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國企業家》記者 趙東山
編輯|姚贇

來源:視覺中國

創新的本質是成本下降
“創新的本質是成本下降”,這是最近李彥宏提及最多的一句話。
2天前的World Governments Summit 2025峰會上,阿聯酋AI部長奧馬爾·蘇丹·奧拉馬向李彥宏提問,中國各行各業的技術創新代名詞,往往都是大幅降低成本,包括汽車等行業,該怎麼理解呢?
李彥宏回答稱:“回顧過去幾百年,大多數創新都與降低成本有關,不僅是在人工智慧領域,甚至不僅僅是在IT行業。成本降低一定數量、一定百分比,那麼這意味著生產率提高了相同的百分比。我認為,降本就是創新的本質。而今天,創新的速度比以前快得多。”
2025年1月27日,DeepSeek AI智慧助手同時衝上中美iOS免費應用排行榜第一,這是中國應用首次達成這一成績。隨後,DeepSeek僅用7天的時間就實現使用者數破億。可作為對比的是,此前ChatGPT達到此目標耗時2個月,僅次於DeepSeek;而TikTok則耗時9個月。
DeepSeek能迅速引爆全球AI大模型圈,與其在成本上的優勢有關。
根據DeepSeek官方公佈的資料,其V3模型的預訓練費用包含100萬美元的14.8T token的資料費用,還有460萬美元的H800 GPU執行費用,共計560萬美元。此外,V3基礎模型訓練完,做微調後讓它成為R1模型,還需要額外的100萬美元,共計660萬美元。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OpenAI研發的GPT-4o訓練成本高達7800萬美元,這意味著DeepSeek-R1以不到十分之一的成本實現了足以與GPT-4o較量的水平。而在API服務定價上,DeepSeek-R1也極具競爭力,每百萬輸入Tokens只要1~4元,每百萬輸出Tokens只要16元,這個收費大約只有OpenAI o1執行成本的三十分之一。
DeepSeek的低成本創新,也曾引發資本市場對英偉達的看空。在DeepSeek釋出其開源模型R1後,英偉達股價在一天內暴跌了17%,創下美國曆史上單日最大市值損失紀錄,市值蒸發約5890億至6000億美元。
對此,李彥宏也表示:“從基本面來看,最重要的主題仍然是技術進步非常快,成本每年降低約90%,效能越來越好。但技術發展如此之快,更加無法停止投資,以確保處於這場技術創新或革命的最前沿。今天仍需對晶片、資料中心和雲基礎設施進行持續投入,用於打造更優秀、更智慧的下一代模型。”
2025年2月12日,百度智慧雲事業群組(ACG)召開全員會。會上,百度集團執行副總裁、百度智慧雲事業群總裁沈抖直接用焦灼總結了目前大模型的戰況。沈抖提到,國內去年“惡意”的價格戰,導致行業整體的創收相較於國外差了多個數量級,國外的收入,則主要由OpenAI這樣領先的模型企業貢獻。
而如今,當DeepSeek把成本打下來後,其對原有格局的衝擊可想而知。

發力AI搜尋
此次百度所採取動作中,AI搜尋是另一個值得關注的點。
據百度公告,文心一言官網還將上線深度搜索功能。據百度官方描述,該功能具備更強大的思考規劃和工具呼叫能力,可為使用者提供專家級內容回覆,並處理多場景任務,實現多模態輸入與輸出。

過去數年,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獨立APP的封閉生態讓資料和內容的去中心化,搜尋也開始面臨去中心化的問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習慣在微信、小紅書等APP內部直接進行搜尋。AI大模型爆發後,除了Kimi、豆包等AI助手,更是湧現出像秘塔搜尋、奈米搜尋等AI搜尋工具,而這些都對百度的搜尋業務形成一定的衝擊。
2025年以來,小紅書就在搜尋領域動作頻頻。1月初,小紅書APP內測搜尋新功能“問點點”的訊息引發業界關注。在此之前,小紅書還推出了主打生活場景搜尋的AI搜尋產品“點點”,現已在各大應用商店上線。
一年多前,小紅書COO柯南談及佈局搜尋時就曾表示:“很多使用者在把小紅書當作搜尋引擎了,有使用者說小紅書搜尋有點像帶著Prompt(提示詞)去問ChatGPT的感覺。”據《2024小紅書搜尋推廣白皮書》顯示,小紅書70%月活使用者存在搜尋行為,88%的搜尋行為為使用者主動發起。
此前,根據公開訊息,2024年第四季度,小紅書的日均搜尋量來到了6億次,已經接近百度日均搜尋量的一半。而就在2023年的年中,小紅書日均搜尋量還是3億次,增長速度迅猛。
過去兩年裡,ChatGPT引爆了AI大模型,李彥宏成了AI領域最活躍的大佬,同時也是初代網際網路大佬中至今仍然活躍在企業管理一線的企業家。從文心一言的釋出到百度所有業務的AI重構,李彥宏始終還保持在管理一線。但百度AI重塑後的移動生態業績,主要表現在文庫上。
誕生於PC網際網路時代的百度文庫,在經過AI重構之後,從一個文件共享平臺進化為“一站式AI內容獲取和創作平臺”。百度官方資料顯示,目前百度文庫付費使用者已突破4000萬,重構後文庫的AI MAU達到9000萬,文庫AI DAU年同比增長了150%,付費率提升了60%。截至2024年10月,百度文庫AI使用者數累計超過2.3億,AI功能累計使用次數超過28億。
但如今,搜尋作為百度老本行,如微信、小紅書等越來越多的競爭對手也開始佈局AI搜尋領域。

微妙變化,開源還是閉源
開源,還是閉源?
DeepSeek將技術論文等內容開源了,還允許別人用R1做資料蒸餾訓練自家模型的行為,也讓李彥宏重新審視過去的觀點。

來源:視覺中國
此前,李彥宏曾明確指出,大模型開源的意義並不大,而閉源才是走通商業模式的正確道路。他指出,閉源模型能夠不斷地進行內部最佳化和升級,從而在技術上保持領先地位。相比之下,開源模型則面臨著眾多開發者的參與和修改,這可能導致模型引數的混亂和不穩定,進而影響其整體效能。此外,開源模型往往缺乏大算力的驗證,其在實際應用中的表現也往往不盡如人意。
從商業模式的角度來看,李彥宏也認為閉源模型具有真正的商業價值。他指出,閉源模型能夠聚集算力和人才,透過商業化的運作實現盈利。而開源模型則往往面臨著難以盈利的困境,因為開源意味著任何人都可以免費使用模型,這導致了模型開發者的收益無法得到保障。因此,閉源模型在商業模式上更具可持續性。
但在DeepSeek引爆全球AI大模型圈,並選擇開源後,李彥宏對此的觀點表述正在發生變化。
同樣在World Governments Summit 2025峰會上,李彥宏表示:“我在過去幾個月中學到的是,開源可以幫助你獲得更多關注。我們正處於AI、生成AI創新的早期階段,更快的傳播將有助於提高採用率,但也有助於更多的人嘗試這項技術。”
不過,李彥宏在上述活動中依然強調:“關鍵不是你用的是哪種語言模型,而是什麼樣的應用、創造什麼樣的價值。”
新聞熱線&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關注“中國企業家”影片號
看更多大佬觀點和幕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