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超市購物也講“規矩”?美國知名禮儀專家提醒:這4件事千萬別做

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去超市採購食品和日常用品幾乎成了每個家庭的日常操作。但你是否注意過,購物過程中可能無意中犯下的“無禮”行為,可能已經影響了其他顧客的體驗,甚至讓員工感到困擾?
為了幫助民眾樹立更好的公共行為習慣,《Business Insider》近日專訪了美國知名禮儀專家朱爾斯·赫斯特(Jules Hirst),她指出,在超市購物時有4個常見但被忽視的禮儀錯誤,值得我們反思與改進。
誤區一:把購物車停在通道正中央
在超市狹窄的走道里,許多顧客習慣將購物車隨意停在中間,轉身去挑選商品。赫斯特提醒,這種行為就像是把車停在馬路中央,不僅影響通行,也會讓他人感到不便。
建議做法:購物車應停在通道邊緣或人流量較小的區域,以免阻擋其他顧客。
誤區二:邊逛邊吃但忘記結賬
隨手嘗幾顆葡萄或開啟零食袋在結賬前就開吃,雖然不少人覺得“無傷大雅”,但實際上,這種行為是對商家不尊重的表現。
正確方式:如確有需要,務必將已食用的商品帶至結賬區並付款,尊重商品與規則。
誤區三:徒手抓麵包或糕點
即使只是輕輕觸碰,直接用手接觸未包裝的食品也容易引起他人不適,並存在衛生隱患。
禮儀提醒:超市通常會提供夾子或手套,請務必使用這些工具取貨。若不慎觸碰,請自行購買。
誤區四:情緒失控,對員工無禮
商品售罄、價格不符、優惠券失效……這些購物過程中的小插曲可能令人沮喪,但將怒氣發洩在一線員工身上卻無異於“找錯物件”。
赫斯特建議:“他們只是執行職責,請以平和與尊重的態度對待每一位工作人員。”
購物不只是花錢買東西,更是一場關於文明與素養的練習。赫斯特提醒:一個簡單的微笑或一句“謝謝”,也許就是別人一天中最溫暖的時刻。

送人玫瑰,手有餘香👇"分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