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晚點 LatePost 」最新報道,原今日資本合夥人戴麗丹 Fay 已於幾個月前加入小紅書,並負責公司戰略業務,承擔 CSO(首席戰略官)角色。

戴麗丹畢業於北大計算機系,隨後加入百度,並在兩年時間升任百度地圖產品市場部經理,曾帶領 30 人產品設計師團隊;加入今日資本後,戴麗丹曾先後以副總裁、執行董事以及合夥人的身份出現在公眾面前。
此前,社群、廣告和電商三大業務板塊戰略方向各有負責任。此次任命後,各個部門戰略板塊將重新整合並向戴麗丹彙報。
有新 Newin 獨家渠道瞭解到 —— 戴麗丹將向小紅書 CFO 章子琦(薯名:曼巴)彙報,後者在前任 CFO 楊若離職後擔任小紅書非業務部分負責人。
在 CFO 章子琦的帶領下,小紅書財務投資團隊基於後臺資料獨有優勢,大部分投資主要在新消費賽道,在財投團隊組建初期便引入了不少高瓴等一線美元基金背景的成員。
此外,在章的帶領下小紅書也先後投資了大模型公司 MiniMax 和月之暗面。本次任命後,小紅書的投資業務將有更明顯的區分。
據悉,戴麗丹將組建更專注硬科技以及 AI 應用的戰略投資團隊,特別是大語言模型等新技術對小紅書核心業務和產品形態帶來的機遇和影響。
此次調整,表明小紅書積極擁抱技術變革的決心。早在去年 9 月,小紅書在投資 MiniMax 不久後便嘗試基於其多模態模型上線 AI 搜尋助手“達芬奇”進行內測。

同時作為主流的社交種草平臺,小紅書本身也是各大 AI 產品推廣營銷的重要平臺;根據 AI 新榜統計,MiniMax 旗下星野在小紅書的投放素材量佔到總投放的 42%。
同微軟& OpenAI 以及阿里&月之暗面兩筆典型的戰略投資,小紅書投出去的錢也能從被投企業的營銷費用中賺回來,不僅加速雙方增長,甚至吸引更多 AI 新品在平臺上的投放,堪稱戰略上的雙贏。
此前有報道稱,小紅書今年利潤將達到 10 億美元,同時電商業務今年將實現千億元量級銷售額。
隨著小紅書進入商業化的快速增長期,月活躍使用者規模已超 3 億,並在今年早些時候完成由 DST 和紅杉中國參與的新一輪融資,估值達到 170 億美元。
引起爭議的是 —— 小紅書快速擴張的同時所帶來的管理問題。8 月中旬,小紅書創始人毛文超和瞿芳曾在內部全員信中宣佈:1)即日起不再設定 R 序列;2)簡化管理層級,不再設定 L0;3)各級管理者採取任命制。
小紅書在郵件中表示,從組織調研中看到成長所帶來的熵增。比如組織層級有變深的傾向,資訊在傳遞的過程中層層折損,決策效率變慢,不夠敏捷。
此外,還提到職級體系更容易帶來論資排輩而不是更快地發現一線人才,也沒有最好地做實“讓自驅有戰場,讓成事有回報”的組織理念,而這也為近期小紅書內部業務架構的整合埋下伏筆。
除了上述戰略板塊的調整,小紅書近期也將商業化、社群以及電商的演算法部門進行整合,併成立新的應用演算法部,由小紅書社群技術負責人夏侯兼任,並向技術副總裁王曉博(風笛)彙報。
值得一提的是,小紅書技術副總裁王曉博在今年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透露了小紅書在 AI 搜尋上的應用與方向。
王曉博表示,希望透過多模態大模型讓 AI 可以像人一樣理解小紅書的內容,不僅能夠進行內容的整理和問答,也能夠輔助使用者進行更便捷的內容創作,透過對內容和使用者的深度理解,更好地建立內容和使用者之間的關聯和匹配效率。
他還提到,使用者日常搜尋往往需要多步才能獲得想要的答案,小紅書將基於大模型使用 Search Agent 來模擬使用者的多次搜尋過程並直接交付答案給使用者,從而提升搜尋效率,目前約七成的小紅書活躍使用者有主動搜尋行為。
根據《周天財經》,過去一年小紅書搜尋量接近翻倍,日均搜尋量已經超過百度一半。據統計,去年小紅書日均搜尋量約為 3 億次,而四季度小紅書日均搜尋量接近 6 億次,百度搜索則在 10 億次左右。
另據瞭解,今日資本與今年早些時候完成戰略調整,將更多重心傾斜二級市場投資,而一級市場投資由徐新親自掛帥。
✦ 精選內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