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綜藝,我怎麼琢磨有點像那塊瑞士捲?

最近網友經常問我,怎麼還沒去看《再見愛人4》?真想聽聽你怎麼說。
原因很簡單,我大概在第二季看了幾集後,忽然對天發誓,以後再也不看了。一個朋友說,你去看吧,這季太好玩了,比前幾期都好玩。
我依然記得第一季末尾,那種晴天霹靂的感覺。你為兩個離婚十年的人忽然抱在一起,內心感動不已,百轉千回,暮然回首,那人還在那裡,且觸手可及。流了很多眼淚後,以為這兩人修成正果了,切回到演播廳,聽到男嘉賓說,不會在一起。
當時我立刻有了感情被玩弄的震怒,怎麼可以這樣?你怎麼能把生活當成演戲?
當然最後結局不錯,沉寂的女星火了,大家各忙各的事業。都挺好的,只有我這個入戲的觀眾不好了。
國內的真人秀很神奇,戀愛真人秀,拍出來都是小鹿亂撞,眼神拉絲,每到結尾處,兩人星星眼對視,一首音樂響起,you are my destiny。然後這兩人下節目後絕無任何往來,任憑cp粉怎樣搖旗吶喊,旗搖斷了那是你自己的destiny。
離婚綜藝是兩個人吵得惡兇,幾乎沒有任何反轉餘地了,你已經情緒非常代入,替他們覺得這日子我一天都過不下去,你們必須離。但是轉頭看他們日子過得紅紅火火,顯得觀眾特別裡外不是人。
我再看我就是孫子。
其實前三季每一季都稍微摟了一眼,但這一次斷然拒絕,人物再新鮮,都不想上當了。人怎麼能一孫再孫呢?
別人家的日子,跟我有什麼關係?而且這些故事總給我透露出一股相同的氣息,那種大事不直說,小事鞭辟入裡,一個回字搞幾種寫法的熟悉感。
前幾天網上有一個瑞士捲事件,某個全職主婦晚上等孩子睡覺後,想吃剩下的兩塊瑞士捲。她丈夫喋喋不休,說你不應該吃,既然孩子覺得好吃,就留給孩子吃。主婦覺得很心酸,質問他,你叫我回來當全職主婦,現在連一塊蛋糕都養不起了嗎?
之後她滿心怨恨,說自己付出得太多了,把瑞士捲含淚吞下。
這影片看得人心裡很憋屈,之後網際網路上浩浩蕩蕩,所有已婚女人都在問,一盒瑞士捲我能吃幾塊?僅憑這個細節,似乎可以做出一個合理推斷。
離啊,那必須離,跟這種男人有什麼好過的?一個瑞士捲都這樣,那有什麼好東西能輪到她?
仔細一想,她又不可能離婚,家境普通,還有兩個小孩,離了怎麼過呢?
她缺的不是一塊瑞士捲,也不是老公的愛,是想離就離想走就走的能力。
她的男人當然不堪,但她的應對方式又讓人看得更生氣。
老公說不該吃,她為什麼要開始委屈?
夫妻吵架是一種正常交流,吵架的時候當然是指責對方,切忌給自己找補。不該說,我怎麼連一塊蛋糕都吃不了?你要質問他啊:憑什麼你不省讓我省?憑什麼你能吃我不能吃?你先把你吃的兩個吐了再跟我說話,你吐啊,現在就吐。
想到離婚綜藝裡,通常都是一個小細節開始的爭吵。這期我在網上刷到了青團事件,說男人打飛的去上海給老婆買青團,覺得這樣肯定很浪漫。結果老婆並沒有覺得有什麼浪漫,也沒覺得很滿足。
這種事我倒是聽一些單身女朋友說過,追求者為了獲取芳心,打飛的去上海買小籠包之類。聽完我只能感慨:單身男女的時間,如同浸透水的海綿,你都不用擠,水都嘩嘩譁流出來。
至於已婚人士這麼幹,就屬於讓我無法理解的範疇。為什麼要花這麼大力氣,幹一件這麼莫名其妙的事?
女的打死都不說自己想要的是珠寶華服,男的一心一意往摳搜裡猜,只買各種小玩意。你倆真的要為這種事浪費這麼多時間嗎?
想要什麼東西,自己去買不好嗎?
我們中華女性,就不能自己做自己的主嗎?
這節目最讓我莫名其妙的,還是裡面不管什麼樣成功的女人,女明星也好,女歌手也罷,怎麼都這麼想要另一半的承認啊?
比如第一季王秋雨和朱雅瓊在車裡,朱雅瓊說,你就是看不起我,你說我沒有哪個地方值得你看得起。王秋雨感到莫名其妙:我怎麼看不起你了?我連個豬都不會看不起。
朱徹底破防。
我當時一直很納悶,不是結婚很久了,怎麼還在伴侶這裡索取承認,索取“我最獨一無二”這種感覺。
為什麼要讓另一半來說自己多棒?他懂嗎?他會嗎?他的意見有什麼關係?
再看每次網上熱播的片段,都是男的實在不行,女的反反覆覆糾結,那種愛的感覺。只要男的說兩句好話,立刻有了被愛人承認的滿足感,覺得一切困難皆可共同屈服。
我看不懂,我真的大驚,愛這個字,到底還要害女人多久?
你需要的不是愛,是真的錢,真的自由,真的成績。
當然了,螢幕上的所有明星,都比我有錢,成功,尊貴,又讓人困惑,指點他們對嗎?難道他們就是靠這麼彆扭地活著,所以獲得了成功?
曾經看過一則研究,說離婚的幾大原因,家暴,婚外情,經濟問題,孩子教育等等。這種嚴肅的大問題,在螢幕上是絕對看不到的。你說不愛了,那他愛誰?婚外情勢必沒有進入大眾視野的可能。所以看起來所有人都在圍著一個無形的怪獸轉圈圈。
對我們普通人來說,我以為影響夫妻關係,導致家庭矛盾的原因,基本都是因為孩子。但離婚綜藝裡,孩子也是隱形的。這麼大的活人,對他們來說,好像都是可以閉口不談的問題。
他們就只拿小細節來聊愛情,因為一個小細節,他不尊重我了,因為另一個小細節,我感覺不到愛了。
我深感困惑,挺好的獨立女性,就這麼缺愛嗎?
我更困惑,這樣的女性,為什麼要嫁給傳統大男子主義的男人?
網上有個片段,葛夕和留幾手兩個人探討為什麼過春節不能回孃家。留幾手作為東北爺們說,因為傳統。葛夕據理力爭,說傳統和陋習的分別。
看不懂,按照留幾手的傳統,最重要的一部分不是生孩子嗎?你連孩子都沒有,你回自己家幹嘛?按照傳統,你不是屬於絕後那波嗎?
為什麼外表時尚,過著丁克生活的夫婦,還要在傳統上繞圈子啊?
我想得頭大,或許這是屬於他們的瑞士捲吧。
為了我的心理健康,我選擇不看。
毛利,作家,2023年微博年度突破作家,代表作《全職爸爸》,都市情感小說《結婚練習生》《卵子的吶喊》(點選作品名即可閱讀)
點選購買我的新書⬇️
關注👇
點上方進主頁-右上角“…”-關注


新浪微博 |@毛利 
小紅書|和毛利午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