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2

本文字數:845,閱讀時長大約2分鐘
作者 | 第一財經 王珍
封圖 | 任玉明
步入7月,歐洲的高溫天氣仍在持續。第一財經記者從多家空調企業處獲悉,歐洲炎熱的天氣讓空調旺銷。
格力電器(000651.SZ)總裁助理白榮耀7月2日向記者表示,受極端天氣影響,歐洲近段時間氣溫偏高,特別是西班牙、法國、義大利和德國,有些城市的最高氣溫超過40℃。由於需求突然增加,歐洲客戶的空調庫存明顯減少。
受歐洲貿易政策影響,他表示,未來格力會考慮歐洲本土化生產和經營,以加大自主品牌的影響力。
“(歐洲空調)銷售確實隨天氣變熱而好起來。”TCL空調歐洲市場負責人對記者說。
海爾智家(600690.SH)相關人士也透露,海爾空調今年在歐洲的累計銷售額同比增長約30%,在義大利專業渠道、西班牙零售渠道等市場表現強勁。
產業線上分析師龍飛向第一財經記者透露,在歐洲市場,不同區域對空調的需求不同。從出口資料看,南歐、東南歐市場一直不錯,主要是由於當地氣候炎熱,對分體式空調的需求較高。歐洲近兩年加速推進環保製冷劑的切換,原有的部分空調需要淘汰,並且由於經濟下行,對高性價比產品需求較大。這些都是中國企業的機會。
據產業線上資料,2025年1-5月,中國家用空調累計出口4925萬臺,同比增長11.3%。龍飛認為,龍頭企業併購歐洲暖通空調公司主要是便於參與當地競爭,尤其是切入商用空調領域。
中國機電進出口商會家電分會秘書長周南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受歐洲氣候變暖影響,今年1-5月,中國空調對歐洲市場出口額約14億美元,同比增長約20%。空調業向低碳方向發展,中國佔全球空調產能近八成,能夠提供低碳高效的空調。未來,中國空調出口潛力仍然很大。
GfK中國家電研究洞察負責人王宏吉向第一財經記者分析說,歐洲極端高溫天氣為中國空調企業開啟銷售增量視窗,但歐洲市場對能效要求非常高。美的、海爾等頭部企業未來需突破高階市場與文化壁壘,從“價格競爭”轉向“價值競爭”,最終實現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再到“歐洲本土化品牌”的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