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7年之前,廣州所有因公到香港出差的人員,要先把批准赴港的審批件,寄到國泰賓館六樓的一家企業。落地香港後,他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這家企業在香港的辦公室報到,學習外事紀律和注意事項。
這家公司,就是廣州在香港的視窗企業:
越秀。
1985年,廣州前副市長梁尚立受命帶著500萬美元啟動資金,奔赴香港創辦越秀。
梁尚立是廣州富豪梁培基的兒子。梁家因為發明治療瘧疾的“發冷丸”,而成為醫藥富豪,梁尚立是梁家最有經商頭腦的二代。受國家之委任投身商海,簡直是如魚得水。
很快,越秀做起了地產業務。賺到錢後,越秀又開始搞投資,參與PE、股票投資、證券、保險。不到十年時間,越秀的500萬美元本金,變成了200億港幣。
更重要的是,廣州人從此熟悉了香港的資本市場。
無論是廣州修第一條高速,還是想化解廣汽財務危機,越秀都能站出來,不僅能自己掏腰包注資,還憑藉對資本市場的熟悉,幫忙進行集資、配售、股權活動,把國際投行和銀行引入廣州。
從五羊摩托到金鵬網路,都有越秀的身影。老廣說,廣州人喝的牛奶,品的雪糕,吃的豬肉,住的房子,買的基金,走的公路:
大部分都是越秀牌的。
在廣州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越秀幹了不止一次。
1987年,廣州決定開發市中心的湖心島——二沙島。他們引入法國開發商,做了最高規格的規劃,國際醫院、網球俱樂部,一應俱全。
法國人原本答應出資三億,開發七年;但在吹沙填島開始後,擅長舉白旗的法國人,卻跑掉了。
那時政府融資也很難,國內銀根收緊,國際大環境又不友好,二沙島眼看要爛尾。
危急時刻,是越秀站了出來,他們提議,搞地產,最靠譜的還是香港資本。
為了給香港人打個樣,越秀先自己在二沙島開發了兩個專案;更騷的操作是,越秀沒有降低二沙島的規劃標準,反而在規劃裡新增了三個大型建築:
星海音樂廳、廣東華僑博物館、廣東美術館。
在越秀的牽線搭橋下,香港人終於被吸引過來。
二沙島後來陸續開發了6個專案,其中五個都是越秀整理地塊,港商出錢。比如新世界的鄭裕彤,先後參與開發了新世界花園和棕櫚園。
新世界花園是在香港開盤的,1996年就賣到了4.2萬元/平方米,東南亞華僑、香港和廣州的富商們很快把房子搶購一空。
在買地之前,越秀先將二沙島變成了人間天堂,他們把二沙島加高了好幾米。為此,他們把島上所有的樹都拔掉,又一顆顆重新種上。就這樣,二沙島擁有了一條人工綠軸。開發商就像是在公園裡蓋房子。
再加上江景和頂級的公共建築,直到今天,二沙島的豪宅都是廣州的天花板。前段時間,廣州接連成交了兩套單價超過25萬的二手豪宅,全都是在二沙島上。
時間過去太久了,梁尚立和越秀經營二沙島的故事,也早被忘掉了。梁尚立的朋友有一次開車經過二沙島,同行的人指著一大片建築說:
過去這片土地都是梁家的。
梁家不僅創辦瞭如今的中山醫科大學和光華醫院,而且二沙島上的珠江頤養園,也是梁家的產業。
解放後,頤養院還變身成了新中國第一個體育訓練基地,培養了好幾代奧運冠軍。
二沙島和越秀的淵源,其實很早就註定了。這些經歷,梁尚立很少對外人說。和他一樣,越秀也特別低調。
梁尚立退休後,依然做了很多大事;比如推動越秀出資籌辦了培正商學院。甚至連培正這個名字,也是梁尚立以自己母校(培正中學)命名的。
大家都以為是老人家懷舊,但其實老人家看中的,是培正一百多年積累下的校友資源。果然,校友們慷慨捐款,廣州以很小的槓桿,得到了一所商學院:
以小搏大,從一開始就是越秀的看家本領。
老人家要求培正把英語和計算機作為強項教育,英語突出口語訓練,目的是為三資企業和外資企業培養實用性商業人才。
培正為中國培養出了第一批職業白領,廣州也成了香港的後勤基地;當香港產業轉移時,廣州才會接手得那麼順利。
越秀是由最先走向國際的那批廣州人創立的。因為有很多梁尚立這樣的人,廣州的改革開放,看起來似乎很容易。
但云淡風輕的背後,其實都是篳路藍縷。
熟悉越秀的人都知道,廣州最苦的活一般都是越秀乾的:
露臉的事,一般輪不到他們。
廣州要修天河體育中心,分給越秀的任務是周邊的四條路和三條過街隧道;越秀用兩年時間,就完成了這個全市規模最大的基礎設施工程;
廣州要做大服裝業,他們就修建白馬大廈;廣州要造新的CBD,他們就不停地在天河修高樓;
這幾年,廣州想借著2025年全運會的風頭,把奧體中心片區重新開發一下。讓政府最頭疼的,是奧體中心旁邊一片刺眼的荒地。
它是廣州的初代遊樂園——世界大觀,匯聚了世界各地的微縮景觀。在大家都出不起國的年代,廣州孩子們在世界大觀認識了時代廣場、巴黎歌劇院和古希臘劇場。
但十幾年前,它開始荒廢了,環境惡化,道路也停修。當年廣州最熱鬧的地方,現在是最大的殘垣斷壁。
從房地產的角度來看,這真是一塊寶藏地塊。它面積足夠大,有天然的湖水、小山和森林,還有公園的老底子,是目前廣州市中心範圍內,唯一一塊可以連片開發的區域。
2023年8月,越秀拿下了世界大觀一期的地塊;四個月後,他們又搶下了二期地塊;2024年4月,大觀三期的地塊被越秀拿下。
他們又可以像當年再造二沙島一樣,把世界大觀進行連片開發了。果然,拿到大觀土地後,越秀做的第一件事是:
挖淤泥。
這裡荒廢太久了,森林和湖泊,都必須進行徹底清理。越秀派出團隊,走訪了包括國內外很多湖區,徵求了專業團隊的意見,最終選擇了成本最大的那個建議:
給1.3萬平的月亮湖,和3.4萬平的太陽湖,做一次全面淨化。
這事說起來很容易理解:把湖水抽出來淨化一下,然後給水體的淤泥消毒一遍,再引入生態作物,讓湖區實現生態自迴圈就可以了。
獸爺的好友包叔說,給長城貼瓷磚也很簡單。
越秀成立了三大團隊,景觀設計、湖水治理和水草及生態維護單位團隊,他們不僅要把湖水洗一遍,還重新設計了湖岸的景觀。
工程做得很徹底,效果立竿見影,月亮湖的水體能見度,很快就達到了1.5米。甚至連多年消失的水鳥,也重新搬了回來。
沿著太陽湖和月亮湖,越秀用木頭打造了一圈步行棧道,世界大觀原本的亞歷山大橋,被完整保留下來,成了步行棧道的一部分。
沿著步行棧道,越秀沿湖打造了七大主題公園,每個主題公園功能錯位相互補充,甚至連主樹種都不一樣。老廣心中的大觀景區,又回來了。
越秀進入大觀一年不到,這裡成了“鈕祜祿·大觀”。甚至連周邊的斷頭路,也正在積極打通。廣州官方媒體的原話是:
越秀進駐後,整個板塊面貌脫胎換骨,各項配套加速兌現。
城市發展是需要精氣神的。
時隔40年,越秀再次獲得了一個連片開發的機會。生態治理只是開始,大觀地塊規劃了多所學校和幼兒園,二期地塊規劃了大體量的商業…….
和當年二沙島一樣,蓋房子之前,越秀先造了一個幾十萬平米的公園。未來的住宅,就建在這個公園裡。房子完全順應地勢打造,居民走出家門,就能走到湖邊。
湖邊隔一段就是一個公園,二期地塊的湖邊,還將有一萬多平的濱湖商業,將由越秀商管連同社群物業、多個會所統籌運營。
大觀的三塊地合在一起,構成了土地面積約33萬平的廣州歷史上第一個湖居大盤:
觀樾。
觀樾第一期開盤賣得很不錯,甚至連周邊的房產專案都發海報慶祝,業主從樣板間一樓看出去,就是巨大的綠地和湖景:
湖上經常有穿著比基尼的小姐姐玩槳板。
很多廣州人心動了。
在湖景公園裡蓋房子,肯定不愁賣。《莫斯科不相信眼淚》裡面就說過,想當將軍夫人,就得先嫁給中尉,跟他在邊境上、森林裡、沙漠上,過上20年。
道理大家都懂,但不是所有人都願意從修斷頭路,從挖淤泥開始做起。
作為大陸第一代開發商,越秀做地產的本事,是從香港完成啟蒙的。
過去四十年,越秀為廣州供的很多土地,都是交給香港開發商開發。他們一直在香港人身邊學習觀摩。
蓋房子這件事,對越秀來說並不難。廣州第一個商品小區就是他們開發的;20年前蓋的宏城花園,就已經有雙中庭,前後高差花園,小區裡就已經有2000平的地中海風格會所了。
四十年過去,觀樾代表了越秀目前的最高生產力。
比如觀樾三期(觀樾丨天湖)最新推出的新一代住宅——合墅,整個組團佔據南向一線望湖觀景位、打造坡地退臺式建築,南向是傾斜形體,還有層層疊退的露臺,就像泊位上的遊艇。仔細看,內側牆和陽臺用的是木紋鋁板,很像遊艇裡面的柚木。
遠看過去,觀樾的線條圓潤柔和,但又很有未來感,只有內行知道,這些線條其實很考驗線腳、勾邊的工藝。

觀樾整個確實很有科幻感,比如進小區的第一道門,是一座寬約20米的門樓,是我見過最特殊的,簡潔的燈帶和石牆,讓人有通往未來世界的奇妙感覺。

第二道大門是由十二扇銅門組成的門廳,每一扇銅門共打造66個格紋門扇,需要工人純手工錘打三個月,銅門上的扶手鑲嵌著白冰晶玉石,傳承東方禮序,簡約大氣。
但第三道門又是熱鬧的,東方的,是一個下沉的中式園林,是東湖石與疊水景觀的結合。

這種奇妙的組合,是隻有廣州人才能寫出來的科幻小說,外面是星級文明,內裡是綠意盎然。怪不得觀樾被稱為:
獻給未來的自然主義豪宅。
越秀做了太多大工程,讓大家忽視了他們的設計和工程能力。外部的人不知道,越秀的工程部門專門有一個組,做地磚縫線的對齊。
雖然學習香港起家,但這些年,對於香港的開發模式,越秀卻越來越保持距離。他們越來越強調自己的城建出身和國企的使命感。
同樣是做一道鯿魚,香港和珠江的鯿魚,滋味是不一樣的。越秀最厲害的地方,是他們希望自己的專案不僅要服務業主,還要服務市民。
就像二沙島,即便是頂級的富人區,但並不封閉,廣州市民會去二沙島上度假,去逛公園。
觀樾之所以能成為廣州人眼中的湖居神盤。不僅僅是因為有山有湖,或者離市中心近。而是越秀在以開放和包容的心態,打造一個市民友好的社群。
觀樾的圖紙,是3D版的設計。越秀把觀樾專案分成了三層:
一層是親水濱湖空間;二層直達城市生活配套;三層才是業主的私享空間。
這種設計,把觀樾和其他專案區分開來。哪怕是一個商業專案,越秀也總是不自覺地想為廣州人做點什麼。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越秀沿著月亮湖和太陽湖,做了一圈商業、濱水會所、運動會所,更不用說小學、託兒所、幼兒園;
所以越秀會主動要求代建觀樾紅線外的道路,路兩邊的樹也使用了超規格的樹來配置景觀。
越秀的朋友說,他們所有專案裡的草坪,都是可以踩上去的,哪怕土壤維護和草種需要更高的成本;如果土地上原本有一棵樹,或者一塊大石頭,越秀大機率會把它保留下來。
他們有句廣告,是對廣州人說的:
在您到來之前,我們只負責替您保管這裡的山、林、湖、石。
這是屬於廣州人獨有的浪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