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火鍋,劉家琨

🌿
中國. 成都
好的城市是什麼樣的?
3月4日,2025普利茲克建築獎授予了來自中國成都的建築師劉家琨。他是繼2012年建築師王澍之後,第二位獲得該獎項的中國建築師。
普利茲克建築獎評審辭中說:
“他的建築以誠實的態度展現了紋理材料和加工工藝的本質,展示了一種隨著時間流逝而愈發珍貴的‘不完美’。他不喜歡採用成品建材,更青睞於傳統工藝,經常使用本地原材料來實現建築的經濟性和環境友好性,做到‘為社群而建,由社群來建’

劉家琨的作品西村大院,圖片來源 / 普利茲克建築獎官網
西村大院的設計一反中心體量集合的城市綜合體常見模式,採用外環內空的佈局,環繞街區沿邊修建,圍合出一個公園般的超大院落,成為一個外高內低,容納紛繁雜陳的公共生活的“綠色盆地”,呼應了四川盆地的原風景。
“四川是盆地加火鍋,貫穿的精神是包容。這種精神自古以來就在成都人心中。西村大院就是成都精神的賦形。”,劉家琨這樣描繪西村大院的設計想法。

胡慧珊紀念館,圖片來源 / 普利茲克建築獎官網
汶川地震後,劉家琨在廢墟旁遇到一對傷心的父母,他們的女兒胡慧珊在地震中離開了這個世界。這一幕令他難以忘懷,便為胡慧珊修建了一座小小的紀念館,以她生前最喜歡的粉色為主色調,紀念每一個普通但無比珍貴的生命。“那些實際的物質困難,‘都是身外之物’,對心靈的安慰才是最深切的安慰。
劉家琨說:“建築應該揭示一些東西——它應該概括、凝練和展示地方的內在品質。它有能力塑造人類行為和營造氛圍,提供寧靜和詩意的感覺,喚起同情心和仁愛,培養休慼與共的社群意識。

二郎鎮天寶洞區域改造,圖片來源 普利茲克建築獎官網
📝
美國. 紐約
在聲音的世界裡
聽帕蒂·史密斯的詩
今年年初,藝術家帕蒂·史密斯(Patti Smith)與聲音藝術平臺Soundwalk Collective合作在紐約的kurimanzutto畫廊帶來了展覽“Correspondences”。
“Correspondences”展覽現場,圖片來源 / kurimanzutto
Soundwalk Collective創始人Stephan Crasneanscki從世界各地收集的田野錄音轉化為沉浸式的多聲道投影。帕蒂·史密斯利用這些聲音撰寫並朗誦詩歌,這是他們進行了十年之久的藝術合作,這些聲音來自有歷史意義的地點。
展覽包括的八個影片總時長111分鐘,涵蓋從切爾諾貝利核事故後的自然恢復力、全球野火、動物滅絕到義大利詩人Pasolini的最後時光等。

“Soundwalk Collective & Patti Smith: Correspondences”展覽的閉幕活動上,帕蒂·史密斯為大家進行書籍和唱片籤售。圖片來源 / kurimanzutto

這是一場能喚起“聲音記憶”的體驗。革命者、藝術家共同探討自然、人類歷史和氣候變化的影響。
來自媒體The Brooklyn Rail的作者約瑟夫·阿克爾(Joseph Akel)說:“《Correspondences》既不是對逝者的頌揚,也不是對末日的預言;相反,它證明了藝術能夠超越悲劇,並在面對悲劇時召喚團結的力量。” 
另外一段30歲的帕蒂·史密斯的採訪
💎
日本. 大阪
安藤忠雄:
活著的期間,都是青春
時隔16年,安藤忠雄將於3月20日起再次在家鄉大阪舉辦個展“安藤忠雄展 | 青春”。上一次展覽是2009年的“安藤忠雄建築展:水之都·大阪”。  
本次展覽以“青春”為主題,將彙集安藤忠雄過去的建築作品以及他對現在和未來的展望。從職業拳擊手到自學成才的建築師,如今83歲的安藤忠雄依然有新作品面世。今年5月底,他在直島的新作——直島新美術館也將開放。本次展覽地點也選在由安藤忠雄監製設計的Grand Green OSAKA內的藝文空間VS.。

展覽亮點包括:高15米的沉浸式影片空間,展示安藤忠雄的代表作;以1:1尺寸重現其早期傑作“水上教堂”,為觀眾提供全方位的五感體驗;以及透過模型、影片與音樂裝置,呈現直島37年的歷史。  

天井高15米的沉浸式影像空間展區,圖片來源 / VS.

安藤忠雄早期代表作“水上教堂”將在展廳內以原尺寸復現,圖片來源 / VS.

安藤忠雄與直島共度的37年軌跡,圖片來源 / VS.
這並不是安藤忠雄第一次以青春為主題帶來展覽。2023年,他還曾在韓國原州市的美術館Museum SAN開館十週年之際,舉辦在韓國的首次個展“安藤忠雄 | 青春”,展出了從1969年成立建築事務所至2020年間的250件代表作。

🌐

日本. 大阪
大阪・關西世博會即將開幕
在2月的最後一天,大阪世博會中國館的標誌和吉祥物正式公佈。
中國館標誌以“中國”二字呈現,主色為紅色,字型以篆書石鼓文作為主體。石鼓文是刻在鼓形石上的文字,它字型方正,因形狀似鼓而得名。中國館建築外觀取形於中國傳統的書簡長卷,透過竹子、漢字、書卷三個主要元素,展示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文化精髓。

中國館吉祥物是一隻名叫“悠悠”的大熊貓,希望藉助它這一顯著特質,傳達中國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全球各國一道共同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地球。
還有1個多月,2025大阪・關西世博會就要開幕了。早在1970年,大阪就舉辦了亞洲的首次世博會。55年後,本屆世博會將會分為三大展區,日本國內展區、海外展區以及主題展區,主題為“Designing Future Society for Our Lives”(設計未來社會,共創美好生活)
本屆大阪·關西世博會上的標誌建築是由建築師藤本壯介(Sou Fujimoto)設計的“Grand Ring”。這個建築位於大阪灣內的人工島夢洲,是世博會場地的核心。
“Grand Ring”是一個直徑約615米的環形木結構,建築總面積達61,035.55平方米。它是世博會的主要交通環線,串聯起各個展館,併為遊客提供了遮風擋雨和休憩的空間。遊客還可以登上環形屋頂,俯瞰整個世博會場地和大阪灣的美景。
該建築採用了現代建築技術與日本傳統木造建築的“Nuki”榫卯結構相結合的方式,其中約70%為日本國產木材。2025年3月4日,“Grand Ring”被吉尼斯世界紀錄認定為“世界上最大的木結構建築”。圖片來源 / Expo 2025 , OBAYASHI CORPORATION Co., Ltd, photo by shinwa Co., Ltd

日本館以“生命之間”為理念,由Nikken Sekkei Ltd設計,透過將世博會會場內每天產生的生活垃圾進行生物氣體發電,激發參觀者可持續的環保意識。
比利時館的建築概念是“水”。該建築將分為 3 層,每層代表水的 3 種狀態——“固態”、“氣態”和“液態”。

澳大利亞館的主題是“追逐太陽”,其外部靈感來自澳大利亞的象徵桉樹花。展館由過去大型國際活動中使用的建築材料二次利用而建成。

捷克館的主題是“天賦與創造力成就生活”。該建築採用現代 CLT 面板製成,而外牆則覆蓋有藝術波西米亞水晶。

瑞士館的三大主題分別是“生命”、“地球”、“增強人類”。該展館的目標是成為 2025 年日本關西大阪世博會上生態足跡最小的展館。
🍎
義大利. 博洛尼亞

如果你想吃紅蘋果
《如果你想吃紅蘋果》是一本韓國兒童繪本,剛剛榮獲了今年博洛尼亞拉加茲獎(BolognaRagazzi Awards)的新人獎(Ragazzi Opera Prima)。這一獎項專為年輕創作者的首次作品設立,旨在鼓勵和表彰他們在兒童文學領域的首次出版作品。

繪本《如果你想吃紅蘋果》
繪本以一棵成長的蘋果樹象徵家庭紐帶,攝影師Lee Ga-hee透過拍攝自己的兩個孩子,為作家的敘述增添了溫暖的色彩。《如果你想吃紅蘋果》是一本充滿暖色調照片的書,講述了一對兄妹在等待爺爺種下的樹上結出紅蘋果的那一天的過程中成長的故事。
獲獎的攝影師Lee Ga-hee今年36歲,她回憶到:
“大家都是第一次,所以感覺不太真實。為了拍照爬樹的時候,蟬跳出來我就哭了。為了拍快速奔跑的場景,不得不跑很長的距離。” 
博洛尼亞拉加茲獎設立於1966年,是全球兒童書籍領域的權威獎項,每年在博洛尼亞兒童書展期間頒發,涵蓋五大類別。今年的書展將於3月31日至4月3日在義大利博洛尼亞會展中心舉行。
本屆博洛尼亞拉加茲獎的獲獎作品

繪本《星星爸爸》
此外,另一本韓國家庭題材繪本《星星爸爸》獲得了跨媒體專案獎,該作品透過互動影片體驗擴充套件了繪本的敘述空間。韓國BIR出版社也入圍了年度最佳兒童出版社博洛尼亞獎,該出版社成立於1994年,以出版“迷你童書”開先河。最終獲獎結果將在書展上揭曉。
🧊
韓國

韓國人開始對咖啡消費降級了
在韓國,很多人一年四季都離不開冰美式。2018年,一名普通韓國成年人的全年咖啡飲用量超過353杯,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倍。然而如今,韓國的咖啡經濟出現了退潮。2025年初,韓國咖啡廳季度營業額減少了9.5%。
這背後的原因,與中產階層消費理性覺醒、共享咖啡館逆勢增長以及新消費趨勢的誕生有關。據《中央日報》報道,經濟不景氣開始影響韓國人對咖啡的熱愛,促使消費者減少對酒類和咖啡等非生活必需品的消費。

如今,便利店速溶咖啡的銷量增長了17%。在獨立咖啡館或位於繁華商圈的咖啡店,一杯冰美式的價格範圍在5000韓元至10000韓元(約合人民幣25.5元至51元)。而在便利店,人們僅需花費800韓元至1500韓元(約合人民幣4.1元至7.7元)就能買到一杯冰美式。
在此影響下,平價咖啡連鎖店開始崛起,在這些店鋪,一杯冰美式的價格在2500韓元至4500韓元(約合人民幣12.5元至22.5元)之間。
帝亞咖啡官網上打出的營銷廣告
韓國咖啡經濟的退潮還引發了多米諾效應:咖啡豆進口量下降,高階咖啡機廠商裁員,二手裝置交易市場增長。
與此同時,韓國也在興起社群共享咖啡館。這類咖啡館通常位於社群內部或附近,旨在為居民提供一個交流、學習和放鬆的場所。它們不僅提供咖啡和小吃,還舉辦各種社群活動,如手工藝課程、讀書會和藝術展覽。
🥛
日本

明治將於3月底停止銷售
瓶裝牛奶和咖啡飲料
從4月起,明治公司將把瓶裝牛奶和咖啡飲料改為紙包裝銷售。此次停止銷售的瓶裝產品共有4種,主要用於送貨上門以及溫泉浴場等場所。然而,由於近年來需求減少,加上玻璃瓶供應困難,公司決定改用紙包裝繼續銷售。

圖片來源 / NHK
明治的瓶裝牛奶自1928年推出,至今已有近100年的歷史。不過,明治公司表示,部分乳飲料仍將繼續以瓶裝形式銷售。
此外,另一家日本乳製品公司“森永乳業”已於去年停止所有瓶裝飲料的銷售,轉而使用紙盒等其他包裝形式。

🚽

美國. 紐約

名為“America”
的18K黃金馬桶被盜了
2016年,義大利藝術家毛裡齊奧·卡特蘭(Maurizio Cattelan)用18K黃金打造了一件功能齊全的馬桶裝置,並將其安裝在紐約古根海姆博物館的洗手間內,供公眾使用了一整年。

圖片來源 / 古根海姆美術館
這件作品模仿了他在故鄉義大利佛羅倫薩鑄造廠所見的一款傳統科勒馬桶,並被命名為“America”。透過它,卡特蘭諷刺了美國社會中1%的富人掌握著絕大部分財富的現象。他曾說,這是一件“1%的藝術,為99%的人服務”,暗示無論人們消費多麼昂貴的食物,最終的結果在廁所裡都是一樣的。
近日,這個黃金馬桶在英國布倫海姆宮被盜。盜竊案僅耗時5分鐘,策劃周密,使用了兩輛被盜車輛完成。隨後,四名嫌疑人被捕,其中主要嫌疑人邁克爾·瓊斯及其團隊被控盜竊和轉移犯罪財產,案件仍在審理中。
據報道,黃金馬桶已被拆解並出售,至今仍未被找回。

“Comedian”,圖片來源 / 蘇富比拍賣行

卡特蘭的另一個備受爭議的作品是“Comedian”,他將一根香蕉用膠帶粘在牆上,這件作品首次亮相於2019年邁阿密巴塞爾藝術展。
🏣
挪威.特隆赫姆

挪威新開了一座
由郵局改造的美術館
2月15日,位於挪威第三大城市特隆赫姆(Trondheim)的美術館PoMo正式開幕。PoMo所在的建築是特隆赫姆歷史悠久的主郵局,其名字也是“Post Office Modern”的縮寫。

PoMo, Trondheim 2025. 圖片來源 / India Mahdavi, Paris / Erik Langdalen Arkitektkontor, Oslo. Photo: Valérie Sadoun
這座建築位於市中心的Dronningens gate 10,由建築師Karl Norum設計,始建於1911年,曾是特隆赫姆與外界溝通的重要橋樑。如今經過法國設計師India Mahdavi和挪威建築師Erik Langdalen的改造,它成為了一座現代藝術博物館。

特隆赫姆郵局舊照
美術館的創辦人莫妮卡和奧勒·羅伯特·雷坦一直夢想在家鄉特隆赫姆建立一座世界級博物館。奧勒是一位涉足零售、金融和房地產的挪威企業家,而莫妮卡作為館長表示:“PoMo的誕生源於一個團隊,他們對藝術和特隆赫姆這座城市有著共同的願景和熱情。”
PoMo的首展“來自未來的明信片”
博物館的永久藏品包括路易絲·布林喬亞、卡塔琳娜·弗裡奇、西蒙妮·利和菲利普·帕雷諾等藝術家的作品。博物館在一份宣告中表示,其“永久藏品旨在為挪威機構創造‘新常態’,將至少60%的收購預算專門用於女性藝術家”。
PoMo美術館的首場展覽名為“來自未來的明信片”(2025年2月15日至6月22日),不僅探索了特隆赫姆前郵局的歷史根源,還展示了世界級的現代和當代藝術作品,以及國內外的精彩作品。此次展覽還將介紹未來幾年將塑造PoMo及其專案的標誌性藝術家。

☎️

英國.聖大衛

用十年的時間
為整個城市的人畫肖像
來自英國威爾士藝術家格雷厄姆·赫德伍德(Grahame Hurd-Wood)在過去十年裡一直在堅持做一件事:為自己的家鄉,英國最小城市聖大衛(St. Davids)的所有居民繪製肖像。
聖大衛市的規模僅相當於一個村莊,是威爾士守護神聖大衛的安息之地。赫德伍德計劃為這裡所有的1,800名居民繪製肖像,目前已完成約1,000幅。

圖片來源 / 衛報
赫德伍德開始這個專案的原因源於他的未婚妻黛比·貝斯特。在癌症晚期,貝斯特請求赫德伍德為她繪製一幅肖像。儘管他未能在她生前完成這幅畫,但貝斯特臨終前囑咐他“繼續創作肖像”。
繪畫幫助赫德伍德面對未婚妻、父母和姐妹離世帶來的痛苦。他坦言:“創作不僅是為了黛比,更是為了所有經歷失去的人。”於是,他開始將繪製肖像的人群範圍擴大到整個城市,並透過肖像記錄“每個獨特個體如何共同構成城市靈魂”。
畫畫時的赫德伍德,圖片來源 / Channel 4 news
赫德伍德並沒有一個固定的方式召集居民。“當我遇到人們時,我會告訴他們:‘請坐下來讓我為你畫一幅肖像。’大家通常都會來。”後來,人們開始主動找上門來,許多人甚至不住在聖大衛市。赫德伍德也會欣然為他們畫,因為這個專案並不受城市邊界的限制。
儘管專案的目標是為1,800人繪製肖像,但人口的自然變化意味著這個專案永遠不會真正完成。目前,赫德伍德所完成的1,000幅畫作已於3月1日至4月12日在卡迪夫灣的Pierhead Futures Gallery展出。
🌳
英國. 康沃爾郡

“歡迎來到伊甸園”
為慶祝可持續生態計劃10週年,英國的生態烏托邦伊甸園(Eden Project)將於2025年3月15日至3月23日免費開放。這一計劃致力於到2030年實現氣候正向,即從大氣中移除的溫室氣體比自身排放的更多,目標是將自身碳排放減少66%,並透過建立碳匯(如恢復自然生態系統)來抵消剩餘的碳排放。

圖片來源 / Eden Project
伊甸園位於康沃爾郡,是一個植物園和教育慈善機構。它建於1998年,位於一個廢棄的黏土礦坑中,由蒂姆·斯密特(Tim Smit)創立,旨在展示全球重要的植物種類,並透過教育和展覽提升人們對環境保護的意識。
園內的設計靈感來源於自然界的形態,如肥皂泡和蜻蜓翅膀。園內有兩個巨大的生物群落館,由多個六邊形和三角形的框架組成,分別模擬熱帶雨林和地中海氣候。其中,熱帶雨林生物群落館是世界上最大的室內雨林,面積約為16,000平方米;另一個是地中海生物群落館。

能在伊甸園看到的一些農作物們,圖片來源 / Eden Project
伊甸園收集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植物,包括熱帶雨林、地中海地區、南非、澳大利亞和智利等地的植物。自2001年開放以來,這裡已接待超過2000萬遊客。
🔔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
87歲獨居老人為延續妻子的傳統
挨家挨戶派發派對邀請
Doug Turner今年87歲,居住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巴克斯縣。這個冬天,他親手製作了冬季派對的邀請函,並將其分發給鄰居們。
這是他和已故妻子過去一直保持的傳統,他希望透過這樣的聚會,讓鄰里之間彼此熟悉。
在邀請函上,Turner寫道:“冬季慶典……從下午4點到警察來為止”,以此來形容派對的輕鬆愉快,歡迎鄰居們來到這裡,盡情享受歡樂的氛圍。
Turner的這一暖心舉動被新鄰居用門鈴攝像頭記錄下來,並上傳到TikTok,影片迅速走紅,獲得了超過200萬次觀看。甚至品牌和歌手Michael Bublé也為這次派對提供了食物、飲品和禮物支援。Turner還收到了來自世界各地粉絲的來信。
派對現場Turner過世妻子的照片
派對當天,許多鄰居都參加了活動。派對結束後,Turner表示很高興能與鄰居們建立起聯絡。

🧘

英國.布里斯托

當DJ開始演奏冥想音樂
The Prospect Building 是位於英國布里斯托(Bristol)的一個新興文化中心,由知名活動推廣團隊AMAAD運營,該團隊曾成功打造了Junction 2、Love Supreme等國際知名音樂節。
這裡曾是一處狂歡場所,如今被改造成了一處夜間冥想空間。電子藝術音樂家們暫且放下了節奏激昂的舞曲,轉而播放舒緩的音樂。在這裡,人們可以坐下來,伴著音樂放鬆身心。
The Prospect Building通常是音樂節的狂歡氛圍
此次活動的發起人是電子音樂製作人兼DJ丹尼爾·艾弗裡(Daniel Avery)。他說:“布里斯托是一座熱愛音樂的城市,非常開放,多年來經歷了許多不同形式的電子音樂。”

如今這裡變成了安靜的冥想音樂場所
布里斯托西英格蘭大學(UWE)音樂治療高階講師盧克·安內斯利表示:“音樂與我們的心理健康有著內在的聯絡,以各種方式聯絡在一起,而且這些聯絡往往是積極的。”
活動組織者希望大家在參加完這樣的冥想音樂會後,心情能夠感覺放鬆一些。
🪐
(外太空)
又有小行星要撞地球了?
最近,一顆名為2024 YR4的小行星引發了廣泛關注。根據NASA最初發布的資料,2024 YR4小行星在2032年撞擊地球的機率曾被評估為3.1%。然而,最新資料顯示,該小行星在2032年撞擊地球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僅為0.0017%至0.002%。

圖片來源 / NASA
進一步的觀測表明,2024 YR4在未來一個世紀內不會對地球構成威脅。不過,它在未來7年內仍有一定機率與月球相撞,NASA估計這種情況發生的機率約為1%。
2024 YR4於2024年12月27日首次被發現,其直徑約為40至90米,相當於一棟大樓的大小,相對飛行速度約為每小時48,000千米。如果它撞擊地球,將釋放出約8兆噸的能量,相當於500多顆廣島原子彈的威力。

圖片來源 / NASA
不過,最新的計算結果表明,2024 YR4在7年後撞擊地球的機率為0.28%,同時它仍有一定機率與月球相撞,NASA估計這種情況發生的機率約為1%。
🎒
奧斯卡

關注日本小學的紀錄片

“這是一場自由與剋制之間的日常鬥爭”

獲得奧斯卡獎提名的短篇紀錄片《跳動的心之樂器》源自日本女導演山崎艾瑪(Ema Ryan Yamazaki)2023年拍攝的獲獎紀錄片《日本人的成長》。該片關注了日本的小學教育體系,榮獲日本當代電影節觀眾票選獎與日本連線電影節最佳紀錄片獎。
本片以櫻花盛開和火車駛過的場景為背景,聚焦一年級和六年級學生的經歷。拍攝歷時150多天,積累了超過700小時的鏡頭。影片記錄了孩子們歡笑、困惑和決心的瞬間,以及老師們真摯的情感。
圖片來源 /《跳動的心之樂器》
導演山崎艾瑪的母親是日本人,父親是英國人。她從小在大阪長大,一直就讀於日本小學系統,長大後到紐約大學讀書。她從小就在日本與西方文化的碰撞中成長。
這部紀錄片由日本、美國、芬蘭和法國聯合制作,在芬蘭20家影院上映,包括在赫爾辛基延長四個月的放映。自2024年11月起,精簡版已在《紐約時報》影片平臺上線。《紐約時報》評論稱:“這部細緻入微的影片試圖解釋日本為什麼會是現在這個樣子,同時也展示了這些做法的潛在代價。”
日本小學的老師們對這部紀錄片給出了客觀評價:教師們為如何最好地實現平衡而煩惱;正如其中一位教師所說,“這是一場自由與剋制之間的日常鬥爭。”
📽️
奧斯卡

紀錄片《黑箱日記》
暫未在日本上映
紀錄片《黑箱日記》入圍了本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片長片的提名,併成為了首部入圍的由日本導演執導的作品。這部紀錄片講述了伊藤詩織在2015年被日本TBS電視臺華盛頓分社前社長山口敬之性侵後,勇敢地調查並起訴施暴者的艱難歷程。
影片以第一人稱視角講述,透過大量自拍影片、與警方及律師的對話錄音,以及在日常中記錄的疑似被跟蹤和竊聽的經歷呈現,這些素材最初是她為了自我保護而記錄的。

本片目前已在全球50多個國家發行,卻未能在日本本土得到公開放映的機會,原因在於伊藤詩織被指違反了保護訊息來源的承諾,使用了未經授權的影像和音訊資料。
伊藤詩織透過外國記者俱樂部發表宣告,她承認在影片中使用了僅用於審判的安全攝像頭錄影,並在未獲對方同意的情況下,加入了與計程車司機和偵探的對話內容,並對“造成傷害”表示歉意。
目前,她正在對影片進行重新剪輯。她表示:“在最新版本中,我們已盡一切努力確保無法識別個人身份。我會盡我所能,為未來的海外放映做出必要的修改。”
⚪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