獸樓處丨廣州全村的希望

1995年12月,暨南大學最優秀的程式設計師吳錫桑回母校探望,看到大門上掛著一條橫幅:

熱烈歡迎暨南大學順利接通教育網。

當時,廣州電信局剛剛接通Internet。哪怕對於吳錫桑來說,網際網路依然是一個陌生的名詞。
在暨大的南海樓裡,吳錫桑開始夜以繼日地開發自己的飛鷹軟體。這款軟體沒什麼市場,但在暨大,吳錫桑接觸到了第一代網路遊戲,多人文字遊戲《東方故事2》。
這款遊戲給了他新的創業靈感,因此他開發了中國第一個自主開發的網路遊戲《天下》。一年後,丁磊全資收購了吳錫桑的公司,並以此為基石團隊,開發了此後中國最著名的網遊:

《大話西遊》。

賣掉公司後,吳錫桑又進入廣州最著名網際網路公司博大,擔任CFO。很快,他給公司推薦了自己的好朋友,當時正賦閒的:

張小龍。

不僅如此,博大還花了1500萬元人民幣買下了張小龍和他剛剛寫出來的Foxmai郵箱,張小龍因此成為國內程式設計師的傳奇。
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2005年,剛剛在香港成功上市的騰訊,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買下博大,讓張小龍成為騰訊員工。
騰訊沒有要求張小龍遷往深圳。而是特地為其成立了廣州研發中心。
微信是騰訊內部賽馬出來的產品。三個部門同時做,最後做成功的只有廣州研發中心。很多內部的人說,廣研的成功,是因為他們偏安一隅:

成為騰訊裡的特區。

如預期的那樣,微信成了騰訊強大的流量入口。
1
回頭來看,騰訊和網易如今的中流砥柱,其實都是誕生在廣州。
不僅社交媒體和遊戲,中國網際網路產業中的電商、網路影視,動漫,乃至直播電商等新晉崛起的業態,其實都是誕生在廣州。
微信誕生的第二年,唯品會在美國上市。
歐時力徐宇等幾位廣州老服裝人作為天使投資人,創辦了唯品會。他們先是從國際大牌入手,以極低的折扣吸引客戶。然後讓強大的買手團隊挑選國內品牌,留出更大的成交空間。
上市僅兩年,唯品會的市值就超過了100億美元。當時,整個網際網路行業在美在港上市的公司,市值破百億的也不過5家。而當中的兩家在廣州。
到今天,唯品會依然是:

廣州納稅最高的民營企業。

廣州太適合孵化新產業了,無論從市場規模、產業基礎,還是人才和供應鏈整合,廣州的資源都得天獨厚,更不用說廣州的開放包容,一直就是領風氣之先。
廣州唯一的問題,就是“大市民小政府”的思維太深入人心。
這就導致廣州誕生了很多早期創新,但一旦到了產業形成階段,需要更高規格的頂層設計支援,需要資本和基礎設施的大規模投入時,就會離開珠三角,去往北京或者長三角。
網易是最典型的例子。
唯一的例外,似乎就是廣交會。如果說網際網路產業的核心是平臺,那廣交會其實就是平臺思維的鼻祖。
如果把廣交會看作是一家創業公司,它是從華南土特產交流大會起步的。
它離不開廣州舉全市之力的支援。1951年,當廣州人決定辦華南土特產交流大會時,他們動員了3000名工人,1000多名教授、專家、教師,他們被分配到廣東所有的市縣,去摸底當地的物資供給能力。
廣交會的會址遷移,就更是集中力量辦大事了。
從1957年到2008年,廣交會的主會場搬了五次,展館從1.8萬平方米擴充套件到168萬平方米,成了全球最大的會展綜合體。
沒有政府的頂層設計,沒有資源的注入,也不會有今天的廣交會。
2
2001年,廣州市中心的流花路展館,已經容不下持續壯大的廣交會了。遷址被提上了日程。
廣交會代表著整座城市的門面。他們到哪裡,全世界客商的目光就追隨到哪裡。而廣州把這個流量密碼,交給了一塊還未開發的處女地:

琶洲。

當時,琶洲島剛剛被列入廣州的城市總體規劃。它的使命,是以城市中心區的角色,配合珠江新城的建設。
為此,廣州專門為琶洲安排了地鐵八號線,從琶洲到市中心的時間,縮短到了20分鐘。
琶洲會展中心建設3年後,這裡的辦公地塊地價就翻了三倍。琶洲只要賣地,就意味著上千億的土地收入。
但琶洲沒有走房地產開發的老路子,他們預留出了足足2平方公里的土地,為未來留足了空間。
到了2015年,這個時刻終於到了。此時,浩浩蕩蕩的退二進三政策已經接近尾聲,網際網路經濟時代拉開了帷幕。
時任廣州一把手說,廣州要發展,就必須打造出自己的特色經濟。
於是,琶洲成了全村的希望,迅速崛起。曾經留出來的黃金地段,也有了時代的使命:

網際網路創新集聚區。

2015年6月,四家巨頭入駐廣州,廣州為他們量身定製了7塊地,底價簽約,誠意十足。
騰訊把整個微信團隊,QQ郵箱和安全軟體研發運營團隊放在了這裡。廣州,仍然是騰訊眼裡最適合微信生長的特區。
很快,更多的電商企業和金融企業湧入琶洲——唯品會、環球市場、TCL、嬌蘭佳人、粵科金融、招商局都把總部放在了這裡。
廣州幾乎是全城之力託舉琶洲。
在其他地方,企業拍地到建設,至少要一兩年;在琶洲,只需要半年。最快的紀錄,總部從立項到動工,甚至只有4個月。
琶洲成了廣州的基建狂魔,小小的島嶼規劃了11條軌道交通線。是廣州軌道交通路網最稠密的區域。
為了吸引更多的網際網路人才,廣州在琶洲造公園,打造高階人才公寓。他們以黃埔湧為界,對標新加坡河,要打造國際水平的濱水區。
很多人到了琶洲,才開始明白廣州早年放下的豪言壯語:

過去十年看珠江新城,未來十年看琶洲。

舉全市之力託舉的核心區,在廣州歷史上也是第一次。
3
2023年7月,廣州日報連續發了十幾篇評論,督促廣州政府和市民迎接挑戰,有八個字很顯眼:

不爭上游,就是落後。

這批評論中,把廣州和上海、浙江、福建作對比,督促廣州敢於正視不足,字裡行間都是危機感。
城市之間的競爭,本質上是產業的爭奪,對公司的招攬,競爭何其殘酷。廣州的危機感,也正來源於此。
廣州上下,都把琶洲當作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引擎,這裡是網際網路創新集聚區,是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試驗區。琶洲是廣州的希望。
這些年,這裡誕生了很多低調的高新技術企業。
三一重工孵化的樹根互聯,已經連線超90萬臺工業裝置,實實在在用網際網路提高工廠的生產效率;成立12年的致景科技,則透過“飛梭智紡”數字化系統接入60萬臺織機,指揮紗線、織造、染整。
他們解決的,都是實實在在的製造業難題。
廣州人算過,這裡每一平方公里,有超過1100家企業,每年的產值接近:

200億元。

琶洲,就是廣州最新的十三行。琶洲之於廣州,就是後海之於深圳。後海能在短短20年間,從一片灘塗,變成頂級企業聚集的寸土寸金核心區,證明了頂層設計的重要性,資源會自然而然聚集在營養最豐富的地方。
琶洲的起點,比當年的後海要高太多了。
2023年,廣州土拍的壓軸之作,正是在琶洲。85輪刺激的角逐,幾乎每一家房企都抱著必拿下的決心。預料之中,這裡誕生了:

廣州的新地王。

地王的誕生,暗藏著城市的發展脈絡。廣州的榮光重續,不在於複製他人,而在於啟用自身獨特的基因:開放包容的胸襟、務實創新的精神、商業文明的底蘊。
摘取地王的,是對廣州有特殊意義的房企——越秀。
廣州的每個重要節點上,越秀都是關鍵的參與者。
30年前,他們開發了白馬服裝市場,為廣州開啟了世界服裝供應鏈的道路;20年前,他們建設廣州國際金融中心,讓廣州有底氣躋身國際金融城市;最近10年,他們在全國各地投資AI、半導體等新興產業,又把這些企業引入廣州:

一座廣州城,半部越秀史。

越秀自然懂得琶洲西區的重要性。這裡的每一座建築,都是為未來影響廣州GDP的人預留的。
從琶洲南TOD開始,越秀陸續放上了琶洲·樾、琶洲ONE57,而他們整個琶洲版圖最關鍵的一塊拼圖,就是:

琶洲·樾|華樾。

4
整個琶洲西區,最近五年就出讓了兩宗住宅。而琶洲·樾|華樾,就是琶洲西的住宅壓軸之作了。
它佔據了整個琶洲西最核心的地塊,是廣州天際線的一部分。
與它比肩而立的,是騰訊微信總部、阿里巴巴大廈、歡聚大廈、丸美總部大廈、名創優品國際總部,眾多決定廣州未來產業走向的企業。
琶洲·樾|華樾前後依傍的,分別是廣州的天際線和黃埔湧——廣州最繁華和最靜謐的兩個地方。越秀集齊了國際頂級設計天團,在鬧市中做了一片中式古典園林,前庭後園、上廊下橋。
越秀還把整整四層樓都拿出來做了社群公建,放上了私宴廳、瞰景臺、會客廳和花園露臺。
這麼大費周章,其實華樾只有:

96戶。

而且,這個專案只有三個戶型,248㎡、254㎡、330㎡。物業服務的核心是臻越會,提供很多私密又精準的圈層服務。
這已經不是一個地產專案,而是一個低調的俱樂部。它招募的是:

影響廣州未來GDP的96個人。

他們將改變這座城市,並從中獲得巨大的回報。從2022年到2024年,廣州的政府工作報告裡,很罕見地連續三年把一句口號放在C位:

產業第一,製造業立市。

在琶洲·樾|華樾,業主可以得到徹底的柔性定製。每一戶業主都可以定製自己的戶型、裝修,打造私人定製空間。
建造這幢樓的時候,越秀就努力減少室內承重結構,將更多創意可變空間給到業主自行創造。他們準備了很多種方案,給業主選擇。在華樾,業主可以隨心所欲定製自己的家。
越秀是和廣州市政府學的,十年前,在琶洲,廣州為騰訊、阿里巴巴、國美等公司量身定製了7塊地,盡一切滿足他們的所有需求。
他們就是廣州尊貴的業主。
廣州當地的媒體曾寫過——當初,騰訊為微信挑選總部地址,是馬化騰親自參與的。由時任領導陪著,他們一起站在400米高的廣州塔上,盡覽全城。
大家不知道領導說了什麼,但最終,馬化騰選擇了琶洲西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