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成都
好的城市是什麼樣的?
3月4日,2025普利茲克建築獎授予了來自中國成都的建築師劉家琨。他是繼2012年建築師王澍之後,第二位獲得該獎項的中國建築師。
普利茲克建築獎評審辭中說:
“他的建築以誠實的態度展現了紋理材料和加工工藝的本質,展示了一種隨著時間流逝而愈發珍貴的‘不完美’。他不喜歡採用成品建材,更青睞於傳統工藝,經常使用本地原材料來實現建築的經濟性和環境友好性,做到‘為社群而建,由社群來建’”
劉家琨的作品西村大院,圖片來源 / 普利茲克建築獎官網
西村大院的設計一反中心體量集合的城市綜合體常見模式,採用外環內空的佈局,環繞街區沿邊修建,圍合出一個公園般的超大院落,成為一個外高內低,容納紛繁雜陳的公共生活的“綠色盆地”,呼應了四川盆地的原風景。
“四川是盆地加火鍋,貫穿的精神是包容。這種精神自古以來就在成都人心中。西村大院就是成都精神的賦形。”,劉家琨這樣描繪西村大院的設計想法。


胡慧珊紀念館,圖片來源 / 普利茲克建築獎官網
汶川地震後,劉家琨在廢墟旁遇到一對傷心的父母,他們的女兒胡慧珊在地震中離開了這個世界。這一幕令他難以忘懷,便為胡慧珊修建了一座小小的紀念館,以她生前最喜歡的粉色為主色調,紀念每一個普通但無比珍貴的生命。“那些實際的物質困難,‘都是身外之物’,對心靈的安慰才是最深切的安慰。”

劉家琨說:“建築應該揭示一些東西——它應該概括、凝練和展示地方的內在品質。它有能力塑造人類行為和營造氛圍,提供寧靜和詩意的感覺,喚起同情心和仁愛,培養休慼與共的社群意識。”

二郎鎮天寶洞區域改造,圖片來源 / 普利茲克建築獎官網
美國. 紐約

在聲音的世界裡
聽帕蒂·史密斯的詩



“Soundwalk Collective & Patti Smith: Correspondences”展覽的閉幕活動上,帕蒂·史密斯為大家進行書籍和唱片籤售。圖片來源 / kurimanzutto
這是一場能喚起“聲音記憶”的體驗。革命者、藝術家共同探討自然、人類歷史和氣候變化的影響。
另外一段30歲的帕蒂·史密斯的採訪

安藤忠雄:
活著的期間,都是青春
時隔16年,安藤忠雄將於3月20日起再次在家鄉大阪舉辦個展“安藤忠雄展 | 青春”。上一次展覽是2009年的“安藤忠雄建築展:水之都·大阪”。
本次展覽以“青春”為主題,將彙集安藤忠雄過去的建築作品以及他對現在和未來的展望。從職業拳擊手到自學成才的建築師,如今83歲的安藤忠雄依然有新作品面世。今年5月底,他在直島的新作——直島新美術館也將開放。本次展覽地點也選在由安藤忠雄監製設計的Grand Green OSAKA內的藝文空間VS.。


天井高15米的沉浸式影像空間展區,圖片來源 / VS.

安藤忠雄早期代表作“水上教堂”將在展廳內以原尺寸復現,圖片來源 / VS.

安藤忠雄與直島共度的37年軌跡,圖片來源 / VS.

在2月的最後一天,大阪世博會中國館的標誌和吉祥物正式公佈。
中國館標誌以“中國”二字呈現,主色為紅色,字型以篆書石鼓文作為主體。石鼓文是刻在鼓形石上的文字,它字型方正,因形狀似鼓而得名。中國館建築外觀取形於中國傳統的書簡長卷,透過竹子、漢字、書卷三個主要元素,展示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文化精髓。



中國館吉祥物是一隻名叫“悠悠”的大熊貓,希望藉助它這一顯著特質,傳達中國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全球各國一道共同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地球。
還有1個多月,2025大阪・關西世博會就要開幕了。早在1970年,大阪就舉辦了亞洲的首次世博會。55年後,本屆世博會將會分為三大展區,日本國內展區、海外展區以及主題展區,主題為“Designing Future Society for Our Lives”(設計未來社會,共創美好生活)。







如果你想吃紅蘋果




繪本《如果你想吃紅蘋果》


韓國

韓國人開始對咖啡消費降級了
在韓國,很多人一年四季都離不開冰美式。2018年,一名普通韓國成年人的全年咖啡飲用量超過353杯,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倍。然而如今,韓國的咖啡經濟出現了退潮。2025年初,韓國咖啡廳季度營業額減少了9.5%。
這背後的原因,與中產階層消費理性覺醒、共享咖啡館逆勢增長以及新消費趨勢的誕生有關。據《中央日報》報道,經濟不景氣開始影響韓國人對咖啡的熱愛,促使消費者減少對酒類和咖啡等非生活必需品的消費。

如今,便利店速溶咖啡的銷量增長了17%。在獨立咖啡館或位於繁華商圈的咖啡店,一杯冰美式的價格範圍在5000韓元至10000韓元(約合人民幣25.5元至51元)。而在便利店,人們僅需花費800韓元至1500韓元(約合人民幣4.1元至7.7元)就能買到一杯冰美式。
在此影響下,平價咖啡連鎖店開始崛起,在這些店鋪,一杯冰美式的價格在2500韓元至4500韓元(約合人民幣12.5元至22.5元)之間。


明治將於3月底停止銷售
瓶裝牛奶和咖啡飲料

明治的瓶裝牛奶自1928年推出,至今已有近100年的歷史。不過,明治公司表示,部分乳飲料仍將繼續以瓶裝形式銷售。

名為“America”
的18K黃金馬桶被盜了

圖片來源 / 古根海姆美術館

“Comedian”,圖片來源 / 蘇富比拍賣行
挪威.特隆赫姆

挪威新開了一座
由郵局改造的美術館
2月15日,位於挪威第三大城市特隆赫姆(Trondheim)的美術館PoMo正式開幕。PoMo所在的建築是特隆赫姆歷史悠久的主郵局,其名字也是“Post Office Modern”的縮寫。





PoMo的首展“來自未來的明信片”
博物館的永久藏品包括路易絲·布林喬亞、卡塔琳娜·弗裡奇、西蒙妮·利和菲利普·帕雷諾等藝術家的作品。博物館在一份宣告中表示,其“永久藏品旨在為挪威機構創造‘新常態’,將至少60%的收購預算專門用於女性藝術家”。
PoMo美術館的首場展覽名為“來自未來的明信片”(2025年2月15日至6月22日),不僅探索了特隆赫姆前郵局的歷史根源,還展示了世界級的現代和當代藝術作品,以及國內外的精彩作品。此次展覽還將介紹未來幾年將塑造PoMo及其專案的標誌性藝術家。

用十年的時間
為整個城市的人畫肖像



“歡迎來到伊甸園”
為慶祝可持續生態計劃10週年,英國的生態烏托邦伊甸園(Eden Project)將於2025年3月15日至3月23日免費開放。這一計劃致力於到2030年實現氣候正向,即從大氣中移除的溫室氣體比自身排放的更多,目標是將自身碳排放減少66%,並透過建立碳匯(如恢復自然生態系統)來抵消剩餘的碳排放。




挨家挨戶派發派對邀請
Doug Turner今年87歲,居住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巴克斯縣。這個冬天,他親手製作了冬季派對的邀請函,並將其分發給鄰居們。
這是他和已故妻子過去一直保持的傳統,他希望透過這樣的聚會,讓鄰里之間彼此熟悉。

在邀請函上,Turner寫道:“冬季慶典……從下午4點到警察來為止”,以此來形容派對的輕鬆愉快,歡迎鄰居們來到這裡,盡情享受歡樂的氛圍。
Turner的這一暖心舉動被新鄰居用門鈴攝像頭記錄下來,並上傳到TikTok,影片迅速走紅,獲得了超過200萬次觀看。甚至品牌和歌手Michael Bublé也為這次派對提供了食物、飲品和禮物支援。Turner還收到了來自世界各地粉絲的來信。

派對當天,許多鄰居都參加了活動。派對結束後,Turner表示很高興能與鄰居們建立起聯絡。

當DJ開始演奏冥想音樂
The Prospect Building 是位於英國布里斯托(Bristol)的一個新興文化中心,由知名活動推廣團隊AMAAD運營,該團隊曾成功打造了Junction 2、Love Supreme等國際知名音樂節。
這裡曾是一處狂歡場所,如今被改造成了一處夜間冥想空間。電子藝術音樂家們暫且放下了節奏激昂的舞曲,轉而播放舒緩的音樂。在這裡,人們可以坐下來,伴著音樂放鬆身心。



又有小行星要撞地球了?
最近,一顆名為2024 YR4的小行星引發了廣泛關注。根據NASA最初發布的資料,2024 YR4小行星在2032年撞擊地球的機率曾被評估為3.1%。然而,最新資料顯示,該小行星在2032年撞擊地球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僅為0.0017%至0.002%。

進一步的觀測表明,2024 YR4在未來一個世紀內不會對地球構成威脅。不過,它在未來7年內仍有一定機率與月球相撞,NASA估計這種情況發生的機率約為1%。
2024 YR4於2024年12月27日首次被發現,其直徑約為40至90米,相當於一棟大樓的大小,相對飛行速度約為每小時48,000千米。如果它撞擊地球,將釋放出約8兆噸的能量,相當於500多顆廣島原子彈的威力。

圖片來源 / NASA
不過,最新的計算結果表明,2024 YR4在7年後撞擊地球的機率為0.28%,同時它仍有一定機率與月球相撞,NASA估計這種情況發生的機率約為1%。
奧斯卡

關注日本小學的紀錄片
“這是一場自由與剋制之間的日常鬥爭”
獲得奧斯卡獎提名的短篇紀錄片《跳動的心之樂器》源自日本女導演山崎艾瑪(Ema Ryan Yamazaki)2023年拍攝的獲獎紀錄片《日本人的成長》。該片關注了日本的小學教育體系,榮獲日本當代電影節觀眾票選獎與日本連線電影節最佳紀錄片獎。
本片以櫻花盛開和火車駛過的場景為背景,聚焦一年級和六年級學生的經歷。拍攝歷時150多天,積累了超過700小時的鏡頭。影片記錄了孩子們歡笑、困惑和決心的瞬間,以及老師們真摯的情感。




圖片來源 /《跳動的心之樂器》
導演山崎艾瑪的母親是日本人,父親是英國人。她從小在大阪長大,一直就讀於日本小學系統,長大後到紐約大學讀書。她從小就在日本與西方文化的碰撞中成長。
這部紀錄片由日本、美國、芬蘭和法國聯合制作,在芬蘭20家影院上映,包括在赫爾辛基延長四個月的放映。自2024年11月起,精簡版已在《紐約時報》影片平臺上線。《紐約時報》評論稱:“這部細緻入微的影片試圖解釋日本為什麼會是現在這個樣子,同時也展示了這些做法的潛在代價。”
日本小學的老師們對這部紀錄片給出了客觀評價:教師們為如何最好地實現平衡而煩惱;正如其中一位教師所說,“這是一場自由與剋制之間的日常鬥爭。”

紀錄片《黑箱日記》
暫未在日本上映
紀錄片《黑箱日記》入圍了本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片長片的提名,併成為了首部入圍的由日本導演執導的作品。這部紀錄片講述了伊藤詩織在2015年被日本TBS電視臺華盛頓分社前社長山口敬之性侵後,勇敢地調查並起訴施暴者的艱難歷程。
影片以第一人稱視角講述,透過大量自拍影片、與警方及律師的對話錄音,以及在日常中記錄的疑似被跟蹤和竊聽的經歷呈現,這些素材最初是她為了自我保護而記錄的。

本片目前已在全球50多個國家發行,卻未能在日本本土得到公開放映的機會,原因在於伊藤詩織被指違反了保護訊息來源的承諾,使用了未經授權的影像和音訊資料。
伊藤詩織透過外國記者俱樂部發表宣告,她承認在影片中使用了僅用於審判的安全攝像頭錄影,並在未獲對方同意的情況下,加入了與計程車司機和偵探的對話內容,並對“造成傷害”表示歉意。
目前,她正在對影片進行重新剪輯。她表示:“在最新版本中,我們已盡一切努力確保無法識別個人身份。我會盡我所能,為未來的海外放映做出必要的修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