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85億巨頭的親兒子,要上市了

 作者丨海有夢
歷時22個月的上市長跑後,安得智聯供應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安得智聯”)最終選擇棄A轉港,於2025年5月叩響港股IPO大門。
安得智聯成立於2000年,最初是美的集團內部物流部門孵化出的獨立子公司。
如今,安得智聯已從單一的家電物流服務商,轉型為覆蓋製造業、消費品、汽車等行業的綜合供應鏈企業。
截至去年底,安得智聯在全國超130個城市擁有倉儲面積超 800 萬平米,可調配運力超 30萬輛,開通超20萬條運輸線路,可實現對於全國99%鄉鎮的無盲點覆蓋。
若安得智聯 IPO 順利,美的集團創始人何享健家族實控的上市公司數量將達10家。
01 
安得智聯是美的集團旗下專注於端到端數智化供應鏈解決方案的物流科技企業,成立於2000年(前身為安得物流),總部位於安徽蕪湖。
其核心業務圍繞“1+3”服務模型展開。
“1”指全鏈路服務,覆蓋從原材料到工廠生產、成品統倉統配直至終端消費者的完整鏈條;“3”包括生產物流(如為製造業提供精益物流方案)、全渠道“一盤貨”(整合線上線下庫存)以及送裝一體化服務(大件商品配送與安裝同步完成)。
此外,安得智聯還佈局同城配送、冷鏈物流及國際貨代等領域。
在客戶群體方面,可分為兩類。一是美的集團內部業務,承擔其家電產品的幹線運輸、倉儲管理等服務。二是外部行業龍頭,包括伊萊克斯、寶潔、中糧集團等快消企業,劍南春、雪花啤酒、貴州習酒等酒企,以及TCL、青島啤酒等製造與消費品牌。
根據2023年公開資料,其服務企業客戶超3000家,日均訂單處理量突破200萬單。
財務方面,2022-2024年其營收與淨利潤增長顯著,具體資料如下:
02 
作為美的集團供應鏈核心板塊,安得智聯(原安得物流)的上市歷程曲折。
早期因關聯交易比例過高多次衝擊A股未果。2023年啟動深交所主機板上市輔導後,旋即轉向港交所,試圖藉助港股更靈活的稽核機制實現獨立上市。
美的集團選擇拆分上市有四大原因。
一是進一步聚焦主營業務,壓縮管理半徑,實現業務均衡發展;
二是促進安得智聯業務長遠發展,利用上市平臺擴大規模,提升競爭力。
三是釋放創新業務板塊估值潛力,提升業務清晰度與財務透明度,實現股東利益最大化;四是推進國際化戰略,藉助香港拓展海外市場 。
若成功上市,安得智聯將成為何享健家族控制的第10家上市公司。目前美的
資料顯示,在《2025胡潤全球富豪榜》中,美的集團創始人何享健家族以2550億元人民幣財富蟬聯佛山首富,全球排名第41位(上升5名),列位中國富豪榜第六。
目前,美的集團市值達6085億元。
03 
美的集團除安得智聯外,還佈局了多個戰略專案以推動多元化發展。
美的集團自2012年方洪波接任董事長後,就遇上了難題,白色家電行業增長達到天花板。
彼時中國白色家電市場已步入存量競爭階段,空調、冰箱等大家電的百戶擁有量接近或超過100臺,行業增速從2019年的6.7%驟降至2022年的0.7%,淨利潤增速更創十年新低。
面對市場飽和與房地產紅利消退的雙重壓力,美的透過資本運作與產業延伸開始觸碰新增長極,即 “效率驅動轉型”。
工業自動化領域,其2016年以292億元收購全球工業機器人“四大家族”之一得德國庫卡機器人94.55%股權,正式切入工業自動化領域。
在最近接受財經媒體“晚點”的訪談中,方洪波談到了收購邏輯——“尋找的是中國還沒有形成規模和格局,但在全世界比較成熟的行業,工業機器人就屬於這類”。
收購庫卡機器人基於多維度戰略考量。
一方面可搶佔工業自動化核心技術,透過整合庫卡高精度機器人技術與專利,彌補自身技術短板並提升工廠智慧化水平、降低人力成本。
另一方面能佈局智慧製造與工業 4.0,響應 “中國製造 2025” 趨勢,從家電製造向科技集團轉型,藉助庫卡開啟汽車、物流等 B 端市場。
同時可依託庫卡客戶網路加速全球化,提升品牌技術形象,還能透過供應鏈協同最佳化成本,並應對行業競爭保持領先優勢。該業務2024年全球市佔率提升至8.2%,中國區銷售額佔比達15%。
04 
此後透過控股以色列Servotronix(高創)完善運動控制技術鏈,形成涵蓋工業機器人、物流自動化、醫療機器人的完整產業生態。
新能源賽道,2020 年收購合康新能佈局光伏 EPC 業務,2023 年控股科陸電子強化儲能系統整合,新能源板塊三年營收復合增長率超 20%,2024 年簽約儲能容量突破 1.6GWh。
同時投資110 億元建設安慶威靈基地,規劃年產能 6000 萬套新能源汽車核心部件,與庫卡協同為比亞迪等車企提供自動化產線方案。
全球化與高階化,海外設立 44 個製造基地、38 個研發中心,OBM 業務佔比從 40% 提升至 43%。
去年他們還斥資 6.5 億歐元收購 Arbonia Climate 強化歐洲暖通佈局,同期收購 Teka 集團填補廚電高階市場空白,B 端業務收入佔比從 2020 年 18.5% 提升至 25.6%,突破千億規模。
在醫療科技領域,美的2021年收購萬東醫療進軍醫學影像,2024年成立美的醫療科技公司聚焦AI醫療裝備,萬東醫療前三季度營收同比增長18.07%。
樓宇科技板塊透過整合Clivet等品牌,中央空調市佔率穩居行業第一,2024年收入達285億元。
工業技術事業群旗下威靈汽車部件實現新能源汽車熱管理、電驅動系統300萬臺供貨,空調壓縮機全球市場份額45%。
早在AI熱潮前,美的已接入DeepSeek大模型構建智慧體系統,工業知識庫呼叫效率提升4倍。
05 
方洪波回顧美的轉型邏輯時指出,傳統家電企業依賴大規模低成本模式雖能盈利但缺乏可持續性。
2012年他接任董事長後啟動"效率驅動轉型",提出戰略方向選擇:效仿西門子、飛利浦等透過產業升級實現多元發展的企業,而非固守家電領域的伊萊克斯和惠而浦。
透過對比全球企業案例發現,西門子從電報機轉型多元化、飛利浦剝離家電業務、艾默生轉向軟體,索尼家電利潤歸零等事實表明,單純依賴家電難以穿越週期。
他總結產業規律指出,基業長青的企業必須透過持續升級轉向高附加值領域,這正是美的轉型的核心邏輯——突破傳統制造邊界,構建新型產業競爭力。
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本文寫作中還參考了企業預警通資料、融中財經等報道,一併致謝。封面圖來自官網。
鉛筆道近期推出了一款爆炸產品——媒體VIP會員,核心亮點是:以一頓午餐的價錢,聘鉛筆道為你的年度媒體顧問,1年6次專屬顧問時間,做你媒體圈的貼身朋友。詳情可以檢視連結

歡|迎|聯|系
想獲得調研,請聯絡:pencil-news
想商務合作,請聯絡:renguozhou2019
想加入創業社群,請聯絡:Pencil-news
想進行市場合作,請聯絡:Pencil-news
文章轉載,請聯絡:Pencil-news

推|薦|閱|讀
關|注|我|們
喜歡的話,記得分享、點贊和在看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