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倍利潤,出海賺美刀!

上週末,我去杭州參加了生財的線下活動,這是一場關於AI的大會,這次去的目的,主要是想找找方向,去之前,我一直在擰巴到底是用AI做國內還是海外的應用,我去之後我想明白了一件事。
就是堅決不做國內的市場,因為同樣的時間精力投入,很明顯海外的回報率更高,而且天花板更高,市場也更成熟,同樣是收1塊錢,國內你收的是人民幣,海外收的是美金,僅匯率就是七倍的差距。
最主要的是海外的使用者,對於訂閱的付費模式接受度更高,而國內的使用者,別說訂閱了,就是買斷制的應用,很多使用者都會認為收費這件事有原罪,認為收錢就是割韭菜。
很多人心裡一定會這麼想,就像ps這個軟體一樣,除了大公司有幾個人買正版的,10%的人能去某寶買個破解版的就算優質使用者了。
我前段時間做的一個iOS APP,一個取餐改號的應用,只收費一塊錢,竟然還有使用者勸我開源免費給大家用,雖然上線初期很快衝上了分類付費榜第二,但說實話,我看到不止一條這種評勸我開源的評論後,我就瞬間失去了迭代的興趣,被我扔進了垃圾回收站裡。
這就讓我想起,小紅書很多求寶藏APP的爆款筆記,不少評論區的使用者都在找一些好用的APP,但實際上是這些APP不存在嗎,完全不是,應用商店隨便一搜有一堆,其實很多人真正想要的是好用且免費的APP。
所以,不難理解為什麼有很多開發者選擇了出海,而沒有出海繼續堅持在國內做應用的人,將80%的心思都放在了訂閱引導上,你不掏錢休想用一個功能,強迫使用者做出選擇,要麼掏錢,要麼解除安裝。
我為什麼會選擇用AI做出海應用,理由如下:
1、我有一些做網站的經驗,seo基礎還不錯,所以即使出海做google的seo,給我一星期時間看看官方文件和一些資料就能知道具體的玩法,相比從完全零基礎,我早就邁過了0到1那一步,至少很多基礎性的問題,比如伺服器、建站、域名、ai程式設計、seo基礎,不需要再花時間去研究。
2、這件事天花板足夠高,AI+出海可以說是我過去十年以來,看見的天花板最高的機會,而我恰恰過去就是一名草根站長,能夠和我過去的技能點結合。
3、能夠持續打造被動的現金流收入,而且這是一條能隨著時間持續增長的賽道,特別是訂閱模式的產品。
4、因為我過去做網站賺到過一些錢,所以我對於這件事有十足的信心和耐心,如果換做其他人的話,可能就在前三個月就放棄了。
5、我對於這件事除了賺錢以外,對程式設計這件事有一定的興趣,能夠自我驅動,並不覺得痛苦,而不是單單出於賺錢為目的,很多人不具備這樣的興趣。
出海這件事的機會在哪裡?
首先,這裡有一點點資訊差。
海外市場,google仍然是第一梯隊,底蘊深厚,和國內不同,海外使用者獲取資訊的最主要方式還是google搜尋,其次才是tiktok、youtube等APP,和國內完全相反,市場足夠大。
其次,AI程式設計工具Cursor的出現釋放了生產力。
過去,我在放棄做網站時,不是沒有考慮過出海,過去幾年,也不是沒有過這種想法,只是礙於程式設計能力,以及英語能力,所以很長一段時間我是不具備做出海應用的能力。
而今天,Cursor給我打通了任督二脈,讓我也有能力做一些工具類的應用出來,如果AI早出現十年,我能給在座各位的電腦都裝一遍全家桶軟體。
而且魔法這件事,我是到2017年的時候才會用,過去海內外有巨大的資訊差,今天也同樣如此。
前兩天,我知乎的一篇youtube搬運玩法的文章,再次爆了大熱門,過去這篇文章,知乎2.2w贊全網幾千閱讀量,之前還有個天津的老闆,看了這篇文章,非得給我買票訂酒店去他公司面對面講講怎麼幹的,我和他說玩法過時了還死活不信。
其實,從這篇文章來說,不難看出,海外的副業專案,在今天網路專案極度匱乏的國內市場中,有著巨大的增量和使用者注意力。
從利弊角度衡量,我做出海,對於我這個已經過氣的IP來說,可能也是一個新的增長點,能讓我產出新的不少內容,而出海的內容吸引的使用者,相比講幾個副業賺錢專案來說,絕對更優質,所以這件事對我來說下有保底,而天花板又足夠高,所以必須幹,還得是all in做。
從大的趨勢來說,我覺得國內的投資、消費在短期幾年內可能很難有大的增長了,雖然抖音、影片號等內容平臺還有機會,但是我不想再去捲了。
就拿年前做的教育直播專案來說,雖然說還在盈利,但是非常心累,帶主播的難度和帶孩子差不多,直播的畫面和動作得扣到畫素級,除了教技術,還得管理心態和預期,幹過的人都知道,這不是人乾的事。
所以,眾爭勿往,這次,我選擇做更少的人做的事。
出海的難點在哪?實際上,我對於難度也有一個客觀的預期。
首選,是產品層面,即使出海,也很難再一些同質化的產品上和別人競爭,因為google的搜尋結果頁就那麼幾個位置,不是你就是他,而且人家做了那麼久,你也很難打得過,所以找需求,找流量和需求的增長點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其次,是耐心問題,SEO週期普遍三個月起步,很多人應該都清楚,搜尋引擎對於新站點都會有一個沙盒期,簡單來說就是觀察你的網站,這個階段,不太容易能見到明顯的收益,所以,對於做出海的人的來說,盈利的預期和目標至少得放的更長一些。
最後,我覺得出海這件事,可能也沒有很多想象的那麼困難,這裡面最大的問題還是資訊差,只要能懂英語,有動手能力,還是有巨大的機會。
過去二十年多年裡,其實很多人不知道的事,不少知名網站背後的老闆,可能只有初中學歷,也是完全不懂技術,由此可見,懂不懂程式設計,懂不懂技術,和能不能做這件事賺錢沒有啥必然的關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