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需求才能賺到錢,賺到錢才是真需求。”
市場中的萬物現出本相,無非世人的需求,但99%的人都不懂什麼是“真需求”。
從有個想法,到真賺到錢,你需要的一把開啟商業世界的萬能鑰匙——真需求。
著名產品人、產品戰略專家梁寧老師對真需求的深刻解讀,將顛覆你對商業的諸多認知。
本週六(12月14日)混沌創新大課,著名產品人、產品戰略專家梁寧老師開講啦!現場聽梁寧老師本人對商業的真知灼見,與全場 200位創業者共同探索產品創新的第一步——找準真需求,機會難得,掃描文中海報二維碼,立即報名!
以下是梁寧老師給出的 101 個商業錦囊。
作者 / 梁寧
來源 / 《真需求》

價值:在商業世界裡,
價值與需求是一體兩面的
01. 市場中的萬物現出本相,無非世人的需求。
02. 我們學習商業,是日復一日地去深化熟悉之物,在這個過程裡去偽存真,分辨哪些是裝腔作勢,不疼不癢;哪些是內心真實的渴求,一碰就疼,一拉就動。
03. 在商業世界裡,價值與需求是一體兩面的。
04. 你自己認為它有價值,並不代表它有商業價值。符合對方的需求,對方願意為它付費,它才有商業價值。
05. 進入商業世界的第一個訓練,就是要擺脫自己的主觀感受、主觀願望,站到交易對手那一側來審視自己手上的一切。
06. 人只能與“對自己有需求的人”建立聯絡。
07. 功能價值的實質就是滿足基礎需求與效率需求。
08. 家庭的功能價值,正在一層層地被商業剝離,並且實現得更加高效。
09. 對於功能需求,人天然會去比較,然後尋求更高效、更便捷、更低成本的方案,沒有忠誠可言。
10. 功能價值的經典死法叫作“匪兵甲”——自己看自己有模有樣,但與主角一比,立刻被結構性碾壓。
11. 熟悉感是一種看似簡單,實則非常強大的資訊包。
12. 情感是神的語言。
12月14日,梁寧老師開講,杭州“真需求”大課,掃描海報二維碼,抓緊報名!

13. 使用者購買情緒價值,不是為有形之物付費,而是為無形之物付費,是為生理喚起、認知標記、彼此心領神會的共識,以及這些摻雜在一起後營造的氛圍付費。
14. 如果說功能價值是工具,情緒價值是玩具,那麼奢侈品則是戰袍,是武器。
15. 有時候新市場的出現,並不是因為出現了新產品、新需求,而是因為開出了新的心理賬戶。
16. 人們為一件事的效率付費,都是因為想擺脫這件事。
17. 情緒價值有三個付費點:保障感、愉悅感、彰顯性。為保障感付費是為了對抗擔心,為愉悅感付費是為了對抗枯燥,為彰顯性付費則是為了對抗自卑。
18. 可持續變現,就有資產價值。
19. 管理情緒可以從管理認知開始。
20. 什麼是人世間真正的奢侈?是時間,是自由,是理想,是愛,這些是真正的奢侈,因為它們是這個世間最稀缺之物。
21. 產品創新就是創造新功能、新情緒、新資產。
22. 在原有的價值上疊加新的價值,又可以產生新的產品、新的商業形態。
23. 回顧百年來商品的演化,功能價值的商品一直在整合,而情緒價值的商品一直在分化。簡單來說就是,工具越來越整合,情緒消費越來越多。
24. 如果說世界的本質是能量、物質和資訊,那麼品牌的本質是資訊。
25. 創造產品是讓物質、能量和資訊流動與改變;創造品牌,是來自外部的資訊在人心中沉澱,成為一個人記憶中的資訊。
26. 如果價值不成立,最好的選擇就是早死早超生。
27. 產品是有形之物,品牌是無形之物。品牌的力量在於它在人的內部,是人心中的記憶和情感反應。為什麼品牌能穿越時間?因為唯有無形之物才能不朽。沒有有形之物經得住時間的沖刷。所有偉大的產品、人類的造物,在時間面前都是臨時性的存在。
28. 網紅的核心是新鮮感與話題度。大牌的核心是辨識度與情感喚起。有了清晰的辨識度,才有了彰顯性。
29. 如果說網紅在doing(做),不斷做新東西、新動作、新說辭,製造新鮮感和話題度來引發網路關注,一直在變,那麼品牌更像是being,是不變。它是一種生命的姿態,是某種基因烙印般不變的一以貫之。
30. 合理的部分是理性,不合理的部分是人性。
31. 回到本質,做出最強的基礎款,就是最犀利的鋒刃。

共識:人世間最貴的東西就是共識
32.
凡·高的畫,客觀的東西就是顏料和畫布——不值錢。是誰讓凡 • 高的畫變得那麼貴? 是藝術品市場的共識。
33. 人世間最貴的東西就是共識。與其說共識像黃金一樣珍貴,毋寧說黃金的價值在於共識。

34. 商業創新者的核心能力,其實就兩條:創造價值的能力和領導共識的能力。
35. 如何從分歧到共識?共識不在當下,而在指向大家未來利益的延長線的交會之處。
36. 我們做使用者研究,更重要的是去研究、去理解使用者為什麼不行動。
37. 你承諾的,如果能確定性交付,使用者就滿意;不能確定性交付,就是智商稅——無論你有什麼初心與苦衷。
38. 買老產品,買的是熟悉感;買新產品,買的是願景。
39. 有的時候,體驗差並不是因為東西不好,只是不符合預期。體驗管理的核心是預期管理。
40. 復購使用者,才是讓一個企業活下來的基本盤。
41. 關係中最大的變數,其實是“想象”,或者叫“願景”(vision)。
42. 人與組織為什麼會做出改變?有一個撬動改變的公式可以幫助你理解:不滿情緒×願景×第一步>改變的阻力。沒有不滿,沒有清晰的願景,沒有可行的第一步,沒人願意做出改變。
43. 隨著時間積累,最初的好感可能增強,也可能減弱,而生活的瑣碎必然會在關係中增加不滿情緒。這時,關係裡起到定海神針作用的, 是對未來的共同願景。
44. 使用者畫像,是剛需時代的工具。這個工具的假設是,使用者需要什麼,是因為他沒有。而使用者人設,則是豐饒時代的工具。你會看到,一個人的長項,就是他的需求。越是強的點,他越會繼續要、繼續投入;而一個人沒有的東西,則可能是他不想要的。
45. 人設是人的自我設定和自我投資。理解一個人的人設,才能進入他的故事。
46. 在供給過剩的時代,一個人持續沒有什麼,是這個人持續迴避的結果。反之,一個人的弱項,則可能是他長期迴避的結果。
47. 對一個產品而言,需要找到第一個能讓自己活下來的具體“場景”。
48. 把場景切細,找到一個感知最強的場景,在這個場景中把體驗打磨到極致,就成了有犀利競爭力的新物種。
49. 市場和使用者不是抽象的概念,不是模糊一團的整體。那些具體存在於真實生活、真實工作流程中的真切場景,才是一個產品的立身並紮根之地。沒有產品場景匹配,就沒有產品市場匹配。
50. 小產品靠口碑,大產品靠國民習慣。週期性出現的場景就是習慣產生的地方。
51. 如果你的產品做對了,增長的使用者曲線就會告訴你。
52. 同一個產品,在不同的場景裡,使用者的感受並不相同。讓使用者感知度更強烈的場景,應該是更值得重視的。場景更具體,產品更有力。
53. 一件事能做成,是因為它本來就該成。
54. 任何一件事能成,一定是受益者驅動。同理,一件事能做大,是因為受益者多。
55. 新手用力,而高手謀局。
56. 一個人的利益,就是他的態度。換句話說,一個人的態度,就是他的利益。
57. 職場不是家,所有人在這裡,所圖無非利益。當你不明白一個人的態度時,其實是你沒讀懂對方的利益。而有利益的地方一定有分歧。
58. 控場能力是怎麼形成的?利益鏈完整了,壓力點到位了。
59. 縱觀所有的輿情與公關危機,你會發現,戰爭幾乎是同一場:弱者聚集討伐強者——因為強者傲慢。
60. 強者可以調動市場資源,而弱者天然佔據道德高地。
61. 如何構建新共識,讓市場接受一個新品類?需要一場認知戰。
62. 一個人不會做出他內心不存在的決定。
63. 交際的核心,是情緒價值,而不是功能價值。彼此內情相得,聊得來,玩得來,才願意更多地相處。
64. 一個重大決定的做出,只能依賴於對方是真的想做這件事。
65. 要能夠操作這一切,需要一個更高的視角,一個跳出當前衝突平面的視角,這樣才能看到全貌,持“樞”,找到樞紐,看到事物自身發展的動線,站到歷史正確的一方。
66. 關係可以分成四個次第:需要、喜歡、認同和歸屬。
67. 喜歡裡沒有忠誠。認同是一道分界線。認同是忠誠的開始。
68. 很多創業者居然不知道一個常識,那就是:創新不賺錢。創新是一路花錢、花時間、交各種學費。賺錢來自變現。
69. 所有現象背後都是人的需求。
70. 喜歡是廣泛接納、雨露均霑,而認同則開始不能接受異類,排斥非吾族類。
71. 歸屬感,是你願意為之而戰。
72. 需要、喜歡和認同,都是以自己為中心的——我需要、我喜歡、我認同;而歸屬是把自己獻出去,是對方大於自己,對方優先於自己。
12月14日,梁寧老師開講,杭州“真需求”大課,掃描海報二維碼,抓緊報名!


模式:需求是公共的,產品是雷同的,
只有模式是自己的
73. 凡人的機會與風口,來自時代變遷和神仙打架,而盈虧同源,這些機遇之下也潛藏著創傷乃至滅頂之災。
74. 所有的深度關係,首先是深度認同。在深度認同之前,一定是內心時長。
75.
什麼是一個人的內在模式?一個人被剝奪與簡化到極致,還能剩下些什麼。
76. 什麼是商業模式?模式是一個企業構建自己的競爭力,從而活下去的秘密。模式設計主要包括三大板塊:能力系統、變現邏輯和分配機制。
77. 市場必然走向成熟,曾經的創新成為行業基準,曾經的新需求成為市場共識。那時,需求是公共的,產品是雷同的,只有模式是自己的。
78. 做一件事,開始的原因有千千萬,不做的原因基本上都是同一個,就是不賺錢、沒錢了。
79. 只有失敗才會說真話,告訴你什麼是那個最堅硬的真實。
80. 認知是因,創新是果。
81. 認知決定了能力的頂,那是什麼決定了認知呢?是用心,是愛。根本性的情願,勝過一切天賦。
82. 評估一個人有三個要點:技能點、資源盤和影響力。
83. 你能連線的人,不是你的人脈;你能幫到的人,才是你的人脈。人其實只能與對自己有需求的人建立關係。
84. 對一個商人來說,所有的商品都是賺錢的介質,是金錢轉化過程的某個中間態。如果說它們有不同,那就是賺錢效率的不同。
85. 賺錢能力的差別,首先來自認知差。有穩定認知的人,可以用自己的價值框架來判斷所有產品的價值。
86. 最初的稟賦只能支撐一個人嶄露頭角。在之後長期的生存競爭裡,要靠自己主動投入,配置更多的資源,我們才能擁有那些可以成為生存優勢的特性。
87. 分配權是權力的核心,分配能力也是能力的核心。
88. 資源總是向變現更快的地方聚集。
89. 什麼才是給頂尖人才的最高待遇?是讓他們開眼界,激發他們真實的雄心,是給他們最難的任務加上視野和資源的支援,以及適當地允許他們失敗。

求真:向這個世界交付自己所能抵達的真善美
90. 《道德經》裡有句話,“弱者道之用”,幾乎可以作為網際網路產業發展的綱領。強者能成事,也許是因為這人自身的資源強、能量強;而弱者能成事,是因為他的背後有天道,他的做法符合“道”。
91. “簡單”這個詞,幾乎是所有工具之爭的制高點。
92. 當強者不能理解弱者的困境時,也許就是弱者的創新機會。
93. 如果只用一個點去看一個人,那就看他的行動力。
94. 只有追求極致成就感的人,才能接受自己從智力到體力被極致地壓榨。
95. 拖延的反面是具體。而提高行動力的關鍵在於提升掌控的精確度。
96. 都說成年之後,自己把自己養一遍。靠什麼?靠分配錢和時間。
97. 人們在做一件事時,之所以會內耗、畏懼、拖延,很多時候是由於對無效努力的恐懼。
98. 一個行業存在的原因,就是這個業務能存在的本質,基本都指向功能需求的第一性。
99. 如果讓我用一個字來總結一個好產品的樣子,我的答案會是:美。
100. 向這個世界交付自己所能抵達的真善美。
101. 人人都是造物者,我們都有造物之心。
只看這101句箴言,如果能讓你有啟發,當然再好不過。但是我們都心知肚明,這算是一種“望梅止渴”。
////// END //////
【本週創新大課預告】
課程資訊:
主題:產品創新第一步:如何找準用戶真需求?
城市:杭州
時間:2024年12月14日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區杭行路218杭州拱墅假日酒店二樓西湖AB廳
課程亮點:
● 梁寧老師30年行業沉澱,以原創模型解密商業世界
● 連結200+奔跑在商業創新賽道的創業同學
● 資深創新領助教為你的真問題開啟新思路
● 現場贈送一本梁寧老師親筆簽名暢銷書《真需求》
席位有限,先到先得!掃描海報二維碼,報名參加“真需求”大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