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Celeste Wallander為西方學者,她分析了烏克蘭在美國短暫暫停軍事援助後如何維持防禦,並強調歐洲國家加大支援的重要性。她認為儘管美國的援助對烏克蘭至關重要,但歐洲完全有能力透過資金、軍備採購和生產來填補缺口。特發上來供大家參考借鑑,立場不同,請注意甄別。
烏克蘭生存的關鍵
美國在三月初突然(雖然只是暫時性地)暫停對烏克蘭所有安全援助,這一舉動曾引發人們對烏克蘭自衛能力的嚴重擔憂。如果援助長期中斷,戰爭走向必然會改變。但即使美國完全停止援助,也不足以推翻烏克蘭過去三年的進步。憑藉現有庫存和生產能力,烏克蘭完全可以獨自維持數月防禦。雖然目前美國援助又恢復了,至少暫時如此,但如果未來華盛頓再次減緩或暫停支援,烏克蘭也無需選擇投降。
這次援助暫停起到了警鐘作用:未來幾個月,烏克蘭能否長久而有效地抵禦俄羅斯進攻,最關鍵的因素在於歐洲各國能否及時彌補空缺。單個歐洲國家的經濟和工業實力不足以完全取代美國,但各國聯合起來,便能為烏克蘭提供強大支援。無論美國如何介入,歐洲各國都必須加大資金投入、採購和生產力度,以滿足烏克蘭最迫切的補給需求,諸如彈藥和防空攔截器。丹麥、德國、挪威、英國等國已經開始行動。過去三年中,歐洲不斷向烏克蘭提供美國未曾提供的能力,如海上打擊力量、可持續作戰的主戰坦克、中短程防空攔截器、網路安全系統以及工業零部件。同時,烏克蘭自身在攻擊性無人機和彈藥生產方面也有顯著擴充套件,目前已能滿足其每日作戰需求的至少40%。烏軍在非對稱作戰上也頗具成效,利用無人機搜尋並摧毀俄羅斯部隊和裝備;而隨著俄軍戰術的調整,烏克蘭則能在幾個月甚至幾周內研發出更致命、更安靜的無人機,從而使俄羅斯的應對迅速失效。
即便在美國援助有限的情況下,只要歐洲挺身而出,烏克蘭仍有望取得有利條件,從而增強對抗俄羅斯的能力,阻止克里姆林宮採取持久消耗戰策略迫使基輔屈服。
過去三年的美國安全援助架構確保了烏克蘭不僅獲得了每週戰場所需的補給,還增強了其長期作戰能力。這些援助主要透過三項計劃實施,每一項均由美國國會授權撥款。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計劃是“總統緊急調撥許可權”(PDA),該計劃使美國國防部能夠迅速從軍隊庫存中調撥武器裝備,以滿足盟友的急需。烏克蘭並非唯一受益者,美國曾利用這一許可權向以色列和亞洲提供武器,但自2022年俄烏戰爭全面爆發後,烏克蘭已成為這一援助計劃的最大受援國。國會將PDA對烏援助規模從2021年的2億美元大幅提升至2022至2024年累計333億美元。2022年初,美國向烏克蘭交付了大量武器,包括標槍和毒刺反坦克導彈、裝甲運兵車、主戰坦克、雷達、無人機、火炮系統、火箭彈、彈藥、導彈以及防空系統和攔截器。這些援助加上歐洲軍隊的捐贈,不僅為烏克蘭提供了即時對抗俄羅斯的彈藥,還使烏軍逐步構建起一支現代化、北約風格的核心部隊。
此外,2022年國會還批准了“烏克蘭安全援助倡議”(USAI),為期2022至2024年提供了333億美元資金,用以防禦普京對歐洲安全構成的長期威脅。不同於PDA,USAI不依賴現有軍備庫存,而是一筆專門用於採購那些美國無法大量捐贈或出口的軍事裝備的資金。例如,該計劃資助採購了生產週期較長的物資,包括數十萬發彈藥、數百個防空攔截器、無人機、海岸防禦系統及防空系統,同時還支援烏克蘭防務工業的生產和已捐贈裝備的維護,確保這些裝備不會因缺乏維護而變得無用。歐洲方面也透過個別國家和歐盟機制進行了類似的採購和生產投資。
最後,“對外軍事融資”(FMF)計劃進一步加強了烏克蘭中長期安全保障。該計劃允許美國與全球夥伴合作,解決包括反恐以及來自亞洲、伊朗和俄羅斯等共同對手的防禦問題。通常,單個國家的FMF資金在數千萬至上億美元不等,但自俄烏戰爭全面爆發以來,國會已向烏克蘭提供了67億美元資金,用於採購包括防空裝備、裝甲車輛、反裝甲系統和雷達在內的大額武器系統。
這三大計劃在過去三年中大幅提升了烏克蘭的防禦能力,足以保證即便美國暫時中斷援助,烏軍也不會陷入絕境。事實上,2024年末美國官員評估認為,烏克蘭現有庫存、第四季度PDA交付、USAI合同、歐洲捐贈,以及烏克蘭自主激增的彈藥和無人機產能,都能支撐烏軍防禦計劃至少到2025年中期。俄羅斯的以犧牲大量人員和裝備換取微小戰果的進攻方式,僅能在數週或數月內取得有限收益,其針對平民和關鍵基礎設施的攻擊也未能摧毀烏軍繼續戰鬥的決心。烏克蘭雖在付出代價,但面臨徹底失敗的可能性很小。
美國的持續支援對烏克蘭長遠生存至關重要,但基輔和歐洲夥伴絕不能低估自身的獨立能力,也不應在談判中過快屈服於俄羅斯要求。所有跡象表明,歐洲有決心滿足烏克蘭的防禦需求,並且具備執行這一任務的能力。過去三年中,美國每兩週約3億至4億美元的常規援助確保了烏軍獲得持續補給;而歐洲在資金、採購和工業生產方面仍有額外餘力,能夠彌補未來烏軍防禦可能出現的空缺。歐洲不僅可以利用自身武器庫存和生產能力,還能像美國過去那樣,從國際軍火市場上採購彈藥和關鍵零部件。幾億歐元就能保障2025年烏克蘭持續作戰,這在歐洲完全可行。三月初,歐盟就宣佈計劃建立新的國防融資機制,使各成員國能投入更多資源用於防務生產和採購,預計將推動多達8400億美元的國防支出,既滿足本國需求,也為烏克蘭提供支援。近期,挪威、英國等國也紛紛宣佈新援助計劃,還有其他國家正準備加入。基輔方面也展示出堅定意志和創新能力。歐洲與烏克蘭聯手,完全可以在美國主導的談判中形成強大陣線,迫使普京坐到談判桌前。
有了美國和歐洲的支援,烏克蘭在和平談判中將更具底氣,也能拒絕俄羅斯那不合理的和談條件。如果談判之路斷裂,烏克蘭也不會完全失去一切。自2014年以來,烏克蘭經過多次抵禦俄羅斯、組建起能夠抵禦2022年全面戰爭的軍隊,並在過去三年中保持了堅強防禦,如今單方面投降的可能性極低。而如果歐洲響應號召實現團結防禦,烏克蘭就可以不再過度依賴美國援助。

《改革開放的另類風險:大發展的反噬》(點選即可)
語音節目系列
歡迎大家加微信,方便交流。

點選二維碼加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