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熱搜上被“賣掉”的16歲女孩,我終於懂了送考13年的張桂梅!

來源:脆皮先生(ID:cpxs2009)

01


文章要從三個月前,抖音上的一條熱搜說起。

四川涼山普格縣的一位16歲女孩,被自己的爸媽“賣”了。

23萬的彩禮,她被賣給了當地一個男人做老婆。

在父母看來,作為大山裡的一個女孩,這是再正常不過的“歸宿”。

但女孩逃了。

面對命運,她決定為自己而活,她逃到了廣東打工。

可讓人窒息的是:當一些犯罪以習俗的名義被合理化,這枚枷鎖釦到女性身上,她們很難真正逃脫。

付了錢的男方“丟了”老婆,自然不滿。

而收了錢的家長,也羞愧地覺得是自己女兒的錯。

於是一拍即合。

一方提供方位,一方帶人千里迢迢的追到了廣東。

他們找到了女孩工作的地方,強行“帶她回家”。

自始至終沒有人問過,她想要的是什麼。

返程路上,途徑一個高速服務區時,女孩假借著上廁所的名義得以再次逃出,尋求工作人員的保護。

這次警方介入了。

因為她是未成年,他們能做的,只能是聯絡她的父母,對這家人的行為進行教育、勸誡,然後送她回家。

幾個月過去了,我一直沒有看到後續。

好幾次我想起這個女孩的故事,都覺得揪心。

我不知道,這個女孩的“清醒”,足不足以支撐到她堅持到成年、獨立。

16歲,本是讀書的年紀。

而她卻早早的步入人生另一軌跡。

一切身不由己。

為什麼時隔許久,我突然想起這條新聞?

因為昨天高考第一天,我又看到了張桂梅在送考了。


今年是張桂梅送考的第13個年頭,也是張桂梅創辦華坪女中的第15個年頭。

又一批女孩,被張桂梅從大山中的家中,“搶”進了學校。

又一批女孩,被張桂梅送進考場,也送上了另外一種人生。

突然很唏噓。

如果沒有張桂梅,這群學生,或許會和那個16歲的女孩是一樣的歸宿。

如果這個女孩也幸運的被“搶”進了華坪女高,遇到了張桂梅。

一切會不會不一樣?

02


1996年至今。

張桂梅做過的最多的一件事,就是去大山裡“搶孩子”。

過往的教育生涯讓她發現,貧窮落後的地方,其實有著另一套“運轉規則”。

而這套規則之下,犧牲的,是無數女性。

早前她負責的福利院裡,男孩大多隻有殘疾才會被遺棄。

而健全的女孩,卻被一個又一個的丟在門口。

她帶過的班級,上著課女孩一個個消失。

成績再好也沒用,不是被父母扣在家裡幹活,就是早早被安排好了嫁人換彩禮。


山裡本就極其有限的資源,永遠不會向女性傾斜。

一代代貧瘠思想、落後習俗的迴圈。

只能讓她們永遠被困在大山。

想要改變一個人簡單,但想要扭轉愚昧的思想,太難太難。

但再難,也總要有人去做。

而張桂梅能想到的唯一辦法,就是讓她們讀書。

從2002年開始,張桂梅就拿著自己得來的一切榮譽,到處“乞討”,求大家能幫忙,幫她辦一所女子高中。


2008年,在政府的支援下,華坪女子高中才真正建立。

從那時起,她就開始了漫漫的“搶人”之路。

她在路邊,碰到放牛的女孩,會衝上去拉住她,要她跟她去讀書。

她走進深山,挨家挨戶家訪。

對於那些因為沒錢只能無奈放棄讀書的女孩,她說:“跟我走吧,咱們把書讀出來。”

對於那些阻擋的父母,她斬釘截鐵:“我不要你一分錢,但這個孩子我是一定要領走的,一定要讓她讀書。”


她擋在愚昧和女孩中間,將女孩們從吃人的大山中搶了過來。

這十幾年時間,超2000名女孩,被她從大山中搶到了學校。

但是張桂梅的書,沒那麼好讀。

“素質教育”的當下,張桂梅的學校,是高階教育人士們“不齒”的填鴨。

每天凌晨5點,張桂梅會打著手電筒,拿著喇叭,催促著學生起床晨跑、讀書。

就連吃飯的時間她都精密算過:從教室到餐廳,跑步需要3分鐘,吃飯時間每頓10分鐘。


一天的學習直到深夜12點才會結束,每週放假只有3小時。

宿舍熄燈後,門不能關,手機不能玩、不能聊天……

可以說,這裡的孩子每天只有苦學、刷題。

在教育專家們看來,張桂梅的教育方法有著近乎“變態”的偏執。

但張桂梅卻說,她別無他法。

這裡的孩子基礎太差。

倘若她不把她們的每一分每一秒都計算好,她們就會把時間浪費在別的事之上。

這對於大多數孩子來說或許無關緊要。

可這裡的孩子,不行。

她們沒有頂尖的教育資源。

她們等不了科學的慢慢來。

她們身後,空無一人,經不起失敗。

她們只有不顧一切地拼搏,才能有機會從泥沼中爬出來。


她不在乎大家怎麼罵她。

她也心疼孩子們的苦。

但是,再苦再累,她們,也必須要先走出去。

從2011年起,華坪女高已經連續十幾年綜合上線率100%。一本上線率保持在40%以上。

高考成績綜合排名,位居麗江市第一。

從這裡走出去的學生,走進了全國各所大學。

大山裡的女孩,走出了大山,變成了老師、醫生、警察……

縱然她們用的是最笨的辦法,走的是最累的路。

但讀書,真真實實、徹徹底底的改變了她們太多人的命運。

03

張桂梅的存在,帶動了大山女孩的覺醒。

但也讓一些人破防。

有人罵他:“憑什麼只招女學生,這就是歧視男學生!”        

有所謂的清華大學成功人士,罵她:自己斷子絕孫,又拼命洗腦女學生。

還有人堅定地認為:

“下崽,比讀書重要一萬倍。”



看著這樣的言論,或許才能更懂張桂梅為何如此“偏執”。

雖然現在男女平等已經推進很多年。

但女性尤其是山區貧困女性的困境,仍客觀存在。

她可能用了一個極端的方式,但或許這也是她當下想到的對她們最好的選擇了。


早前她的一位學生,畢業後回學校捐款,被她黑著臉轟了出去。

因為這個女孩好不容易被她送出去了,卻最終選擇了做一名全職太太。

張桂梅的惱怒,不是否定所有全職太太的價值。

而只是覺得,那些好不容易才從大山中爬出來的女孩,不能做這個選擇。

她們不一樣,她們經不起試錯的代價。

好不容易為學生們爭取來一次主動權,學生們不能又回到了原點。


華坪高中還有個潛規則:高考完,不允許回校。回來,她也不見。

因為張桂梅就是要堅定地告訴她們:這裡沒有什麼可留戀。

看似無情,但或許這是張桂梅最後給這些女孩上的一課。

她希望好不容易靠著讀書走出去的學生,永遠不要回頭了。

為什麼如此偏執的一定要女孩們走出大山?

為什麼一定要女孩們始終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

因為深耕大山幾十年的張桂梅,比大多數在網路上指點眾生的專家,都更懂底層女性的困境。

愚昧和貧窮,足以讓文明的秩序崩塌。

她們很多人甚至一輩子都不知道,女人還可以有另一種活法。

張桂梅拼盡全力,只是為了讓那些失語的女孩有更多的選擇權。

而逃出去,永遠靠自己。

這才是背後空無一人,甚至還有無數人想要把你禁錮的山區女孩,最安全的出路。

04

從2011年到2023年,整整13年。

張桂梅一如既往的出現在高考考場外。

她的穿著,依舊是那些破舊的衣衫。

她的步履,因為疾病,越來越蹣跚。

她的飲食,始終只是一碗麵、一碗粥、一份鹹菜那樣簡單。
但她對那些女孩們的付出和期盼,重如泰山。

其實無論男女。

高考就是普通學子,實現階層躍升的最公平的一次機會。

高考就是貧窮學子,改變人生軌跡,有且甚至唯一一次機會。

她們很幸運,因為遇到了張桂梅。

可還有多少女孩,如開頭的那個女孩一樣,在看不見的角落裡,身不由己,陷入失聲?

為什麼我一直期盼著張桂梅能走下神壇。

因為當她走下神壇的那一刻,就意味著,我們有更多的張桂梅走上了神壇。

“燃燈校長”不應該只是一個人在燃燒自己。

而是要有社會各界一起攜起手來。

當張桂梅越來越多,當華坪女高越來越多。

接受教育,變成所有人都預設的“理所應當”。
越來越多的人才會覺醒,為了自己的人生而努力奮鬥。

華坪女高的校訓,張桂梅寫到:
“我生來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於群峰之巔俯視平庸的溝壑。

我生來就是人傑而非草芥,我站在偉人之肩藐視卑微的懦夫。”

這或許是張桂梅用一生給我們留下的財富。

無論你正在經歷什麼、又面臨著什麼樣的磨難。

都請永不認命。

即使暫時身處黑暗,也別自餒。

找到屬於自己的光。

自己就是自己的光。
-END-
藍襪子藝術 
直播
我喜歡簡單的生活,但也喜歡美。我很少戴昂貴的珠寶,它們的價格會給我的內心產生壓力。而過於複雜的飾品,需要花費太多的心思去照顧它們。
只有珍珠讓我感到輕鬆、舒適、優雅美麗。
我喜歡它的明媚、溫潤,喜歡它含蓄的光澤和圓潤。尤其重要的是,它如此美麗卻價格親民,使平凡的日常輕輕鬆鬆就變得精緻。
藍襪子藝術合作中國著名品牌“京潤珍珠”,給您帶來一場美的相遇
每個女子都是磨礪而出的珍珠,是時候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一串了。
6月9日中午12點至晚九點,遇見珍珠、遇見美麗的自己。
掃描海報上的二維碼,預約藍襪子·珍珠專場直播
長按下方圖片
識別二維碼  關注正反讀書
聽說轉發文章
會給你帶來好運
點選“在看”分享你的態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