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從大學畢業後,找到了工作但是沒有立刻去,而是修了個“間隔年”(gap year),先是去一非盈利組織當義工,後來又利用自己的小提琴特長,去教會唱歌或者演奏,教會會支付一些費用。餘下的時間,她還在一個專供樂手找演出機會的網站登記了一下,隨時“走穴”。她說這是gig, 也就是零工經濟(gig economy)的gig. 她用自己gig 掙的一點錢,去各地旅遊,跑了國內外好多地方。
她這種演出,很多的場合是求婚和婚禮。我去看了她的網站,發現評價都還不錯。她會為人定製演奏的曲目,而且靈活應變,需要的話也可即興發揮。這都是過去在高中參加了四年樂隊積累的經驗,可謂養兵千日用兵一時。
昨天她接到的一個演出很特別。是一個來自西非安哥拉的小夥子,去達拉斯DFW機場迎接他五年沒見的媽媽。我一聽說,覺得頗為感動。在這個時代,做父母的依然是照顧幼小,古風猶存:“鵝乳養雛遺在水,魚心想子變成鱗。”可是反過來,成年子女反哺的方面,就有點世風日下了。“蠶老繭成不庇身,蜂飢蜜熟屬他人。須知年老憂家者,恐是二蟲虛苦辛。”
所以,聽說有這回事,我主動請纓,去幫她打雜,比如拍拍照片什麼的。
去演出之前,她和朋友在一起吃晚餐,要我在吃飯的地方見面,一起過去。我接上她後,她讓我開著她的車一起去機場。原本演出只需要30分鐘,所以我把自己的車停在了一個標記為“兩小時”的停車位,覺得時間綽綽有餘。
Faith網站上的評價是她一般會早到,為了早到,她顯然有些匆忙,下車時一不小心手機啪地一聲落地,螢幕當即摔碎。
到了機場後,見到了那個接媽媽的小夥子,發現他的儀式感比我們預想地還要強。他特地去買了兩個支架,做了兩個歡迎媽媽的海報,還買了一束鮮花。還請來一個老鄉幫他拍攝。
我們等待的時候,很多人問是不是誰要求婚。我們說是那小夥子接他媽,這讓很多乘客刮目相看。
航班延誤了,我們只好接著等。等啊等,快到兩個小時了。這事怪我自己愚蠢,應該考慮到國際航班出來要過海關等等,時間不一定就能自己掐準,我應該把車停在一個更安全的地方。
Faith建議我回去挪車,我也意識到這次演出變得“代價不菲”,摔壞的手機加上可能會被拖走的車,估計賠了。不過,我非常欣賞Faith的職業態度,她始終保持著良好的心態。
我也想,去它的,車子拖走就拖走了,大不了花點錢再弄回來。我決定也留下來。人生一世,能有赤子如此用心,破費周章地為母親準備歡迎儀式?狹隘的孝順是“贍養”。真正的大孝,倒是honor thy parents, “榮耀”自己的父母。“當照耶和華你神所吩咐的,榮耀(孝敬)父母,使你得福。”(《申命記》5:16節)也就是從馬斯洛需求層次的吃喝這一層,走到關係、關愛等精神的心理的層面。
這個小夥子確實是榮耀了他的母親,例如做了一張海報,上面放了媽媽和家人的很多照片,上面還說他媽是非洲女王!由於文章有時候未經同意被人轉發,無法控制,我不便放更多出現他們影像的照片。但是感覺小夥子很用心,選擇列印了一些比較有代表性的,實在是儀式感滿滿。
另外一張海報上,這位小夥子還表達歉意,說像其他乘客表達歉意,他做這一切,是因為五年沒見到媽媽了。

後來,他如願接到了媽媽,母子擁抱,哭泣。我女兒也給演了一首曲子。幸運的是,車最後沒有被拖走。這是個美好的場面,我為小孩能參與這場溫馨的活動感到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