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流言

前天發完大S的那篇文章後,在大量評論中,我不得不注意起了那些典型的流言。這篇文章的最後,我寫道,“人性並不會因為時代改變,一代又一代,只要你是個角,就有人孜孜不倦地說著流言。”
即便如此,評論依然湧現出很多條這樣的言論,可是她吸毒啊,因為吸毒所以身體弄壞了。又有人講,她是臺獨,幫她講什麼話?
在大S的所有流言之中,這還不算最壞的兩個。雖然沒有任何真憑實據,但就是廣為流傳。英劇《道格拉斯塌房了》裡,針對一則流言,任職新聞媒體的男主老婆這麼評論:憤怒令人興奮,細究真相得動腦子。
社交媒體上,越是憤怒和極端的言論,傳播越廣。人人都喜歡獵奇,喜歡負面新聞,喜歡站在道德高地上評論,哦,這人果然不行。
流言背後的真想是什麼?沒什麼人在乎,因為現在大部分人只看標題,沒人看文章。誰在乎她到底得了什麼病在吃什麼藥,反正你說她吸毒,我就覺得挺真的。
流言到底是怎麼構成的?
我還是想聊聊《主角》這本書,憶秦娥作為主角,除了學戲付出艱苦卓絕的努力,更常年忍受著常人難以想象的壓力。這些在一直嫉妒她的女二號楚嘉禾看來,都是裝的。楚嘉禾不是主角,但極其豔羨主角帶來的掌聲鮮花,隨之而來的社會地位和金錢榮譽。
她一廂情願地認為,這不是她本身練功不到位,身手不夠好,而是她的關係走得不夠透。換在這個時代,是流量買得不夠多。
都是凡夫俗子,她憑什麼能紅我憑什麼不能紅?
書中有一段,楚嘉禾短暫地跟憶秦娥成為了命運共同體,因為她們作為地方劇團調到省劇團的同鄉,需要團結起來,才能在省劇團抗爭到自己的位置。憶秦娥憑藉自己一己之力,把所有人拉上臺面,之後楚嘉禾又有了新的憂愁。
她要上位,怎麼才能把主角踢下去?
她和憶秦娥同一個地方出來,於是開始竭力包裝各種有關憶秦娥的醜聞,在那個年代,最有殺傷力的,莫過於男女關係不正當。憶秦娥肯定不正當,她十幾歲就被廚房師傅玷汙了,她跟戲裡的男主早就好上了,她為了來省城勾搭上了官二代,她為了上戲,每個學戲的師傅都睡過,給她寫本子的編劇也睡過,那些領導更不必說……
流言不能毫無根底,這樣顯得不可信。但可以把微乎其微的事,往翻天覆地的情況說。比如憶秦娥有段時間在廚房幫工,晚上差點被廚房師傅強姦未遂。事件是未遂,但聽著不夠聳動,那必然是要徹底糟踐,才能吸引別人注意。
這樣一個成功的秦腔戲女主角,她背後必定有著深不可測的資源,不然誰唱不是唱?
這些流言,幾乎跟現代所有女明星的流言一模一樣,她們靠著哪個男人,所以演了哪個角色,她們早就不清白了,她們哪像熒幕上看著那麼清純靚麗,她們其實本人長得也不怎麼樣,都靠整的……
小說中有一幕令人啞然失笑,楚嘉禾靠著不斷走關係,終於上了一部戲,反響平平,來採訪的媒體記者只有三瓜兩棗。到這地步,她依然沒覺得是自己的問題,那必然是領導不夠走心,沒給她最好的資源,沒替她多下功夫找足夠的記者來。
她甚至覺得,散佈這些流言,也是自己的一種正義。
現在想來,大S前夫所有能夠留在別人心中的印象,幾乎都跟女明星有關。這人如果離開女明星,幾乎沒有任何熱度。他們一遍遍說著女明星的流言,壓根不在乎女明星本人怎麼看。
因為你不就是幹這個的嗎?你是明星,就要受著這些。
但靠著流言,流言生產商本人得到了巨大的好處。
時代果然不一樣。
以前嫉妒並不能賺錢,楚嘉禾造了那麼多謠,除了自己心裡痛快一點,幾乎沒什麼實際的好處。但現在,流言就像另一個流量生產機,只要敢開口,就意味著潑天的流量和富貴。
在流言和大眾的狂歡之中,主角成了一種類似於非人類的角色。
如果這個非人類出來否認,會有人解讀為這人急了,肯定說到痛處了。如果發律師函,那是官方批次操作,不痛不癢。如果提起訴訟,那又怎麼樣?訴訟流程很長,在這幾個月到幾年的時間裡,流言生產者本人已經覺得夠本了。
在流言這方面,時代沒有變好,時代變得更遭了。
因為流言鋪天蓋地,像山火一樣,撲了這邊,那邊又起。
誰在乎是不是真相?只要上頭條就值了。
毛利,作家,2023年微博年度突破作家,代表作《全職爸爸》,都市情感小說《結婚練習生》《卵子的吶喊》(點選作品名即可閱讀)
點選購買我的新書⬇️
關注👇
點上方進主頁-右上角“…”-關注


新浪微博 |@毛利 
小紅書|和毛利午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