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產品經理離職幹保險:年入16.34億,全國第二

鉛筆道作者 | 阿欣
數字化浪潮繼續席捲金融領域。
3月7日,成立十年、被看作“數字保險革新者”的深圳手回科技集團向港交所主機板提交上市申請。
01 
手回集團的董事長兼CEO光耀先生,今年40歲。資料顯示,他在2007年6月獲得了武漢理工大學電子商務管理學學士學位和工學學士學位。
大學畢業後,光耀先後在金蝶軟體、騰訊工作。
2014年,時任騰訊產品經理的光耀,孩子即將出生。他想要為孩子挑選一份合適的保險,但那些條款晦澀、產品同質化嚴重的兒童保險,讓他不知如何選擇。
作為一名在QQ商城、易迅網等電商專案錘鍊的網際網路人,光耀意識到傳統保險與數字時代之間脫節。
他在騰訊食堂與同為技術出身的韓立煒多次長談,兩人一拍即合:既然找不到滿意的產品,何不用網際網路重構保險服務?
2015年1月,光耀與韓立煒、香港金融精英徐瀚共同創立深圳木成林科技(後更名手回集團),三人以“妙手回春”為願景,將首款產品命名為“小雨傘”,寓意用科技為行業遮風擋雨。
彼時正值網際網路保險萌芽期,團隊用一個月便推出線上投保平臺,憑藉光耀在騰訊積累的產品思維、韓立煒的技術架構能力,以及徐瀚的金融資源,迅速斬獲極地信天300萬元天使投資。
此後,紅杉雨澄、經天緯地、歌斐、西藏聚智、天津聚新及StarReach Tech Limited等眾多資本也紛紛入局,公司估值從最初的2000萬元一路飆升至12億元,增長了整整60倍。
為了推廣產品,手回集團把保險條款拆解成短影片,還在抖音發起了“三分鐘看懂保單”挑戰賽,成功在微信生態之外,開闢出了保險科普的新戰場。
02 
手回集團總部位於深圳市福田區,這是一家專注於網際網路保險及大健康產業的科技公司。
手回集團旗下的三大核心平臺,分別覆蓋了個人、代理人和企業三大場景,利用數字化手段,希望解決傳統保險行業“流程繁瑣、資訊不透明、服務低效”的痛點。
1、小雨傘:作為線上直接分銷平臺,它為使用者提供了一站式的保險選購服務。平臺主打“明白買,放心賠”的服務理念,透過簡化條款解讀(比如製作短影片、推出IP化產品)、推出閃賠服務(最快2分鐘就能理賠結案)等方式,幫助消費者解決了面對複雜保險產品時的決策難題。
2、咔嚓保:主要聚焦於為保險代理人賦能,為他們提供數字化工具,支援代理人高效開展業務。這些工具涵蓋了客戶管理、產品培訓及佣金結算等功能,有效解決了代理人獲客難、服務效率低的問題。
3、牛保100:這是面向企業及業務合作伙伴的分銷渠道。它透過API介面,將保險產品嵌入合作伙伴的場景中(比如健康管理App、電商平臺),實現了保險產品的場景化銷售,進一步拓寬了市場覆蓋範圍。
手回科技銷售的產品以長期人身險產品為主,分銷的產品型別包括定製產品和保險公司已有的產品。資料顯示,其分銷的產品已超過1900個,其中定製產品超280個,保險公司已有的產品超1600個。截至2024年12月31日,在售產品有306個,並且成功孵化了超過14個IP。
從收入角度來看,牛保100渠道貢獻了63.4%的收入,成為集團的增長引擎;小雨傘平臺則以21.2%的佔比,展現出直接觸達消費者的能力。
03 
在客戶方面,截至2024年末,平臺已構建起覆蓋全生命週期的客戶服務體系,累計服務投保人超350萬、被保險人超580萬,其中160萬投保人及240萬被保險人持有有效保單。
其核心客群集中在一線及新一線城市,30 – 45歲人群貢獻了63.4%的總保費與72.2%的保單量。這一群體既是保險消費的主力軍,又對數字化服務接受度高。
透過“小雨傘”直接分銷、“咔嚓保”代理人渠道及“牛保100”業務合作這三大平臺,手回集團實現了從C端使用者到B端渠道的立體覆蓋。
在供給端,手回集團與超110家保險公司建立了合作關係,覆蓋國內70%以上的人身險公司,形成產品矩陣優勢。值得關注的是,2024年,其前五名保險公司客戶貢獻了72.1%的收入,其中最大客戶佔比20.8%。
財務方面,在2022年至2024年這三年間,手回集團的營業收入分別為人民幣8.06億、16.34億和13.87億元,相應的淨利潤分別為人民幣1.31億、 – 3.56億和 – 1.36億元,而經調整淨利潤分別為人民幣0.75億、2.53億和2.42億元。
在市場表現方面,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2023年,按中國人身險中介市場的總保費計算,手回集團排名第八,市場份額為2.9%。
若以2023年長期人身險的總簽單保費計算,手回集團是中國第二大線上保險中介機構,市場份額達7.3%;以2023年長期人身險的首年保費計算,手回集團同樣是中國第二大線上保險中介機構。
04 
手回集團所處的中國線上保險中介行業,市場規模從2019年的214億元大幅增長至2023年的503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23.9%。
在政策紅利與數字革命的共同作用下蓬勃發展的同時,但同時也面臨著諸多挑戰。
隨著監管收緊與疫情衝擊促使行業集中度快速提升,頭部企業市場份額從2019年的32%躍升至2023年的58%。2022年受資本市場波動影響,網際網路年金險等儲蓄類產品規模同比驟降37%,這迫使企業紛紛轉向利潤率更低但更具剛需屬性的醫療險賽道。
手回集團的主要競爭對手包括:背靠網際網路巨頭的“流量派”、轉型求生的傳統險企“革新派”,以及同賽道的垂直平臺“搏殺派”。
頭號對手當屬水滴公司。這家以“網路眾籌”切入保險市場的企業,2023年營收高達87億元,約為手回集團的3.3倍,穩居行業第一。其“水滴保”平臺坐擁1.2億獨立投保使用者。然而,高額的流量採買成本讓水滴公司深陷盈利困境,2023年經調整淨利率僅2.1%,遠低於手回集團的7.6%。
第二梯隊是螞蟻集團旗下的螞蟻保。螞蟻保憑藉支付寶10億使用者池的巨大優勢,以“場景險”快速崛起。2023年,其健康險保費規模突破40億元,市場份額達18%(灼識諮詢資料)。
在傳統勢力中,平安健康(平安好醫生)透過打造“醫療 + 保險”的閉環模式,緊緊咬住市場份額。其自有平安壽險產品庫和線下醫療資源,構成較強競爭壁壘。
在垂直領域,輕鬆健康集團旗下的輕鬆保以“帶病投保”為切入點,聚焦非標體人群,年保費規模約12億元,在細分賽道形成了差異化威脅。
手回集團透過“小雨傘”“咔嚓保”“牛保100”三大平臺,將保險服務嵌入社交、健康管理、電商等高頻場景,形成了“內容引流—場景觸達—即時轉化”的完整閉環。
例如,其首創的短影片拆解保險條款模式(如抖音動畫講解、小紅書達人攻略),把晦澀難懂的保險知識轉化為社交媒體上的“爆款內容”。這不僅降低了使用者的認知門檻,還藉助精準演算法實現了流量的高效轉化。
資料顯示,2024年其平臺投保人數突破350萬,每10個線上投保人中就有1人透過其系統完成交易,使用者轉化率遠超行業平均水平。
此外,手回集團還透過自主研發的AI核保系統與大資料分析能力,推出了“超級瑪麗重疾險”“大黃蜂少兒險”等200餘款定製產品,覆蓋健康、教育、養老等細分場景。
這些產品不僅打破了傳統保險的同質化,還透過IP化運營,與使用者建立起情感連線,增強了品牌辨識度。
手回集團的“閃賠系統”也是一大亮點,它將理賠時效從傳統模式的3天大幅縮短至15分鐘,AI核保覆蓋率達90%,極大地降低了使用者的決策成本和等待時的焦慮。
中國線上保險中介行業未來五年(2025 – 2030年)將進入高速擴張期,預計市場規模複合年均增長率達15% – 20%。
根據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資料,2023年網際網路保險保費規模已突破4949億元,2024年前三季度達3663億元(同比增長15%),預計2029年將跨越萬億門檻。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本文還參考了預審IPO、運營商財經網、證券時報、港灣商業觀察、RyanBen Cpaital等相關內容,一併致謝。圖片源自微信圖片。
鉛筆道近期推出了一款爆炸產品——媒體VIP會員,核心亮點是:以一頓午餐的價錢,聘鉛筆道為你的年度媒體顧問,1年6次專屬顧問時間,做你媒體圈的貼身朋友。詳情可以檢視連結

歡|迎|聯|系
想獲得調研,請聯絡:pencil-news
想商務合作,請聯絡:renguozhou2019
想加入創業社群,請聯絡:Pencil-news
想進行市場合作,請聯絡:Pencil-news
文章轉載,請聯絡:Pencil-news

推|薦|閱|讀
關|注|我|們
喜歡的話,記得分享、點贊和在看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