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籌丨柴燒釉下五彩,國畫之魂大寫意,非遺傳承名師聯合呈現

匠人手作 · 藝術字畫 · 日用生活良品
釉下五彩是中國傳統陶瓷裝飾技藝中的一種重要工藝,以其色彩豐富、層次分明且經久耐用的特點聞名。
釉下五彩的雛形可追溯至隋唐五代時期長沙窯的釉下彩繪,但成熟發展始於清末光緒年間(約1900年代)。醴陵窯是在長沙窯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以首創釉下五彩瓷而聞名世界,其釉色晶瑩淡雅別具特色。
景德鎮在吸收湖南醴陵釉下五彩技術的基礎上,結合本地傳統青花、彩繪等工藝,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釉下五彩。民國時期,景德鎮匠人透過改良顏料配方和燒製技術,使釉下五彩的色彩更加鮮豔穩定。
新中國成立後,這一技藝被納入國家工藝保護專案,得到傳承與創新。
天然礦料,高溫釉下彩
調配的天然礦物顏料,高溫下呈現青、綠、黃、紅、褐等豐富色調,表面施透明釉,1300℃以上的還原焰中一次燒成。
突破傳統釉下彩單一色調的限制,在顏料與釉層熔融結合,色彩永不褪色。
釉下五彩以“薄施淡染”技法著稱,透過分層渲染實現色彩的漸變與疊加,呈現清雅透亮的視覺效果。
常見題材包括傳統花鳥、魚蝦、山水、人物,亦融入大寫意設計,兼具古典韻味與創新風格。
釉面晶瑩潤澤,色彩含蓄內斂,觸感溫潤,具有“看得見摸不著”的層次感。
因工藝複雜、成品率低,精品釉下五彩瓷器備受藏家青睞,拍賣市場屢創新高。
釉下五彩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其技藝傳承不僅保護了傳統工藝,也推動了中國陶瓷文化的國際傳播。
千年薪火出好器

柴窯是最為古老的一種燒造方式,採用松木為柴燒原料,松木富含油脂,在燃燒過程中揮發出來的松脂對瓷質有一定的滋潤作用,成品瓷器表面油質感強。
透過不斷新增柴火讓窯內溫度慢慢上升,使窯內的器皿緩慢受熱,加上爐內的水汽與瓷器釉料的結合,使燒出來的瓷器釉面細膩光滑,溫潤光潔,瓷器表面的氣泡有層次,呈現呼吸感。

柴燒陶瓷也十分難得,一窯下來燒掉將近2000斤松柴,消耗量巨大。
燒一次窯要有經驗豐富的班子集體協作,火候與溫度完全依賴人工控制,窯工必須經驗豐富、技術精湛,否則稍有疏忽,就會整窯報廢。
此次釉下五彩系列為柴窯瓷器,景德鎮千年窯火燒造而成。

松木燒窯,使杯子表面細膩光滑、釉麵肥潤。
原料精選原礦玉石料磨粉兌入傳統高嶺土,而配比製成的玉泥材質。
溫潤潔白、晶瑩剔透、玉質感強,細度和密度更高。

其質地不同於景德鎮普通高白泥的品質,自然光下可隔著杯身看到手指,不沾茶漬易清潔,久用不會變黃變深。滋潤細膩,觸感溫潤,質感上乘。
本此規格共分為
「蝦趣」系列
蝦趣 直腹杯
蝦趣 雞心杯
蝦趣 蓋碗
蝦趣 壺
蝦趣 壺承
蝦趣 蓋碗組合
蝦趣 壺 組合
「喜上枝頭」系列
喜上枝頭 雞心杯
喜上枝頭 蓋碗
喜上枝頭 壺承
喜上枝頭 組合
「雄雞日鳴圖」系列
雄雞日鳴圖 玲瓏杯
雄雞日鳴圖 玲瓏 蓋碗
雄雞日鳴圖 玲瓏 壺承
雄雞日鳴圖 玲瓏 組合
「水韻桃花」系列
水韻桃花 壓手杯
水韻桃花 圓融蓋碗
水韻桃花 馬蹄蓋碗
水韻桃花 壺
水韻桃花 玲瓏壺承
水韻桃花 蓋碗組合
水韻桃花 壺 組合
「紫藤花」系列
紫藤花 壺
紫藤花 壺承
水染牡丹單品單件
染牡丹 壺(單品單件)
非遺柴燒手作釉下五彩
2025年5月8日23:59 眾籌特惠結束
非遺手繪 宜禮宜藏
此次我們特邀兩位景德鎮的老師,他們技藝高超,各有特長,來聯合創作了此次釉下五彩系列。

此次作品入古出新,大寫意技法,還原體現5款釉下五彩系列茶器之美,讓您真正感知中國千年陶瓷文化的博大精深。
每件作品均有老師青花手寫落款,錦盒包裝,套組作品附作者簽章收藏證書一份。
節慶饋贈,送自己,送親友,商務往來,公司送禮,用心體面,端莊大氣,彰顯內涵!
中國陶瓷藝術非遺傳承人——曹和平
中國陶瓷藝術非遺傳承人,1958年生於景德鎮陶藝世家,自小受家族陶瓷文化薰陶,又特愛手工制瓷工藝,從泥料傳統淘煉,手拉坯成形,再到利坯成器,駕輕就熟,遊刃有餘。畫面的美感設計、創作,釉水的配方調製、燒成,均瞭若指掌。
所創作的作品多次在國內外展覽評選中獲得【金獎】、【一等獎】。2022年【雄雞圖】在中國陶瓷藝術作品參賽評獎中又獲得【金獎】。被收藏家和陶瓷愛好者稱為【將軍王】。
曹和平老師40餘年國畫功底,工筆老辣,韻味十足。
中國陶瓷藝術非遺傳承人——宋勤
1980年出生於景德鎮。中國陶瓷藝術非遺傳承人、靜靜地真浮梁縣美術家協會藝術顧問、一級繪畫師、高階陶瓷繪畫師,受景德鎮陶瓷山水名家王乃水影響,對傳統陶瓷青花山水構圖表現上有教學性的創新,花卉、人物,都有獨特的表現手法。
兼攻草蟲走獸。其創作的陶瓷作品多次獲得國內金獎。繪製的雅玩茶器被海內外茶友們珍愛收藏。
國畫之魂 大寫意
國畫的“大寫意”是一種高度凝練、以神寫形的藝術形式。其核心在於以筆墨直抒胸臆,超越形似而直抵物象本質。它不僅是技法體系,更是中國文人哲學觀與生命力的外化。
國畫的高境界,就是寥寥數筆即可體現出神韻與意境,而大寫意,最考驗一個人的功底。
範存剛老師說“大寫意”:【大寫意代表著中國畫藝術的最高追求,是中華文化精髓所在。寥寥幾筆,狀繪永珍,滿紙雲煙。不知者,以為簡單明瞭,逸筆草草,一揮而就,實則“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大寫意需要畫內和畫外雙重功夫的修煉。】

大寫意是書畫水平高低的試金石。
水平高的惜墨如金,筆筆傳神,意韻深藏,畫裡有話;而水平不到位的,則爛俗無味,惡搞燥氣。

它不是一個純粹的藝術概念,更承載著一種生活態度、一種文化理想。它一邊連著天地造化的自然之境,一邊連著國人的心靈之境。優秀的創作者透過畫筆,將自然之境與心靈之境打通,讓自我與萬物融為一體,讓畫面生髮人文意蘊。】
兩位老師將國畫之魂的大寫意繪入瓷上,繪作入古出新,它需要文化素養與繪畫技法的深厚積澱,造型的廣義和筆墨的感覺不止停在像與準的基礎上,它是一個文化的綜合。
它是個人經歷與東方性情的結合,與畫作融為一體。“在於墨海中立定精神,筆鋒下決出生活”。
它不僅是筆墨遊戲,更是中國文人對宇宙生命的直覺把握,在飛白與潑墨間,完成從“技”到“道”的躍升。
非遺柴燒手作釉下五彩
2025年5月8日23:59 眾籌特惠結束
蝦趣系列

畫蝦,是最能體現功力的畫作,越簡單,越難畫。畫不好單板規整,筆畫侷促小氣。
曹和平老師的蝦趣,筆墨精煉,淡墨暈染蝦體,濃淡相宜,晶瑩如透薄紗,以一筆濃墨點蝦頭,極為傳神。長鬚如篆書筆意,纖而不弱,似隨水波搖曳生姿,須爪生風。蝦節虛實交錯,一筆一墨皆顯生命律動。
蝦群遊弋,如淡墨化入水中,虛實相生。展現“墨分五彩的玄妙”。
中國藝術追求“靜”的境界,表層為環境的安靜和心情的平靜,內裡彰顯的是這非生滅的智慧,如佛學所言之“無生法忍”。
它以超越時空為基本特徵,以生命根性的恢復為目的,以活潑的生命呈現為存在,瓷物是寂靜的,而畫作之內的內容,卻能讓人感受到生命本然的節奏。

此係列蝦躍然器物之上,生動鮮活,充滿生命力。靜中有動,動中有靜。
「筆底遊蝦能戲月,墨間流水不聞聲。」而聞與不聞,都是境界。都能感受。
國畫的精髓在於氣韻和造境。

它不僅僅是簡單的物理性質的水和蝦,而是能與人互動、能與人共情的物象。託物言志,託物言情。
畫中之蝦,不僅是自然生靈的寫照,更是文人精神的投射——於簡淡中見深邃,在靈動中藏風骨。

蝦趣 直腹杯
蝦趣 直腹杯  5.5×5.5cm(口徑×高),容量:60ml,宋勤作。
直腹器形,持握舒適,蝦兩尾躍然杯身,靈動曼妙。

水波點綴,氣韻生髮。轉動杯身,杯側依然點綴水波有餘,清涼透靜。
宋勤老師柴窯「昱器」底款。
蝦趣 雞心杯

蝦趣 雞心杯 8.5×6cm(口徑×高),容量:120ml,曹和平作。
兩尾蝦神態生動傳神,水波盪漾,姿態活現,韻律感強。

底部曹和平老師底款。
蝦趣蓋碗
蝦趣 蓋碗  9.5×7.5cm(口徑×高),容量:120ml,曹和平作。

經典圓融器型,兼具實用與美感。

蓋鈕利於持握,蝦身躍然蓋面。增添細節層次。
開蓋驚喜,注水啜飲,靈動眼前。
蝦趣 壺
蝦趣 壺  5cm×12cm×9cm(口徑×長×高),容量:220ml,曹和平作。
經典後手壺器型。
球孔設計,阻隔茶渣,出湯澄澈。

手寫平安喜樂,寧靜自在。
蝦趣 壺承
蝦趣 壺承  17.5cm×4cm(直徑×高),曹和平作。
蝦趣 蓋碗 組合
含1蓋碗、1雞心杯、1壺承。
蝦趣 壺 組合
含1壺、2直身杯、1壺承。
非遺柴燒手作釉下五彩
2025年5月8日23:59 眾籌特惠結束
喜上枝頭 系列

在中國傳統吉祥畫題中,“喜上枝頭”常以喜鵲登梅的形象呈現,既蘊含“梅報春早,鵲傳佳音”的吉兆,又暗含文人清雅孤傲的志趣。
此係列畫片,動靜相生,虛實成韻。

以書法“鐵線篆”筆法畫寫老梅枝幹,細枝則用“飛白書”筆意挑出,如鋼絲懸空。點梅法,側鋒點厾,趁溼撞水形成花瓣暈痕,點花如星,枝下輔以青花染萼片。

鵲鳥先以淡墨潑出胸腹絨毛,趁溼兩筆構出背脊,輔以青花勾勒體型結構,水墨滲化模擬羽毛蓬鬆感,二三筆傾出尾羽氣勢,張如摺扇。寥寥數筆,鳥兒靈動之姿盡顯。
“喜上枝頭”,梅之清冷與鵲之歡躍,本是一體兩面——正如文人心中出世之超然與入世之熱忱,終在筆墨間達成微妙平衡。
上枝頭 雞心杯
喜上枝頭 雞心杯  8.7cm×6cm(口徑×高),容量:120ml,曹和平作。
生動活潑,宜靜宜動。筆觸乾脆,一氣呵成。

內外皆韻。

器身手書“錦堂富貴”。
曹和平老師底款。
上枝頭 蓋碗
喜上枝頭 蓋碗  9cm×7.5cm(口徑×高),容量:130ml,曹和平作。
字畫相映,雅緻意趣。

細節內外皆韻。揭蓋啜飲,直抒胸臆,暢快舒心。
可與雞心杯組合搭配使用。
喜上枝頭 壺承
喜上枝頭 壺承  17.5cm×4cm(直徑×高),曹和平作。
伴隨美景,鋪陳茶席,窗外傳來陣陣清脆鳥鳴,似乎承盤上的鳥兒活了起來。
曹老師手寫底款。
喜上枝頭 組合
組合包含:1蓋碗+1雞心杯+1壺承
套組使用,賞用皆宜。
雄雞日鳴圖 系列

曹和平老師將屢獲金獎的「雄雞圖」,用大寫意的手法設計再創「雄雞日鳴圖」。
觀氣韻,品筆墨,悟心境。莊子“解衣般礴”的自由精神滲透大寫意創作。它不僅是筆墨遊戲,更是中國文人對生命的直覺把握,在飛白與潑墨間,完成從“技”到“道”的躍升。
傅山主張“寧拙毋巧,寧醜毋媚”,以笨拙筆墨破除程式化審美,從心出發的瞬間直覺,亂筆潑墨,捕捉混沌初開之象。

大寫意講究“胸有成竹”後的即興發揮,曹和平老師的雄雞,先以濃墨劈頭點出雞冠雞首,再順勢揮灑雙翅,墨跡未乾時補爪,全域性氣脈貫通。
冠如烈火頸似弓,鐵喙金睛破長空。莫拘形似求氣韻,一啼震落曉星紅。
筆觸之下,心浮旭日初昇之象,每一筆都飽含破曉的力量。

昂揚雄健的神韻,以簡馭繁,在筆墨酣暢間,展現“一唱天下白”的浩然之氣。

玲瓏透光的竹葉,增添雅緻風韻。

杯身青花竹枝探身,持於手中,雅韻悠長。

立杯啜飲,杯內意氣風發,氣宇軒昂,更增能量,雅氣共存。
雄雞日鳴圖 玲瓏杯

雄雞日鳴圖 玲瓏杯  9cm×4.5cm(口徑×高),容量:110ml,曹和平作
雄雞日鳴圖 玲瓏蓋碗

雄雞日鳴圖 玲瓏蓋碗  9.8×8cm(口徑×高),容量:165ml,曹和平作

開蓋探景,竹韻悠長。
雄雞日鳴圖 玲瓏壺承

雞日鳴圖 壺承  17.5cm×4cm(直徑×高),曹和平作。

可用可賞,器宇軒昂。
雄雞日鳴圖 玲瓏組合

雄雞日鳴圖 玲瓏組合 含:1蓋碗+1杯+1壺承,曹和平作
組合搭配使用,玲瓏光影至,晨曉破濁暈。
非遺柴燒手作釉下五彩
2025年5月8日23:59 眾籌特惠結束
水韻桃花 系列

春桃秋菊,夏荷冬梅,人們日日相伴的花木,都是“時物”。在時間過程中展開,經歷生成變敗。它們的一生,在時間長河之中,如朝華夕替。面對時間之物,無不引起生命存在的思考。

古代文人追求松風竹韻頌花吟曲的情趣,就是從這些相依為命的“時物”中,獲得力量,不為時間左右,做“時間的突圍”。

這些“時間之物”也是“忘時之物”。直與天地一體的境界,讓人忘乎所以。人似乎可以從時間的牢籠中脫出,歷盡歲寒不改容顏,馳騁於萬古之源,精神萬古長生。

陶淵明《桃花源記》將桃花設為通往理想國的金鑰。漁人緣溪行,“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落英繽紛的桃花,既是地理標識,更是對世俗煩擾的天然屏障。
桃花也被隱喻為美好的精神淨土的標識。
水韻桃花 壓手杯

水韻桃花 壓手杯  8.5cm×4.7cm(口徑×高),容量:100ml,宋勤作
水韻桃花 圓融蓋碗

水韻桃花 圓融蓋碗  8.5cm×7cm(口徑×高),容量:110ml,宋勤作
水韻桃花 馬蹄蓋碗

水韻桃花 馬蹄蓋碗  9cm×8cm(口徑×高),容量:140ml,宋勤作

水韻桃花 壺

水韻桃花 壺  5cm×12cm×9cm(口徑×長×高),容量:220ml,宋勤作。
水韻桃花 玲瓏 壺承

水韻桃花 壺承  17.5cm×4cm(直徑×高),宋勤作。

水韻桃花 蓋碗組合

水韻桃花 蓋碗組合 含:1蓋碗(款式2選1)+1杯+1壺承  宋勤作
水韻桃花 壺 組合

水韻桃花 壺組合 含:1壺+1杯+1壺承  宋勤作
紫藤花 系列
紫藤花 壺  4.5cm×11.5cm×10.5cm(口徑×長×高),容量:200ml,宋勤作
李白在《紫藤樹》中,將紫藤與“雲木”相映,賦予其凌雲壯志。藤蔓雖依附高架而生,卻以繁花自成氣象。人生雖浸於世俗,但精神永保獨立自由。

揚州八怪之一,李鱓,題詩“願借藤花萬串珠,換得人間清涼界。”借紫藤對抗世俗濁氣,賦予其滌盪人心的精神力量。
紫藤以其柔與剛,依附與掙脫、徇爛與凋零的二元性,成為文人心目中,精神突圍的絕佳載體。

垂落的花穗,既是向大地低頭的謙卑,亦是向天空肆意伸展的倔強,恰似中國文人在入世與出世間,那獨守本心的平衡。
畫花有三重境界,畫眼見之花,所畫即是此花;所畫非此花;所畫還是此花。
大寫意的畫法,拋棄工筆的細膩勾勒,借鑑書法狂草技法“一筆書”的氣韻。以潑墨橫掃枝葉,藤蔓如草書飛白,破碎墨點為花蕊,形散而神聚。

幾尾青魚點綴,一動一靜,似有清風穿行期間。
更注重的,是花作為一個獨立的生命,它所散發的氣質和精神,你已經能夠透過花的表象(外形、顏色)看到它的本質(氣質、精神)。

紫藤花 壺承  17.5cm×4cm(直徑×高),曹和平作。
捨棄部分外形和顏色,以求它的“氣質”能夠充分地表達,這就是“所畫還是此花”。
老藤如鑄鐵,紫花似星斗,實現“畫氣不畫形”的昇華。
水染牡丹 (單品單件)

水染牡丹 壺   5cm×12cm×9cm(口徑×長×高),容量:220ml,曹和平作。
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牡丹也承載著中華的氣韻。

牡丹畫片不僅是姿態華貴,色彩卓豔,也可以清風明月,悅麗清目,雅味之至。

帶來和以往完全不一樣的牡丹之感。
注意事項
1.柴窯燒製過程中,即使再用心縝密,也難以完全避免釉面上的針孔、縮釉點或斑點。燒瓷的成功與否,往往與運氣緊密相連。這些也是柴燒的證明,細微的瑕疵並不會影響整體的美感和使用;
2.原礦釉的變化是它的魅力所在,濃淡、深淺的層次感正是其“天成”之美的體現。所以每隻成色會不同,件件獨特;
3.每件器物均為手作手繪,手繪細節每件會有細微差異,手作會有手作痕跡,不會似機器模具或印花作品一樣完全一致,此為正常;
4.老師手寫落款,有多種方式,均為老師本人所作;
5.每批燒製髮色會有差異,這是柴窯特徵,均會擇優出貨。
關注我們
本文為廣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