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要是問產品經理想往哪個方向發展,90%都會說想轉AI產品經理。
但是AIGC產品經理和傳統產品經理有什麼異同?新時代,對於產品經理的要求又有哪些變化呢?
加入起點課堂會員,100+門AI時代,產品應用落地的思考、AI產品經理能力模型構建指南,全部免費學習!
今天,我們就從中挑選了一門課程,並整理了一些乾貨內容分享給大家。前500強企業高管,資深產品顧問@夏葉華老師,分享她對於AI時代產品經理的一些思考。
Q1 :
不同時代產品經理的定位和職責有哪些變化?

產品經理這個角色由來已久,在 PC 時代、移動雲時代、產業時代,它們分別代表著不一樣的承載著不一樣的使命。
PC時代,比如說像寶潔的產品經理,主要承擔的角色是需求分析師,包括後期的像IBM、 Oracle 的軟體類產品經理,也是把銷售拿到的客戶需求,拿到團隊內部進行分析,然後轉化成研發可以落地的產品語言,所以這個階段的產品經理,更像是一個專案協調者的角色,思考和行動的佔比,行動會多於思考。
移動時代,產品經理的角色定位越來越清晰,此時產品經理更像是一個使用者研究者或者是體驗的創造者,思考和行動各佔一半。這個階段的產品經理需要花很長的時間來做使用者洞察、資料分析,然後把這些結論轉化成可落地的產品需求,產生商業價值。
而在當下,我們重新梳理產品經理的角色定位的時候,會有一些新的變化:AI 工具的興起讓很多大量的重複性的勞動可以由 AI 來取代了。那麼,產品經理的價值在哪裡體現?我認為產品經理是火車頭、方向標、統籌規劃者,這意味著思考會多於行動,思考至少有80%,而行動只要20%。
這就意味著,產品經理在今後的職業規劃、職業路徑中,包括個人成長、學習的方向上更有的放矢,知道哪些事情是可以稍微放一放,交給AI來做的,應該聚焦在哪些方面。
Q2:
人和機器究竟要怎麼分工呢?產品經理會被AI淘汰嗎?

首先人和工具之間一定是一個協同關係的,那麼到底怎麼協同呢?從產品經理的視角,產品經理的主要工作通常會分為三大類:產品規劃,產品設計,產品運營。
這裡把人和 AI 做一個切分,我們看一下兩者之間的關係。從人的角度來講,思考會多於行動,那麼行動的部分給誰呢?人透過prompt,透過對機器進行提示,把大量的重複性勞動給到AI,這裡就包含業務分析,使用者行業研究、產品方案的設計、文件的撰寫、原型的繪製、資料分析等等,這些執行類的工作很多都可以交給 AI 來做。但不意味著最後的輸出都是由AI來完成,AI只是提供過程稿。
那麼人的思考到底思考些什麼呢?需求洞察、戰略規劃、策略佈局、產品決策。AI 可以幫助你提供越來越多的資訊輸入,但是它不可以幫你做決策,因為決策是一件非常複雜的事情,需要考慮到天時地利人和,還要考慮到企業的資源、企業的現狀、產品現狀,那麼多綜合複雜的因素,今天的 AI 還做不到。
以及如何去判定決策的有效性,這個過程我們就可以交給資料分析,又是 AI 來做,所以你看到了嗎?人和 AI 之間是什麼關係?人會給 AI 不斷地做提示,那麼 AI 透過它的決策和思考給人提供資料的支撐,輔助人進行思考和決策、思考和行動。
以上就是我們認為未來的人機協同時代, AI 和人的協同關係, AI 不會徹底取代產品經理的工作,只是產品經理的工作重心需要去做出改變,規劃的成分會越來越大,執行的成分會越來越少。
Q3:
新AI時代的產品經理都需要哪些硬效能力?

首先,我們來看一看產品經理的崗點陣圖譜,這個崗點陣圖譜並不全,但是某種意義上也代表了產品經理的角色發展趨勢。我將它分為五類,第一類是按產品方向來分,比如包含硬體產品、使用者產品、平臺產品、資料產品、策略產品等等。
第二類也可以按照業務方向來分,尤其是行業方向。比如像教育類的產品, ERP 類的、金融類的、供應鏈類的產品,為什麼要這麼分呢?因為產品跟業務是密不可分的,產品經理在某一個行業裡的積累越深厚,也就印證著他的業務認知,業務的 know how 會越精準,這也是很多公司選擇候選人的一個方式,會以這種方式來產出JD,找到相應的行業經驗豐富的產品經理。
第三類按照行業的方向來分,這主要是在雲服務興起以後,我們通常會提出來 B端產品,C端產品,G端產品等,主要是以雲服務或者說是雲服務所支撐的行業的分類,對於這個分類的產品經理來說,同一個類別的產品經理通常在跨業務去跳的時候會比較好跳槽一些。比如工業,不管是化工類還是家居類,都是屬於智慧製造這個領域,那麼產品經理背後的能力是比較相通的。
第四類是按雲服務架構來分,我們知道今天雲服務體系裡面有三個層級,有 SaaS 層、 Paas 層、 Iaas層,產品經理承載的角色不一樣。比如 SaaS 是應用級的,需要去了解業務,瞭解行業,來做一些應用級的產品;Paas 屬於平臺級的產品,需要有抽象能力,有中臺的能力,有標準化的能力;Iaas層就更偏向於底層的基礎設施,對於產品經理來說就需要有一些基本的技術架構認知。
那麼第五個分類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也就是智慧時代新增的,在人工智慧沒有被行業所應用之前,這些崗位其實是不存在的。隨著物聯網、5G、人工智慧技術的應用,我們會發現有一些新的崗位出來,比如說 AIGC 的產品經理、視覺產品經理、自動駕駛產品經理,這些崗位都是和人工智慧強相關的,這一類也是我們認為未來增長空間最大的一類崗位。
產品經理的需求總體而言,B端產品經理是呈現增長的趨勢,C端是呈現收縮的趨勢,這跟我們的行業商業生態是相關。

那新時代產品經理,需要具備怎樣的能力模型呢?整體而言分為2部分,一部分叫素養,一部分叫技能。素養可以理解為是更綜合的,偏橫向拉通的;技能是偏垂直的、豎向的能力。
詳細的能力模型解析,加入起點課堂會員,免費學習1500+專題課程內容!
Q4:
AI時代,產品規劃怎麼做?

在過去的工作經歷中,你是怎麼做產品規劃的?你都遇到了哪些問題或者阻礙呢?我總結了智慧時代非常重要的規劃方法論,也就是產品規劃的六步法。
我把戰略層、策略層和任務層分別拆解成了幾個步驟:
-
戰略層最重要的是定義產品的概念,也就是目標和願景;
-
策略層重要的是要完成我們的產品架構設計、場景定義、能力圖譜;
-
任務層是要將能力圖譜分解為不同的功能定義,將功能定義形成不同的產品路線圖。
不管是C端還是B端產品,第三步場景定義的環節做對了,那麼承上啟下,的後面的功能定義和路線圖才能匹配產品概念、產品願景。如果第三步做錯了,就起不到一個紐帶的作用的,後面就滿盤皆輸了。

05
加入起點課堂會員,免費學習海量AI內容
對於起點課堂會員來說,我們始終致力於幫助產品人和運營人提升自我。在這個AI時代,我們緊跟行業發展的步伐,更新上架了100+AI相關的技能知識點課程,幫助大家能夠走在行業發展的前沿,擴充套件自己AI相關的知識和技能。
加入起點課堂會員,即可免費學習AI前沿內容!

加入起點課堂會員,全方位助力你的能力提升
▶ 1500+實戰專題課,涵蓋新媒體、金融、電商等行業,助你及時查缺補漏,提升職場競爭力!
▶ 45門個人自學課,涵蓋B端、資料、私域、AI等方向,幫助你針對性強化產品/運營技能
▶ 職業體系課,包含1V1私教陪跑系列,AI系列專項課程內容,以及垂直細分領域專項技能課,滿足你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助你補充行業認知,構建完整的知識框架
▶ 會員專享直播,每週給你補充熱點AI技能知識,日積月累,量變達成質變

注:本文含有廣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