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紅書出海:AI+跨境,賦能電商新徵途

作者:花花小萌主
跨界不夠,跨境來湊!
今年1月,因TikTok“難民”事件,讓小紅書一度在全球爆紅,短短一週,小紅書在美國的下載量瘋長三倍,累計新增超500萬海外使用者,在全球87個國家的下載榜迅速登頂。嚐到了國際範的甜頭,小紅書跨境的野心終於“膨脹”了。
3月10日,小紅書正式釋出“小紅書電商出海領航計劃”,為商家提供線上交易、貿易出口、跨境支付及本土化運營等全鏈路出海解決方案。商家可利用小紅書的內容生態,在筆記、直播、店鋪等多場景展示產品,觸達全球使用者,依託小紅書海內外內容與社群優勢,突破地域限制,實現跨境銷售增長。據悉,首期計劃已覆蓋美國、中國香港及中國澳門市場。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小紅書也要玩跨境電商
目前,小紅書的出海計劃仍處於內測階段,採用了定向邀請的方式。
早前,小紅書就釋出了招聘跨境業務管理培訓生(MT)、跨境物流的資訊。並啟動海外MCN機構招募計劃,要求機構具備TikTok、Instagram等平臺合作經驗。
之後,小紅書租下銅鑼灣時代廣場7000平方英尺的辦公區,與阿里巴巴、Apple Asia Office、Google HK Office等大名鼎鼎的企業相鄰,旨在依託香港成熟的金融法律體系,最佳化資料跨境流動和支付框架,以應對歐美政策的不確定性。
小紅書出海計劃固然有TikTok“難民”事件的契機,但更重要的是政企協同、全球化趨勢及人工智慧發展加速的必然結果。
首先,是政策東風下的揚帆出航。據《2024出海品牌DTC營銷趨勢白皮書》所顯示,2022年後,中國的跨境電商依然展現出穩定增長,出口增速保持在18%以上。
2024年,從中央到地方出臺了一系列支援政策,推動“跨境電商+產業帶”發展;2024年6月,商務部、海關總署等多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拓展跨境電商出口推進海外倉建設的意見》,至此,越來越多的企業推動自主品牌“觸網升級”,不斷提升海外市場拓展能力。
跨境電商作為一個大有可為的藍海市場,政策利好為出海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助力各大品牌及平臺獲得增量機會。
圖片來源:SAP Emarsys
其次,是電商全球化的增長突破。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動下,跨境電商已成為連線各國市場、促進國際貿易的重要橋樑。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呂大良公佈資料指出,根據初步統計,2024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2.63萬億元,增長10.8%;而據世貿組織預測,2026年之前全球跨境電商將保持27%的增速,跨境電商在“賣全球”方面潛力進一步釋放,同時在“買全球”方面的優勢也在持續發揮。
小紅書作為一家以內容社群為核心的電商平臺,坐擁3億月活使用者,社群分享者超8000萬,日均使用者搜尋滲透達到60%,UGC內容佔比達90%,憑藉其豐富的使用者群體和強大的內容生態,已經在國內市場取得了顯著的成績。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和不斷變化的使用者需求,小紅書需要突破地域限制、擴大市場範圍,甚至成為全球電商市場的主流趨勢,來尋找尋找新的增長點。
圖片來源:小紅書
最後,還有一個更重要的趨勢,那就是AI技術的成熟加碼。進入2025年以來,AI話題狂飆,“人工智慧+”高頻登場,有媒體笑稱,如今,“遇事不決,先問AI”已經成為當下許多年輕人的日常操作。
隨著DeepSeek的興起,AI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廣度融入各行各業,重塑商業模式與業務流程。在這些應用中,也包含了跨境電商。尤其是,兩會期間,兩會代表提出了探索“AI +跨境電商”的新模式、新業態,從電商運營端、供應鏈端、消費者端深度賦能跨境電商行業的議題,可見,“AI+跨境”,正在成為電商的新趨勢。
眾多跨境電商巨頭如亞馬遜、阿里巴巴等,紛紛推出了一系列專為跨境商家量身定製的AI工具。這些工具涵蓋了文字翻譯、關鍵詞提煉、商品詳情頁撰寫、市場調研等多個方面,為商家提供了全方位、一站式的智慧化服務。據阿里國際站披露的資料顯示,已有超過六萬家跨境商家積極擁抱AI技術。
小紅書雖然不如阿里的動作大,但首期試水後,計劃將延伸至歐洲、東南亞等潛力市場,並引入智慧化工具最佳化跨境業務管理。可見,“AI+跨境”或許將成為小紅書差異化競爭,後來者居上的重要工具。
圖片來源:小紅書
AI+跨境,賦能電商新徵途
政策趨勢、全球化趨勢為小紅書的出海提供了市場契機,而AI技術的不斷成熟,又為小紅書出海提開闢了一條全新的征途。AI如何賦能出海計劃,我們可以從三點來看:
一是運營效率的全面提升。小紅書官方介紹中,關於商家的權益,有50%的內容都提到了AI的應用,包括獲取全球使用者,開拓境外市場中,透過“筆記種草+演算法推薦”精準觸達境外使用者,結合智慧翻譯、跨境物流等基建支援,助力商家快速開啟境外市場;以及智慧化AI翻譯,實現無障礙出海中,提供便利的“翻譯軟體”,商品、筆記、客服、賬號主頁等支援自動多語言轉化,幫助商家處理境外使用者諮詢,助力商家無縫對接全球需求。
在這些內容中,可以捕捉到兩個資訊,一個是AI翻譯工具可以突破語言障礙,支援多語言即時溝通,降低了跨文化交易門檻;另一個是AI推動了“人力密集型”向“技術驅動型”轉型,實現8小時工作時間之外的託管。
如阿里國際站的“AI生意助手”能夠7×24小時響應全球買家的諮詢,解決時差問題,並透過多輪對話精準理解需求,提供個性化解決方案。
因此,AI的成熟,能夠助力小紅書在跨境電商征途中,以最少的人力和成本,大大提升運營效率,從而實現儘可能多的增長。
圖片來源:網路
二是AIGC成為內容生產方式。AIGC 既是一種內容形態,也是一種內容生成的技術合集。區別於一般的跨境電商,小紅書是內容社群,種草經濟,那麼想在出海計劃中獲得競爭優勢,就必須繼續凸顯這一優勢。全球知名AI學者、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科學教授李飛飛說,“AI不再是輔助工具,而是創新夥伴。”AIGC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引領著內容創作的變革。
某跨境電商就表示,可以將Chat GPT等AIGC應用於多個環節,包括客戶服務、文案寫作、視覺內容生成、產品研發等。
小紅書一直致力於內容生態的不斷追求和創新,AI能夠提升內容生產效率和質量,降低內容成本的同時,提升內容吸引力。“AI+跨境”的融合,更可以助力形成“AIGC——智慧推薦——資料反饋——AIGC”的內容閉環,不僅可以精準捕捉使用者需求,提高海外使用者的滿意度,也增加了內容的曝光率和傳播力。
有專家表示,未來80%的新增商業價值會在AI的驅動下被重新分配,掌握AI將成為未來外貿企業的基本技能。AI賦能下,多模態、自適應和即時內容將推動更多型別內容的出現,釋放內容資產的商業價值,推動產業多元化發展。
圖片來源:網路
三是演算法賦能市場營銷。跨境電商與普通電商一樣,營銷是推動銷售和品牌建設的重要手段。去年12月,小紅書對其商業化、社群、電商的演算法部門進行重組,新成立應用演算法部,而資料、算力和演算法,正是AI不可或缺的三要素。
AI能夠透過多維資料分析(如瀏覽軌跡、購買歷史、消費偏好等)構建精準的使用者畫像,幫助賣家實現精準營銷。甚至,AI透過分析社交媒體熱點和搜尋趨勢,可以預判產品的流行元素,幫助賣家快速響應市場需求。
阿里巴巴國際站總裁張闊就預測,未來100%的商品資訊都會被AI基於對買家更精準的洞察而重構。
例如Voghion平臺,就透過AI推薦引擎,自動篩選符合綠色認證的中國商品,定向推送至偏好環保產品的歐洲消費者。春節期間,義烏商家靠阿里國際站AI生意助手成功拿下中東市場2000萬美元訂單,驗證了技術的實際效果。
當然,未來,AI更可以在跨境支付、智慧倉儲與物流管理等環節,推動行業向全鏈路智慧化發展。
圖片來源:網路
小紅書出海計劃雖然還在被外界質疑,或許也未萬事具備,但在政策利好、市場全球化趨勢下,入局是必然的結果。尤其是,AI技術賦能,在未來,AI或許會從工具性延伸到決策性,實現運營智慧化和內容個性化的雙重驅動,為使用者提供更好的購物體驗和更高的滿意度。
正如AI讓阿里翻身,股價止跌上漲,小紅書的出海計劃能否“輕舟已過萬重山”,為全球電商市場注入新的活力,也許競爭點就在AI身上,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