前夜
眼下的AI行業正在發生深刻變化。
成本端,大模型正在進入降本時代。李彥宏表示,模型推理成本以每12個月降低90%的速度飛速下降。前不久,OpenAI執行長Sam Altman亦曾在社交媒體發文稱,使用特定水平人工智慧的成本,大約每12個月下降10倍。
成本的持續下降,意味著AI將得到更廣泛的應用,行業將迎來AI應用爆發期。
李彥宏在財報會上表示,開源有助於擴大新技術的採用率。
李彥宏透露,百度會在未來幾個月內釋出文心大模型4.5系列,並正式開源。“文心大模型4.5將是我們有史以來最好的大模型,希望客戶和使用者能比之前更方便地體驗這款模型”。
顯然,決定開源是百度對自己技術領先定位的堅定信心。而開源也會促進文心大模型的廣泛應用,並在更多場景中擴大其影響力。
技術能力構建起“護城河”後,百度希望透過開源掌握技術話語權,構建起應用的“生態池”。
李彥宏強調,無論開源閉源,基礎模型只有在大規模解決現實問題時,才具備真實價值。
面對未來的開源之戰,百度底氣十足。
百度在算力領域的佈局極具前瞻性。在2024年四季度,百度將統一GPU叢集規模擴大了一倍,並實現99.5%以上的有效訓練時長。   
得益於更快、更先進的網路架構,百度百舸異構計算平臺能使不同地理位置的GPU無縫協作,將兩種晶片混合訓練大模型的效率折損控制在5%以內,達到業界最領先的水平。並且透過自動解決大規模計算中固有的網路問題,降低對客戶影響。
近日,百度智慧雲成功點亮崑崙芯三代萬卡叢集,這是國內首個正式點亮的自研萬卡叢集,未來也計劃擴充套件至三萬卡規模。
李彥宏介紹,千帆大模型平臺不僅接入了各種型號的文心大模型,還提供國內外上百個主流大模型,並且為所有接入的模型提供後訓練、SFT、資料標籤和模型準備等工作,以便為不同的企業提供最合適的模型和工具。
依託全棧的AI架構和端到端最佳化能力,千帆大模型平臺能夠在保障任何模型的最佳效能和穩定性的同時,提供極具競爭力的呼叫價格。以最新接入的DeepSeek-R1和V3模型為例,千帆平臺上的推理價格最低至DeepSeek官方定價的30%。接入首日,即有超過1.5萬家客戶透過千帆平臺進行模型呼叫。
以算力為基、開源為矛、生態為網,百度在2024年完成了 “全棧式AI能力”的蓄力,將技術紅利轉化為可持續的商業動能。
隨著AI應用進入爆發階段,百度能夠在2025年將其技術勢能轉化為規模收益,這也將助力其跨越增長邊界。對於投資者而言,也意味著他們需要打破對百度價值“認知差”。   
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裡,百度這種“重劍無鋒”的打法,或許正是中國AI產業從“狂熱期”邁向“深耕期”的縮影。
*以上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不代表刊登平臺之觀點。使用者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請獨立判斷和決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