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你見過最癲狂的網紅專家是什麼樣子?
最近,一個自封“天才教育專家”的網紅讓我們大開眼界。
她說自己有33年資深教育經驗,33年資深語文老師,獨創了“天才教子法”。
自己的兒子3歲背完150本純英語名著,7歲精通四國語言……
“我的學生沒有一個像你這樣,按照目前的情況,你有點危險,先把手辦砸掉再說。”
她拿著戒尺坐在床頭,母親站在旁邊,男孩靠牆站著,手裡拿著一個小錘子。
“這是你爹嗎?還是你媽?”,“拿著看,看能看出花來?”“看著它數學能從41看到140是不是,看著英語36能看到136”……
這些話一頓輸出,男孩儘管萬分不捨,最終還是拿起錘子砸碎了自己心愛的玩具。
男孩砸了玩具,她還不解氣,上手拿起戒尺代替家長體罰孩子。
砸手辦、戒尺鞭打,而此時,男孩的母親就站在一旁,像一個冷漠的外人看著她摧殘自家的孩子。
趙菊英還告訴男生,他的房間裡面裝了攝像頭,叫他不要亂動,隱私攝像頭會全方位地拍到他在幹什麼。
於是,她強行指著貼在牆上的那些學校,什麼時候讀什麼中學,什麼時候讀什麼大學,都是他必須完成的,都是他的“夢想”。
另外一個影片中,她去四川眉州的一位初二女生家裡“家訪”。
趙菊英看到女生桌面上的玩具,卡片,漫畫書,怒斥道:我真想一腳踢過去!這都啥玩意嘛。膚淺,無知,幼稚!拿去廁所扔了!
她還訓斥女生:“初二了,咋搞得像幼兒園大班一樣,這簡直就是穿著尿不溼的寶寶嘛”……
她給孩子佈置了密密麻麻的作業和時間線,我一個成年人看了都顫抖。
2,精神控制。嚇唬孩子成績不好、考不上高中,一輩子都毀了。
3,強制干預。每天做什麼,密密麻麻的列表都有,過程怎麼樣,攝像頭無時無刻都在監控。
4,武力驗收。考得不好?成績上不去?戒尺和體罰都在等著你。
這一套組合拳下來,每一個在趙菊英老師威懾下的孩子,都戰戰兢兢。
在她的眼中,孩子是不能有隱私的,不能有自己個人感受,你的世界就只能剩下考試。
至於孩子能夠接受多少,是不是自發熱愛學習,學習效率怎麼樣,學習成績是否會提高,她都是不管的。
如果學習成績不好,那就一定是強度不夠,那就要再上一層強度。
說實話,在她身上完全看不出有任何“教育專家”的影子,感覺她像一個患有強迫症的惡魔,和曾經電擊網癮少年的楊永信無異。
她用的都是上個世紀極端的辦法,一切都是強制,搞不好就打。
當年在楊永信電擊之下的7000名少年,又有多少人造成了一生的傷害?
我始終認為,學習這件事至少是應該有一部分的自驅力,如果全部由外部力量強制推動和執行,那隻會從一個極端走向另外一個極端。
看完這個教育專家的方式,我沒有任何敬佩,只有滿滿的後怕和恐懼。
說到底,趙老師之所以敢光明正大地幹這些,背地裡是有家長撐腰。
她這些狹隘極端的教育理念,毫無人性的教育方式,竟讓很多家長奉為信仰。
究其原因,是因為她精準地拿捏了家長的焦慮,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恨子不成器的心理。
他們只注重結果,希望孩子“一鍵長大”,成為自己喜歡的模樣。
至於孩子開不開心,情緒低不低落,才不是他們關心的問題呢!
趙菊英的賬號只有十幾萬的粉絲,但幾乎每條都有幾十萬的觀看量,點贊和評論也非常多。
這些數字的背後,意味著至少有幾十萬的家長願意為了這種垃圾教育家販賣的情緒價值買單,意味著至少還有十幾萬的孩子在被迫忍受著這種糟粕垃圾教育思想帶來的殘害。
很多家長不會想到,那一顆顆射進孩子腦袋的子彈,是愚昧家長自己扣動的扳機。
砸玩具,撕課外書,送走寵物……這些手段,對很多家長來說已經是家常便飯。
孩子無心學習,家長拿著錘子,一個一個地砸碎孩子心愛的玩具。
“因為沒有考好,媽媽把它(貓咪)送走了,我不止一次晚上偷偷的哭。”
我不知道孩子在得知自己心愛的寵物被送走的那一刻,有多麼傷心和憤怒。
省早餐錢買漫畫書,被揍了一頓不說,還當著面撕成了碎紙,真的記一輩子。
小時候,爸爸把玩具全部踩碎,遊戲機也踩壞。到現在父子之間說話不超過2句就要吵架。
這些點點滴滴的回憶,對孩子來說,是他們不願再提起的傷痛。
孩子有心愛之物,家長不讓孩子碰,可以收起來、藏起來,為什麼就一定要砸爛?
家長用洩憤、極端的方式“戰勝”孩子,只會導致孩子反叛或盲從,甚至退縮。
父母極端、不顧孩子感受的辦法,根本不可能改變孩子的人生,反而會把孩子直接推向谷底,最終讓親子關係走向破裂的邊緣。
真正有智慧的父母,從來不會用極端的方式去打壓孩子,而是用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去影響孩子。
不管發生什麼事,一定是以尊重、理解的態度,先和他們站一邊。
看過這樣一條新聞:一個男孩攢了很久的奧特曼卡片冊在小區裡丟了,父母為了幫孩子找回來,竟然在電梯口貼尋物啟事。
反而在學習上遇到什麼問題會主動找家長溝通、解決,因為他充分信任家長。
有這樣一個家長,3個孩子都考上了名校,其中一個女兒,還考上了最高學府——清華大學。
他說,考上清華的女兒,上初中的時候成績也不好,沉迷於手機遊戲,成績一落千丈。
但他沒有打孩子,也沒有罵孩子,更沒有砸掉孩子的手機,而是悄悄做了一件事情。
初中的某一年暑假,他帶女兒到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名校去參訪。
在那裡,他找了一個清華大學的學生當嚮導,沉浸式地體驗清華學生的生活。
在清華大學的人文園,女兒第一次切身感受到了最高學府裡的人文魅力。
嚮導帶女兒去清華大學的食堂和圖書館,那裡的菜餚和圖書的種類,更是讓她歎為觀止。
當最美好的一切在自己眼前徐徐展開的時候,誰能不向往,誰能不震撼呢?
於是,這一次參訪之旅後,她就定下了一個目標:要考清華。
就像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顆靈魂喚醒另一顆靈魂。
唯有充沛而豐盈的愛,發自內心的尊重,恰到好處的引導,才是解決問題最好的良藥。
因為他們知道,唯有事必躬親的澆灌,孩子才會在愛和信任中,長出強大的內心。
感謝你讀到最後,點個“贊”+“在看”,並“分享”給更多人看。
*作者簡介:桌子,身高1.85米,有八塊腹肌的兼職男模。前南方航空公司職員。三觀比五官更正,思想比套路更深。新浪微博@桌子的生活觀 ,個人微信公眾號:桌子的生活觀(ID:zzdsh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