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即時零售市場的競爭加劇,各大電商平臺紛紛加大補貼力度,試圖在這一快速增長的領域佔據優勢。本文聚焦於淘寶閃購與餓了麼聯合推出的“奶茶免單”活動,以及京東、美團等平臺的補貼大戰,分析了這些活動對消費者和市場的直接影響。
———— / BEGIN / ————
即時零售的戰場,已然演變成大廠之間的軍備戰。
昨天開始,淘寶閃購聯合餓了麼的“奶茶免單”活動啟動。
根據介紹,使用者每天在淘寶閃購,搜尋“奶茶免單”,就有機會搶到奶茶「免單卡」,並在獲得「免單卡」同時,還有機會隨機獲得一定數量的「請客卡」,可以分享給朋友,請朋友免費喝奶茶。
我們也進行了體驗,一款原價24元、打包費1元、配送費2.9元,共27.9元的NOWWA挪瓦咖啡的拿鐵外賣,在使用免單卡後,僅需支付0.01元。

按照淘寶閃購此前所說,此次“奶茶免單”活動,是一項長期優惠,預計將聯合餓了麼,向消費者免單送出1億杯奶茶、咖啡等茶飲。若以成本均價10元計算,該活動,預計雙方共同將投入10億元。
當然,補貼遠不止於此。
相比較“奶茶免單”這種需要消費者在特定時間主動參與拼搶的福利,淘寶閃購適用於更普遍更廣泛更常態化消費場景的“超百億補貼”計劃,同樣正在密集投出子彈。並且在這種持續優惠力度輸出下,僅用了6天時間,淘寶閃購的日訂單量便已突破1000萬單。
一個越來越清晰的趨勢是,從三個月前京東的入場,再到此次淘寶餓了麼接力,外賣乃至即時零售的市場,徹底進入“三國殺”。
補貼大戰
這幾天,聽說不少年輕人都喝撐了。
先是京東外賣的百億補貼下,庫迪3.9元一杯的生椰拿鐵,古茗4.8元一杯的百香雙重奏,書亦燒仙草3.8元一杯的茉莉奶綠等等,直接拉爆了不少連鎖飲品品牌的訂單。
京東秒送資料顯示,截至4月30日,滬上阿姨銷量突破300萬單,茶百道銷量突破600萬單;庫迪咖啡銷量突破3000萬單,日均訂單量一度飆升至90萬單。
再就是此次下場的淘寶閃購。
根據餓了麼此前公佈的最新資料顯示,僅用了6天時間,淘寶閃購的日訂單量便已突破1000萬單,超過1000家品牌在餓了麼的生意,刷新歷史峰值。
甚至在釋出“奶茶免單”活動前,淘寶閃購與餓了麼還發出提醒,建議消費者“注意好血糖管理”。
在這背後,正是京東、美團、阿里正圍繞外賣以及即時零售,正在掀起一輪又一輪的補貼大戰,以爭奪市場。
我們也進行了實測。
以一份“一道湘(天河城店)”的辣椒炒肉單人餐為例,在本輪外賣“三國殺”之前,AI藍媒匯經常使用餓了麼下單,加上包裝、配送費,以及減掉優惠之後,該套餐到手日常均價在25元左右。
此輪補貼大戰之中,美團透過發放膨脹神券,到手均價為19.9元,淘寶閃購“餓補超百億”下,到手均價為18.9元,京東“百億補貼”下到手均價為22.9元。
相比此前,外賣單品價格都有了較大程度下降。



同時在配送時長方面:
美團方面是11點10分下單,11點45分送達。
淘寶閃購方面是11點08分下單,11點46分送達。
京東外賣方面,則由於目前騎手數量不足,11點09分下單,12點30分送達,並基於京東此前超時20分鐘免單的承諾,在從外賣小哥手中拿到訂單之後,在12點48分左右,京東方面系統主動發起退款免單。
顯然,這三家都在儘可能地向用戶展示自己的誠意。在優惠力度上,在服務體驗上,在處理問題上,都實打實的拿出了真金白銀。
畢竟即時零售這場戰爭,誰都無法掉以輕心。
淘寶下場
原本是京東與美團的廝殺,但此次阿里的入場,讓整個戰火再次上升一個維度。
4月30日,淘寶天貓旗下即時零售業務“小時達”正式升級為“淘寶閃購”,並在淘寶app首頁Tab以“閃購”一級流量入口展示,首日上線50個城市,後續5月6日推廣至全國。
這不僅直接意味著:在即時零售競爭中,阿里必須要有所動作,更直接盤活了餓了麼的既有資源,讓“三國殺”的競爭更加猛烈。
事實上,早在2020年,阿里便試圖將遠場與近場的業態銜接。淘天是阿里遠場電商的業務代表,天貓超市事業群升級為同城零售事業群后,淘鮮達、天貓超市和餓了麼等新零售業務則承擔起中近場電商的角色。
而在此次升級中,阿里表現則相當激進。
最典型的表現,不僅是淘寶此次親自下場,更是以直接餓了麼裝進來的方式。

在淘寶閃購中,除了餓了麼商家供給、配送送給等一應全量匯入之外,使用者在餓了麼的訂單偏好等資料,也直接匯入到淘寶閃購。
與此同時,淘寶閃購還提供了專屬於自身入口的使用者優惠,比如“外賣一口價”。
以一款“爺爺不泡茶”的初戀玫瑰青提,用淘寶閃購的“外賣一口價”購買,價格僅為7.3元,而餓了麼則在優惠後是17元。
這些都幫助了淘寶閃購的快速起量,也凸顯出淘天爭奪即時零售的決心。
一個市場共識是:即時零售作為滿足消費者“即時性需求”的商業模式,目前正在逐步影響並改變電商消費者此前已有的消費習慣。對於京東阿里等電商而言,佈局即時零售一方面既是防守,另一方面也是補完自身近場零售的版圖。
要知道,當下的即時零售市場規模,正在急速增長。
以美團為例,當前美團閃購的非餐飲品類即時零售日單量已突破1800萬單。同時整個市場方面,商務部資料顯示,2023年中國即時零售規模達6500億元,年增速28.89%,遠超傳統電商。預計到2030年,該市場規模將翻三倍。
在傳統電商已經告別高增長的當下,對於京東阿里而言,即時零售正在帶來新的增長空間。
京東以外賣作為撬動點,透過給商家免傭、給騎手繳納五險一金,以及在消費者端上百億補貼的方式,利用外賣這一高頻剛需的特性,拉動自身即時零售業務的整體提升。截至目前,收效非常可觀,資料顯示,截至2025年4月22日,京東外賣當日訂單量已經突破1000萬單。
阿里則出動淘寶,依託餓了麼既有的社會化倉配、騎手運力等本地基礎設施,加入大額補貼,快速搶奪即時零售市場,同樣也越過了日訂單量1000萬這一門檻。
再加上美團,彼此均有雄厚資源、實力,以及戰鬥力,而這也意味著,這場即時零售戰爭,註定會是個持久戰。
———— / E N D / ————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AI藍媒匯,作者:葉二 編輯:魏曉
👇 偷偷告訴你,卷不贏他們,是因為你還沒進群!掃碼加入AI共學群,邊玩邊偷學!

———— / 推薦閱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