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2035字,圖片7張,預計閱讀時間6分鐘。

▼
一條高鐵修了17年,卻沒鋪設一米軌道,這樣的奇聞就發生在美麗國。
7月16日,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正式宣佈終止對加州高鐵專案的40億美元聯邦撥款,並將其稱為“災難性、嚴重超支的、通往虛無的高鐵”。

特朗普政府取消高鐵資金的理由是為了“節約納稅人的錢”。
同時,美國交通部長達菲也跳出來批判加州高鐵局“管理不善、能力不足”。

對於本就命運多舛的加州鐵路專案而言,取消撥款為專案推進帶來更多不確定性。作為美國基建領域的“老大難”問題,這個高鐵專案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至2008年。
加州高鐵是美國首條規劃高鐵,2008年獲批,原計劃連線舊金山與洛杉磯,直線距離約600公里,預算330億美元,承諾2020年完工。但歷經17年,預算飆升至1280億美元,完工時間推遲至2033年。

目前僅完成約192公里路段的填土工程和11座立交橋,訊號系統、軌道鋪設均未啟動。
也曾以“基建狂魔”著稱的美國,為何在耗時17年,已花費160億的情況下,首條高鐵成為“爛尾工程”?
高鐵產業鏈的斷層是最大的技術困境。美國製造業空心化導致訊號系統、軌道車等核心技術依賴進口,專案被迫進口日本轉向架、韓國鐵軌,而美鋼鐵產能僅為中國的1/20,聯邦“本土生產”的規定與產能不足的矛盾嚴重拖延加州高鐵的進展。
同時,加州高鐵需徵用2000餘處私人土地,每塊地的談判平均耗時3年,農場主的要價又將徵地成本推高至總預算的30%以上。而環保組織以“保護瀕危物種”為由發起上百起訴訟,又迫使線路多次改道,一段繞行特哈查比山脈的41英里線路,憑空就增加50億美元成本。

但更深層的危機在於資本集團的暗中絞殺。石油巨頭們,如埃克森美孚等擔憂高鐵減少石油消耗,航空業恐懼短途航線被分流,傳統鐵路公司也抵制這種競爭,透過遊說、訴訟等手段進一步圍剿加州高鐵專案。

諷刺的是,特朗普本人曾多次在公開場合表達對中國高鐵的“羨慕”,甚至在2016年競選期間承諾要讓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好的基礎設施”。
如今面對美國唯一的高鐵專案,特朗普卻毫不猶豫地揮起了“屠刀”。一邊豔羨中國高鐵,一邊親手扼殺美國高鐵,這種矛盾行為的動機,或可以從兩黨政治博弈中找到答案。
自奧巴馬時代聯邦撥款35億美元啟動專案,到特朗普2019年撤銷9億美元投資並追回資金,再到拜登恢復撥款、特朗普二次執政斷供,兩黨將高鐵專案變成“政治絞肉機”。
共和黨斥其為“民主黨浪費工程”,民主黨則高舉環保大旗將其認作“綠色標杆”,政府政策反覆橫跳如同鐘擺,每一次政權更迭都帶來資金鍊的斷裂與工程進度的休克。

而加州作為美國最大的民主黨票倉,一直是特朗普的眼中釘。從環保政策到移民庇護,從同性戀權利到氣候變化,加州幾乎在每個重大議題上都與特朗普政府針鋒相對。
如今特朗普強行取消高鐵資金,這看似合理的“財政節約”決策,無疑是在用聯邦權力打擊政治對手。
加州州長紐森就曾直白指出:“這是對藍州的政治報復,是將個人恩怨置於國家利益之上”。
此外,特朗普取消高鐵專案背後還有一場“劫公濟私”的利益交換。
得克薩斯州,是美國重要的能源生產大州,石油和天然氣產業在該州的經濟版圖中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堪稱當地經濟的核心支柱產業之一。而科赫兄弟集團,正是牢牢掌控著該州能源產業命脈的關鍵力量。
憑藉龐大的化石能源產業規模以及雄厚的資金實力,科赫兄弟集團精妙地運用政治獻金與遊說活動這兩大"利器",與特朗普政府構建起了千絲萬縷的聯絡。據相關資料統計,科赫兄弟旗下的公司,每年在遊說活動上的投入金額高達數千萬美元。

在2024年總統選舉週期中,其政治行動委員會的捐款總額更是飆升至創紀錄的水平。在這些捐款中,有超過80%透過各種渠道流向了共和黨候選人和相關組織,資金數以億計。
毫無疑問,科赫兄弟集團也因此成為共和黨背後重要的金主,其政治影響力不容小覷。而高鐵作為清潔交通方式,勢必會對傳統的航空和汽車運輸造成衝擊,進而影響石油消費。
一旦高鐵網路建成,必將大幅減少短途航班和長途駕車的需求,這對依賴化石燃料的交通運輸業來說無疑是噩夢。
因此,特朗普透過扼殺高鐵專案的發展,換取化石能源金主的支援,進而鞏固共和黨的政治優勢。
面對特朗普終止聯邦撥款,加州政府的回應顯得格外堅決。
州長紐森明確表示“不會被華盛頓的政治遊戲所綁架”,並承諾“將繼續尋找資金來源完成這一歷史性專案”,但每年10億美元的州投入不過是杯水車薪。加州州政府甚至威脅要起訴聯邦政府,聲稱這種做法違反了既定的聯邦撥款協議。
這種聯邦與州權的拉扯,恰如美國基建體系的縮影——權力分散、責任模糊,最終將公共工程拖入無底深淵,也讓公共福祉在黨派廝殺中化為灰燼。
然而,真正“通往無處”的,恐怕不是這條尚未建成的高鐵,而是美國的基建夢想本身。
特朗普斷供撥款的“雷霆一刀”,看似是專案的致命一擊,實則暴露出美國基建體系的無力感:制度痼疾不破,加州高鐵的爛尾不過是無數“美國夢”破碎的縮影。
圖片源自網路


關注公眾號:
有理兒有面
理 性| 揭 秘| 探 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