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繞赤道3周”?!53歲的她,也太厲害了吧!

一個貨拉拉司機一年能跑多少里程?
答案是至少12萬公里,相當於繞赤道3圈
這個資料來源於⼀位叫毛輝珍的司機,她習慣在拉貨時用百度地圖進行導航。
她行駛過的路徑,為無數後來者提供了準確的路線參考
而毛輝珍這個名字,也被百度地圖銘記在“年度共建官”的回顧裡。
與毛女士一同上榜的,還有總里程相當於走了3條黃河自駕遊達人曹玉財等人。
在過去的一年裡,曹玉財提供了數萬張實景照給許多網友的行程規劃帶來了切實的幫助
透過他們的故事,我們得以發現,原來自己走過的每一條路,還交織著很多其他人的印記。
與此同時,使用地圖的每一個人,也在共建這張地圖。
當他成為盡覽世界的一扇窗
在百度地圖上搜索某個地點時,我們總能看到各種各樣的實拍照,方便我們精準辨認目標位置
但鮮有人知道,在百度地圖覆蓋全國的實景照片中,有超3萬張店鋪門臉照,出自一個名為曹玉財的普通人
曹玉財,來自東北,平日裡熱愛旅遊。
幾年前,他毅然決然地買下了一輛房車帶著家人一起出行,四處遊覽祖國的大好河山。
他們在“東極”撫遠欣賞過祖國最東邊的風光,也在阿勒泰觀賞過美如畫的碧綠,體會過杭州西溪溼地的靜謐,也被廣東飄香的美食征服過。
不同地方的風情令人目不暇接,異地旅行的緊張感也有地圖軟體來緩解。
在過去,百度地圖之於曹玉財就是一個順手的導航工具,直到出了遠門他才清晰地體會到用百度地圖的踏實。
在新疆、西藏等地自駕的時候,偶爾會遇到訊號差且地形複雜的情況,多虧離線地圖準確指導,他才能平穩地穿過各種盤山道。
曹玉財不僅依賴它來指引方向,還會不時地開啟“周邊”,查查攻略,從衣食住行的視窗,找到快速融入當地生活的方法
結束線上工作的閒暇時間裡,曹玉財總喜歡開著導航,騎共享單車或搭公交車在城市中四處轉悠,順便拍照打卡。
可以說,曹玉財幾乎把百度地圖當成了一個生活工具來用
2023年底,當他正旅行到廣西防城港時,偶然發現了百度地圖上的賞金活動
出於好奇,他拍了不少照片並上傳到平臺。很快,這些照片通過了稽核,曹玉財也因此獲得了一些微小的收益。
從那時起,曹玉財的出行便多了一個新的目標。每到一個地方,他會先在附近轉悠,拍一拍看到的店鋪
2024年,他打卡了11個省份,36個城市,也從祖國的南面,一路拍到了黑龍江。
一年下來,隨手拍意外帶來了1.5萬元的額外收入。能夠從熱愛的事情上獲取收益,無疑令人滿足。
但更讓曹玉財感慨的是,如果不是為了拍店鋪,自己可能不會走上那麼多路
隨著店鋪越拍越多,他甚至悟出了一些經驗。比如,哪家餐廳更地道,這些只有本地人才瞭解的秘密,他總能一手掌握
漸漸地靠著這個方法,他成為了身邊朋友的出行“活地圖”
因此,當手機記憶體告急時,他選擇添置多一部1T記憶體的新手機,用來繼續記錄這些珍貴的點滴
去年平安夜當天,懷揣期待的曹玉財便再次帶著家人從東北出發,一路向南,踏上新旅程。
接到我們的採訪電話時,他們一家已經到達江門市廣海鎮,正在給店鋪拍照。
今年春節,曹玉財還想帶著父母去廣西北海過年
他說,那裡氣候宜人,海鮮鮮美水果豐富,還有浴場可以享受,是個適合過年放鬆的好地方。
再之後,他們將繼續向西,順著邊境線一路到大理。
而他也會堅持上傳實景照片,為自己記錄下沿途美好的同時,也能給他人帶去一些便利。
當她成為精準導航的引路人
和曹玉財相似的“無名英雄”有很多,讓小IN記憶深刻的還有一位毛阿姨。
當下,現代人開車時早已離不開導航。而在使用導航的過程中,大多數人都會特別關注路線的精準性
然而,很少有人會注意到那些默默為導航準確性做出自己貢獻的“引路人”們。
生活在江蘇鎮江的毛輝珍,今年53歲。
49歲那年,她考取了駕照。因為放不下家裡閒置的電車,毛阿姨從2023年開始做起了貨拉拉司機
起初,她連充電樁都不會找。
直到賣車的銷售告訴她百度地圖可以搜附近的充電樁,還能導航,她才第一次知道了百度地圖。
為了把買車的錢掙回來,毛輝珍開始起早貪黑地跑單。
每天早上7點多出車晚上早收工也要六七點才能到家,有時候凌晨一點多還在外面。
最忙的一天,是她在下午5點多接到一個從鎮江送往山東的訂單,客戶要求貨物必須當晚送達。
路程將近500公里,由於電動車速度不快,中途還需要充電,她最終在凌晨兩點多才抵達
長途駕駛總會有些許無聊,這時候毛輝珍就會開啟導航聽詳細播報
她覺得導航像一個陪伴她聊天的夥伴,聽著它的提示,自己開車也更有動力。
即使是熟悉的路線,毛輝珍也會習慣性地開啟百度地圖。
它會說什麼時候有違章拍攝,什麼時候有測速,還有紅綠燈倒計時等等,這些提示總能給她一種安心感
而在使用導航的過程中,毛輝珍也會跟導航進行“互動”。
比如滬蓉高速經常有追尾事故,這時百度地圖會詢問事故是否存在,如果情況屬實,毛輝珍會點選“存在”,然後導航“夥伴”就會向她表示感謝
毛輝珍經常做這樣的事情,卻不覺得有什麼了不起。
她不知道,她的“舉手之勞”,讓許多同樣行駛在這條路上的後來者享受到了便利
當我們在採訪中誇獎她時,毛阿姨表現得很害羞,她說,只要有時間,自己還是會盡力去幫助別人。
而正是一個個像毛阿姨這樣平凡而抱有善意的人,他們的無聲付出,守護著上億使用者的平安出行。
當他成為提升體驗的分析師
隨著採訪了多位使用者,小IN發現很多人都反映過“百度地圖升級快,問題反饋能夠及時得到解決”這一優點。
而這背後,其實離不開使用者的用心助力。
40歲的孫海平就是最早的產品體驗官之一。
他駕齡12年,用過手機百度地圖百度地圖CarPlayV20車機地圖等地圖工具。
作為通訊行業的從業者,孫海平一直對科技方面的內容感興趣,也因此在使用百度地圖時會對相關功能格外敏感。
居住在深圳的他,經常遇到上下班高峰期的交通擁堵,每當這時他就會根據動態的擁堵狀況決定出行計劃
有一次,他帶小孩去一個偏遠的郊區景點度假,沒想到途中手機訊號不穩定。
還好地圖有離線功能,最後順利地將他指引到了目的地。
這次經歷大大增強了孫海平對百度地圖的信任感。
對他來說,現在出行如果沒有導航,就感覺自己好像不會開車了。
與其說它是導航,不如說它已經成為了他生活中的必需品。
正因為喜歡,每當孫海平發現需要改進的地方,他都會主動反饋問題
在過去的幾年裡,他曾敏銳地發現一些大眾難以言狀的改進點。
比如Carplay導航介面需要更好地顯示遠處的車道資訊,幫助車主在複雜路口提前變道;
還有簡化導航介面,減少駕駛中的干擾,從而提高安全性……
每次提出建議時,孫海平都會在車主群裡與其他車友探討,發現原來很多人都有相同的感受。
後來百度地圖的工作人員注意到了他的活躍表現,主動聯絡他,邀請他加入反饋群,並分享了平臺後續最佳化的計劃
這種交流方式讓孫海平感到十分貼心,也讓他看到了百度地圖對使用者反饋的重視和誠意
而他的反饋,也為百度地圖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改進,尤其是在Carplay的視距顯示上,變得更加清晰、直觀。
從孫海平的理性投入,到毛輝珍的默默奉獻,再到曹玉財的不懈努力,不難發現其實普通人為百度地圖“添磚加瓦”的事蹟還有很多——
外賣騎士衝先生,幾乎騎遍了北京的各個角落,為普通人開拓了更豐富、更便捷的騎行路線
用了百度地圖10年的鐘興奎,光去年上報的突發路況、道路變化等資訊就超過5000個,得益於他的付出,大量車主能夠少走錯路,一路順風
熱愛生活、熱衷於探店打卡的薇薇,每次探店後總是會在百度地圖上留下詳盡的攻略,去年她分享的筆記就超過1000篇,給予了許多同好全面的出行借鑑……
回顧他們的2024年,這幾乎形成了一幕令人“匪夷所思”的圖景。
在無數人的齊心協力之下,恍然間,百度地圖已經從一個由企業服務大眾的地圖工具,蛻變成由全民共建的出行夥伴
我們可以清晰地從這些普通使用者的資料,看到某個人一整年的辛勤;
即使在這樣的繁忙日常中,依然有許多人心懷善意,樂於伸出援手,共同編織這份惠贈大眾的數字地圖。
在這個過程中流轉的,何止是出行指南,更是無數份溫暖他人的美好。
這些使用者們的共建之舉成就了百度地圖,反過來,更好用的百度地圖也協助了每一位使用者的平安出行。
在迴圈往復間,所有力所能及的善行推動著平臺和使用者一起走向更好的未來。
感謝這份守護吧,從此山高路遠,不再孤單。
感謝百度地圖使用者曹玉財、毛輝珍、孫海平接受採訪
廣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