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週末,讀完顧豔的長篇小說《荻港村》,我一衝動就來到了湖州水鄉荻港村。
總想印證小說中的幾個地方,甚至幾個人。
曹溪河與外港埭走廊,曹溪河從遠古汩汩流淌而來,整個村莊的生生死死都與這條河密不可分。還有那條位於曹溪河旁生生不息的外港埭走廊,猶如一條歷史的長廊。
還有小說中眾多栩栩如生的人物今日安在?許長根固然不在,他的子孫後代呢?嚴家、章家、高家、丁家……還有那些橋,長春橋、積善橋、秀水橋。都是一些確有其名的橋。
之所以那麼想看看真實存在的荻港村,正是作者細膩入微、飽含深情的筆觸,以及獨樹一幟、大膽創新的敘事風格,精心勾勒出一幅關於荻港村的波瀾壯闊而又不失細膩溫情的生動畫卷。
在這幅畫卷中,曹溪河與外港埭走廊宛如兩條堅韌而靈動的靈魂脈絡,相互交織、彼此呼應,巧妙地串聯起整部作品深厚的歷史底蘊、真摯的情感世界以及深刻的思想內涵,引領讀者走進一條長長的充滿溫情故事的走廊。


顧豔在《荻港村》中所採用的敘事架構,可謂匠心獨運,宛如一條蜿蜒曲折、深邃悠長的敘事長廊,巧妙地串聯起過去與現在、真實與虛構的時空維度,為讀者呈現出一種別具一格、前所未有的閱讀體驗。
小說以百歲老人許長根向衰老的狗迪傑卡傾訴的獨特方式,徐徐展開故事。這別具一格的敘事視角,徹底打破了傳統敘事的線性模式的束縛。
在傳統敘事中,故事往往按照時間順序依次展開,讀者如同沿著一條既定的軌道前行,雖能清晰地看到故事的發展脈絡,但難免會感到些許單調與侷限。而在《荻港村》中,許長根的傾訴如同一條自由流淌的河流,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隨意穿梭於過去、現在與回憶之間。
這種敘事方式,為讀者帶來了一種全新的閱讀感受,讓讀者彷彿置身於一個充滿奇幻色彩的敘事迷宮之中,每一次轉折與發現都充滿了驚喜與意外。
在這條敘事長廊裡,每一段回憶都如同是一間精心佈置的陳列室,裡面擺放著許長根人生不同階段的珍貴“展品”。從他年少時對世界的懵懂好奇,對未知事物的探索慾望,那些充滿童趣的瞬間和天真無邪的想法,都被栩栩如生地呈現出來。
或許是他在曹溪河畔第一次看到魚兒躍出水面時的驚喜尖叫,或許是他在外港埭走廊的店鋪前好奇地張望著那些琳琅滿目的商品時的眼神,這些細節都被作者敏銳地捕捉到,讓讀者能夠真切地感受到許長根童年世界的純真與美好。
到青年時期滿懷激情地投身時代浪潮,為了理想和信念而不懈奮鬥的熱血場景,更是被描繪得淋漓盡致。
戰場上的硝煙瀰漫,戰友間的生死與共,每一個畫面都彷彿在讀者眼前鮮活地跳動。
許長根在抗日戰場上,與戰友們並肩作戰,面對敵人的炮火毫不畏懼,他們的身影在槍林彈雨中顯得如此渺小,卻又如此堅定。那些艱苦的戰鬥歲月,不僅是許長根個人成長的磨礪,更是整個民族在那個特殊歷史時期的抗爭與奮鬥的縮影。
再到暮年時期對自己一生的全面回顧與深刻思索,對人生的感悟、對歲月的感慨,讓讀者彷彿能夠觸控到許長根內心深處最柔軟的地方。他回憶起自己曾經的夢想與追求,那些在歲月長河中漸漸遠去的人和事,心中既有對過去的留戀,也有對人生的釋懷。
他思考著人生的意義與價值,思考著自己在時代洪流中的位置與選擇,這些深刻的思考也引發了讀者對自身人生的反思。
荻港村真實存在於浙江湖州地區,而小說裡又巧妙地融入了夏丏尊等歷史名人,真實與想象的元素在長廊兩側的“櫥窗”中交替展示,相互映襯,從而模糊了虛構與非虛構的界限。讀者彷彿置身於一個亦真亦幻的世界,與許長根一同觸控歷史的真實紋理,感受歲月的溫暖與滄桑。
這種敘事方式,不僅賦予了故事濃厚的親切感與真實感,讓讀者能夠更加深入地走進許長根的內心世界,體會他的情感變化,同時也為《荻港村》的敘事在當代文學之林中樹立起了一面獨特的旗幟,使其在眾多作品中脫穎而出。它讓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彷彿與主人公一同經歷了人生的起伏,感受到了歷史的厚重與生活的真實,增強了作品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沿著這條思想走廊緩緩前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幅幅刻畫著歷史厚重感的浮雕。透過許長根家族五代人的故事,20世紀中國的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如“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思想啟蒙、抗日戰爭的烽火硝煙、新中國成立後的社會變革與發展等,都被生動地呈現在讀者面前。
這些歷史事件不再是書本上冷冰冰的文字記載,而是巧妙地化作了小說中人物命運的起伏波折,成為推動故事發展的強大動力源泉。
在“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影響下,許長根等年輕一代開始接受新思想、新文化,他們的觀念和行為發生了巨大的轉變。他們不再滿足於傳統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模式,開始追求自由、平等、民主的思想,敢於挑戰傳統的封建禮教。
這種思想的轉變不僅影響了他們個人的人生選擇,也對整個家族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們開始倡導男女平等,鼓勵女性走出家庭,接受教育,參與社會活動,為家族帶來了新的活力和氣息。
抗日戰爭時期,家族成員們紛紛投身抗戰,為了國家的獨立和民族的尊嚴,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和利益。他們的英勇事蹟展現了那個時代人們的愛國情懷和民族精神。有的奔赴戰場,與敵人浴血奮戰,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築起了一道抵禦外敵的鋼鐵長城;有的在後方默默支援,為抗戰貢獻自己的力量,或組織生產物資,或參與宣傳動員,每一個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為抗戰勝利而努力。
新中國成立後,社會的變革給家族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家族成員們在不同的領域努力奮鬥,為國家的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同時也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實現著自己的人生價值。
他們見證了國家的發展壯大,從一個積貧積弱的國家逐漸走向繁榮富強,也在時代的變遷中不斷成長和進步。有的成為工人,為國家的工業化建設揮灑汗水;有的成為農民,努力發展農業生產,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有的投身教育事業,培養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才。


在曹溪河潺潺流水與外港埭走廊悠悠歲月的見證下,《荻港村》中的眾多人物紛紛登上歷史的舞臺,各自演繹著屬於自己的精彩人生故事,宛如一幅絢麗多彩的人物群像畫卷。
許長根,作為整個故事的核心人物,他的一生宛如一部波瀾壯闊、氣勢恢宏的史詩。從少年時期的懵懂無知,對世界充滿好奇與憧憬,懷揣著天真爛漫的夢想,到青年時期滿懷熱血與激情,毅然投身革命、參加抗日戰爭,在槍林彈雨中為了國家的獨立和民族的尊嚴而英勇奮戰,再到中年時期經歷新中國成立後的種種社會變革,積極適應時代的發展,努力為國家的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直至暮年對自己一生的回顧與反思,他的命運始終與時代的脈搏緊密相連,同頻共振。他的每一個人生階段,都深深烙印著時代的印記,成為時代變遷的生動寫照。
他的戀愛故事,也在外港埭走廊和曹溪河畔徐徐展開。“婉玉自上次和三哥來荻港村,一直住在我家裡。我們的戀愛,少不了我的老同學陳湧的撮合。他把妹妹留在我身邊,我與婉玉的戀愛就在外港埭走廊和曹溪河畔生根發芽了。”
這條充滿生活氣息的走廊和寧靜秀美的河畔,成為他愛情的溫馨搖籃,見證了他與婉玉之間甜蜜而又青澀的愛情。他們在河畔漫步,感受著微風拂面,聆聽著河水潺潺,分享著彼此的喜怒哀樂;他們在走廊中穿梭,看著周圍的店鋪人來人往,感受著生活的煙火氣息,共同度過了許多美好的時光。那些美好的瞬間,不僅是他們個人情感的珍貴回憶,也為這個古老的村莊增添了一抹浪漫而溫馨的色彩。
圍繞著許長根,小說中還刻畫了眾多性格鮮明、形象豐滿的女性角色,她們宛如夜空中璀璨的繁星,各自散發著獨特的光芒。
許長根的母親,是典型的傳統女性代表。她在舊時代的風雨中,以堅韌不拔的毅力和無私奉獻的精神,默默堅守著家庭的溫暖與安寧。無論生活多麼艱難困苦,她始終以慈愛和包容的胸懷,呵護著家人,成為家庭的精神支柱。
她每天早早起床,為家人準備飯菜,操持家務,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她想盡辦法讓家人吃飽穿暖。她的勤勞善良、溫柔賢淑,體現了中國傳統女性的美德,也為許長根的成長提供了溫暖的港灣和堅實的後盾。
姑姑則有著自己獨特的性格與追求,她敢於突破傳統觀念的束縛,在時代的洪流中努力找尋屬於自己的人生位置。她獨立自主、勇敢堅強,積極追求自己的夢想,展現出了新時代女性的風采。
她不滿足於傳統女性的生活模式,勇敢地走出家門,學習新知識,追求自己的事業。她的存在,為小說增添了一抹別樣的亮色,也為女性角色的塑造注入了新的活力。
雪梅、章珍妮等女性角色,她們在新舊文化的激烈碰撞中,或掙扎或反抗或無奈,各自展現出人性的複雜與堅韌。雪梅為了愛情,不惜付出一切代價,她的執著和勇敢令人動容。
她不顧家人的反對,堅定地與自己心愛的人在一起,即使面臨重重困難和壓力,也從未放棄。章珍妮則在命運的捉弄下,經歷了人生的起起落落,她的故事充滿了無奈與滄桑。
她曾經擁有美好的生活,但卻因為一些意外事件而陷入困境,她在困境中掙扎求生,不斷地與命運抗爭,展現出了人性的堅韌。
這些女性角色,她們的命運在曹溪河與外港埭走廊的背景下,相互交織,共同構成了一曲動人的生命之歌,展現了不同女性在時代變遷中的不同選擇和人生軌跡,也讓我們看到了人性在面對困境和挑戰時的多樣性和複雜性。


荻港村,這座宛如隱匿在時光深處的千年古村,靜靜地坐落於湖州市南潯區和孚鎮。它因河港兩岸蘆葦叢生而得名,自古以來便享有“苕溪漁隱”的雅稱 ,恰似一顆遺世獨立的明珠,在運河邊上默默散發著古樸而迷人的光彩。古村四面環水,依水而建,獨特的地理環境賦予了它靈動而秀美的氣質。
曹溪河,這條與大運河緊密相連的生命之河,宛如一條銀色的絲帶,從遙遠的遠古時代潺潺流淌而來,它不僅是村莊的水源命脈,更是一位沉默而忠實的歷史見證者,目睹著歲月的滄桑變遷,見證了無數個日出日落、花開花謝。它見證了荻港村的興起與繁榮,也見證了村莊在歷史的風雨中經歷的磨難與變遷。
而外港埭走廊,則如同一位不知疲倦的忠誠守護者,靜靜地環抱著整個村莊,以它堅實的身軀,承載著無數或平凡質樸或跌宕起伏的故事,成為村莊歷史與文化的重要載體。它是村民們生活的中心,也是村莊文化傳承的重要場所。
曹溪河的存在,其意義遠遠超越了普通地理意義上的河流。它宛如一條連線村莊與外界廣闊天地的重要紐帶,南通杭州,東往上海,北至湖州、無錫、蘇州,憑藉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成為南北交通的重要通道。在過去的漫長歲月裡,來往的貨船、客船在這條河面上穿梭不息,熱鬧非凡。
“要是沒有梅雨季節,我們的曹溪河早就被盛夏熾熱的陽光舔乾涸了。若是乾涸,一九一九年十月,村裡第一個到上海換乘保加輪去法國的留學生,又怎麼從外港埭走廊搭上曹溪河的船出發呢?”這段文字,猶如一把精準的鑰匙,深刻地揭示了曹溪河對於荻港村的至關重要性。
它不僅是村裡人與外界溝通交流的關鍵通道,更是承載著村裡人的希望與夢想的重要載體。那位留學生的遠行,正是藉助曹溪河的水波,開啟了探索未知世界的新徵程。這一事件,宛如一顆投入時代長河的石子,激起了層層漣漪,生動地暗示了荻港村與時代發展浪潮的緊密聯絡,表明這個古老的村莊從未與外界的變革和進步脫節,而是始終以一種開放的姿態,積極融入時代的洪流之中。
外港埭走廊則是荻港村的另一個核心所在,它宛如一部生動鮮活的歷史百科全書,每一頁都寫滿了故事。“我們村的外港埭走廊就像一個集市。廊屋外皆為商店閣樓,有百樂堂(朱正陽)中藥店,有泰源堂(陳榮生)茶店,還有彩雲樓、聚話園、南貨店、魚行、絲行、米行等。”從這段細緻入微的描述中,我們彷彿穿越時空,親眼看見了曾經的外港埭走廊那熱鬧繁華、熙熙攘攘的景象。
這裡曾經是荻港村的經濟與文化匯聚之地,各類店鋪琳琅滿目,商品種類繁多,滿足了村民們日常生活的各種需求。同時,它也是村民們社交、娛樂的重要平臺,人們在這裡交流著商品,也交流著思想與情感。
船客上岸喝茶聽戲,為這條走廊增添了濃郁的煙火氣與別樣的浪漫色彩。在這裡,不同身份、不同背景的人匯聚在一起,形成了獨特而富有活力的鄉村集市文化。每一間店鋪、每一個攤位,都承載著村民們的生活記憶和情感寄託,成為村莊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曹溪河與外港埭走廊,作為荻港村的標誌性元素,在小說中不僅僅是簡單的地理空間,更是蘊含著深厚文化內涵的文化符號與承載著村民情感的情感寄託。
它們宛如兩條無形卻堅韌的絲線,緊密地串聯起小說的敘事結構、人物塑造、主題表達與文化內涵,成為讀者深入理解這部作品的關鍵密碼。
顧豔的《荻港村》,憑藉其獨特的藝術魅力,為鄉村家族小說的創作開闢了一條嶄新的道路,也讓讀者在荻港村的故事中,深刻感受到了歷史的厚重、人性的複雜與文化的無窮魅力。
顧豔的《荻港村》不僅是一部關於鄉村與家族的小說,更是一部關於歷史、人性與文化的深刻反思。它像一部宏大的史詩,在歲月的長河中緩緩奏響,餘音繞樑;它又似一條長長的歷史走廊,展現給讀者無盡的江南風景,無論是曹溪河的潺潺流水,還是外港埭走廊的悠悠歲月,都成為這部作品中不可或缺的象徵符號,承載著作者對歷史與文化的深刻思考,也寄託了讀者對人性與命運的無限遐想。
/// END ///
No.6277 原創首發文章|作者 葉航
開白名單 duanyu_H|投稿 tougao99999
歡迎點看【秦朔朋友圈影片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