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是一個PC廠商,聯想要成為新AI淘金潮裡那個賣鏟子的人

本地視角記錄矽谷,全球視野關注創新
別忘了給我們加星標~
2023
大公司報道
BUSINESS
對AI的超前佈局,為聯想贏得下一個十年的船票
文|Rebecca Ren  編輯|Juny
2017年,聯想集團首次提出了“不再是一個PC廠商”的戰略,這個決定讓人不禁好奇:6年過去了,它到底做得怎麼樣呢?
近日,在北卡羅來納州的夏洛特舉辦的聯想2023/24財年北美誓師大會上,它給出了答案。
“非PC業務在最近一個財季貢獻了 41%營收,同比增長了9個百分點。”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向出席會議的員工們介紹到。
話音剛落,會場裡發出陣陣歡呼。
作為聯想集團企業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聯想誓師大會於每年的4月份陸續在其各個主要市場開啟,旨在對上一個財年進行總結,並對新財年的發展提出展望。今年是疫情後線下誓師大會在北美的首次重啟,700多名員工從美國各地彙集到活動現場。
此次,矽星人也來到誓師大會現場跟聯想高層進行了對話,聯想下一階段的戰略、特別是在AI浪潮下聯想的最新動向也更加清晰地展現在我們眼前。

2023聯想北美誓師大會現場。圖/矽星人

|超前佈局AIPC業務不再“一業獨大”
過去一年,在經濟下行、通脹飆升的大環境下,全球PC業務需求端出現明顯疲軟,根據市場調研機構Canalys的報告,2022年全球個人電腦(含桌上型電腦和筆記型電腦)總出貨量為2.85億臺,相比2021年下降了 16%。儘管聯想集團以6812.5萬臺電腦的出貨量穩居全球第一,但仍然也遭受到了大環境的猛烈衝擊。
而聯想集團對非PC業務的長期投入,在這個充滿挑戰的一年中發揮了關鍵作用。2022年,聯想的SSG(方案服務業務集團)和 ISG(基礎設施方案業務集團)保持著強勁的勢頭,上個財季營收分別同比增長23%和48%,雙雙創下新高,成為聯想全年業績的重要支撐。
長期以來,PC業務都是聯想的強大光環。但沒有人比聯想更清楚,過度依賴PC業務存在風險,必須要開啟多棲發展戰略。
早在2017年,聯想就提出“All in AI”開啟轉型,以智慧超算賦能人工智慧時代。當時聯想CEO楊元慶曾表示,要在三年之內投入12億美元,加速個人電腦向個人計算裝置+雲、個性化計算裝置+個性化雲的轉變在後端,聯想也將為企業提供更加智慧的基礎設施+雲服務。
轉型戰略之下,聯想多年的持續投入逐漸顯現出成效。聯想最新一個季度的財報顯示,聯想個人電腦以外的多元化增長引擎業務總營收佔比已經超過40%其中,SSG業務則繼續保持營收利潤高兩位數的增長勢頭,非硬體驅動的業務營收在SSG整體佔比達到53%的歷史新高,運維服務營收增長接近翻倍。IaaS(基礎架構即服務)運維服務連續7個季度簽約創紀錄,DaaS(裝置即服務)託管服務再度擴充套件了新的國家/地區市場。

圖片來自聯想最近一季度財報

這樣的表現正是對此次誓師大會主 “深化轉型,篤定未來”(Driving transformation to win the future)恰如其分的印證。
|受益於AI熱潮,非PC業務成為聯想增長新動能
SSG和ISG有望成為聯想集團下一個巨大的利潤引擎。特別是ISG,在最近一個財季的營收達到29億美元,這已經是它連續 3 個季度營收超過20億美元了”,聯想集團國際銷售業務負責人Matthew Zielinski在接受矽星人專訪時介紹到。
Matthew是一名在科技銷售領域有豐富經驗的老將。在 2018 年加入聯想集團之後,他先是擔任了北美智慧裝置集團 (IDG) 總裁,負責聯想硬體在美國和加拿大的銷售、日常運營、增長和盈利,然後被任命為國際市場和國際銷售組織 (ISO) 總裁,負責在國際市場推動聯想集團所有業務的收入和利潤增長。在加入聯想集團之前,他曾擔任晶片公司AMD的副總裁兼總經理,全球 OEM 銷售主管。
作為聯想集團Smart IoT(智慧物聯網)、Smart Infrastructure(智慧基礎設施)和Smart Verticals(方案服務)“3S”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ISG業務主要為新IT/新資料中心提供伺服器、儲存、融合與超融合、網路、HPC、雲計算、邊緣計算、軟體和服務等方面的定製化服務,以滿足差異化需求,實現可靠、敏捷、高效和定製化等目標。

Matthew Zielinski在北美誓師大會現場。圖/聯想

Matthew 告訴矽星人,ISG業務之所以能獲得這樣的成績,是受益於邊緣到雲伺服器、儲存和軟體的強勁市場勢頭,以及公司對人工智慧驅動的邊緣計算和混合雲的投入。
在ISG業務下,細分來看:伺服器收入同比增長 35%,創下歷史新高,使聯想集團成為全球第三大伺服器公司(前兩名分別是戴爾和惠普);儲存收入增長了兩倍多,使聯想集團成為世界排名第五的儲存服務公司;軟體收入增長了 52%。
而當前生成式AI的熱潮,有望進一步助力ISG業務獲得更大的發展。因為無論是ChatGPT高度接近人類的對話表現,還是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DALL·E 令人驚豔的作畫能力背後,都離不開算力基礎設施,即高效能伺服器、以及由高效能伺服器構建的資料中心和雲端資料中心的支援。
AI 工作負載與圍繞 Web 伺服器和資料庫構建的傳統雲應用程式有很大不同,因此往往需要特殊的硬體和軟體配置才能達到最佳效能,而這恰恰是聯想集團的強項。
聯想不僅在針對人工智慧負載和高密度儲存等需求最佳化的伺服器產品領域深耕多年,更是全球唯一一家提供從硬體設計製造、IT基礎設施建設到雲端儲存雲計算全生命週期服務的廠商。
|整合算力底座、構建解決方案,打造AI一站式服務
“我們不僅有能力設計客戶想要的解決方案,而且還擁有可以插入這些解決方案的硬體,目前在全球180個國家和地區都有廣泛的業務佈局。” Matthew說到,“我們對未來感到非常興奮,因為我們可以成為所有企業解決方案的一站式商店,真正從口袋到雲。”
在2021年被提出的“Pocket-to-Cloud Archtechture” 戰略,確立了聯想集團不止步於智慧手機、電腦、工作站、伺服器或儲存裝置的硬體供應商,而是更多的擴充套件到提供端到端的解決方案和服務,滿足客戶的IT轉型需求的目標。
這種向完全整合的即服務戰略(as-a-service )的過渡,實現了公司的 "一個聯想 "願景,即最大限度的發揮其在IT基礎架構、服務和軟體方面的優勢,為客戶提供充分的靈活性。

聯想北美誓師大會現場。圖/矽星人

“隨著越來越多的公司採用AI/ChatGPT/高效能計算(HPC)應用程式,對計算能力的需求將會增加,聯想集團透過基於AI的邊緣計算、混合/多雲基礎設施創新,滿足從邊緣到雲端的客戶需求。”Matthew說到。
Matthew告訴矽星人,在過去的一年,北美是聯想集團伺服器和儲存業務增長最快的市場。隨著中國經濟的復甦,科技企業在生成式AI領域裡加速角力,聯想集團也有望在國內市場看到增長。
展望未來,Matthew認為未來幾年對人工智慧技術的加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到 2025 年,資料建立預計將翻一番——客戶需要一種超越資料中心的新 IT 架構,以提供即時業務洞察並推動轉型,在這樣的背景下,ISG業務將繼續受益於全球ICT基礎設施升級的步伐”,他說到。“所以我們對未來感到非常興奮。我認為我們非常非常有能力成為 IT 領域下一個市值 1000 億美元的公司。”
根據Gartner的資料預測,到2025年,全球伺服器市場規模將達到1350億美元,邊緣計算裝置市場將達到370億美元,儲存裝置市場將超過350億美元。
隨著AIGC相關模型的研究和應用開發帶來的行業機會抵達爆發前夜,聯想集團將繼續圍繞新IT架構的研發創新進行投入。此外,隨著全球PC市場的庫存逐漸消化,該硬體巨頭預期2023年下半年個人電腦市場總出貨量有可能穩定在高於疫情前的水平。
在當前這股AI新浪潮中,聯想集團可能會成為那個最不可或缺的底層服務提供者,為其他參與者提供著工具和資源。就像當年淘金熱時,那些提供鏟子的人一樣。”Matthew說道。
*參考資料:
注:封面圖來自於矽星人,攝於聯想北美誓師大會現場。
END
喜歡這篇文章?
1)點選右下角的“在看”
2)分享到你的朋友圈和微信群
3)趕快關注矽星人吧!

關注矽星人,帶你用本地視角看矽谷,全球視野看創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