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流感去世,比大s更讓人警醒

很開心相遇   餘生請多指教
👇戳以下名片關注並星標 「青年特稿」
青年君vx:qnj1907   歡迎勾搭

如果不是新週刊的那篇悼念文章,我們不會知道又一位母親永遠走了。
2025年2月4日,41歲的《新週刊》審校室副主任吳玉燕,因嚴重流感引發的併發症永遠離開了人世。她生於廣東化州,是長女、兩個孩子的母親,也是同事眼中“無聲守護雜誌16年”的幕後英雄。
去年8月,她剛休完二胎產假重返崗位,卻在今年1月被一場看似普通的流感擊倒。
起初只是高燒不退,她以為吃藥就能緩解,但病情急轉直下,最終確診為甲流合併乙流,轉入ICU僅三天便匆匆離世。
她的丈夫回憶,她每天醒來都在問:“我什麼時候能回家?”。
她的離去讓同事震驚:“年前還在討論稿件,校對最新一期雜誌。”
而她的最後一句話是:“別讓同事看到我這麼狼狽。” 這位用文字築橋的校對者,最終未能校對完自己的生命篇章。
“生命不是校對稿,無法重來一次。”
吳玉燕的悲劇,比同期因流感去世的明星大S(徐熙媛)更具現實意義。
她沒有鎂光燈,只有平凡人的掙扎:產後復工、職場壓力、家庭責任。
她的故事提醒我們:流感從不是“小病”,它平等地威脅著每一個普通人。
吳玉燕產後僅半年,身體尚未完全恢復,病毒趁虛而入。
確診時已錯過48小時黃金用藥期,抗病毒藥效大打折扣。
“明星的離世是新聞,普通人的死亡是生活。而生活,才是我們最該警惕的戰場。”
吳玉燕的離世,不僅是個體悲劇,更是一面鏡子,照見當代人對健康的漠視與僥倖。

健康意識該覺醒

  • 疫苗的“隱形盔甲”:醫學專家強調,接種流感疫苗可降低50%住院風險,高危人群更需每年接種。
  • 症狀的“紅色警報”:持續高熱(>39℃)、呼吸困難、意識模糊等,需立即就醫。
  • 抗病毒的“黃金48小時”:確診後儘早服用奧司他韋等藥物,可大幅降低重症風險。

我們需要重構生活的優先順序。

吳玉燕的同事寫道:“她改過無數文稿,卻改不了自己的命運。”
我們總以為疾病是偶然,卻忘了健康需要經營。“拼命工作是為了生活,但若以生命為代價,一切歸零。”
“健康是1,財富、事業、夢想都是0。沒有1,再多的0也撐不起人生。”
吳玉燕的故事,是一聲沉重的警鐘。她讓我們看到:流感不是“命運的玩笑”,而是可以預防與對抗的敵人。
最後,以吳玉燕同事的悼念作結:
“你曾默默守護文字,願天堂沒有病痛,只有你改過的稿,永遠工整。”
私密空間
點選下方卡片
 關注青年君備用號 ★★

  祝好。
 和你說不晚安的青年君
青年君vx:qnj1907   做你的擺渡人
喜歡這篇文章
『贊』『在看』讓我知道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