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罵最多:“女性覺醒也行,不覺醒也行”,但我覺得這句最清醒…

· 記 錄 生 活 的 1000 種 方 式 · 
 2025.3
vol31 | FZ
今年婦女節,線上線下被各種女性主義的標語包圍,那一瞬間,我覺得我們的社會、我們的女性主義,走到了一個全新的階段,全方位燃起來了,目之所及是一片女性主義的烈火,鮮豔,耀眼。
當我在眾多標語中看到女性覺醒也行,不覺醒也行時覺得心裡一暖,這句口號不像別的那麼激烈,它輕輕地、溫柔地,像一隻手,輕拍著某個人的肩膀,告訴她:你可以按自己的狀態、階段選擇自己的節奏。
但幾個小時後,它卻成了爭議最大的那一句。罵聲四起。
我的第一反應是:罵人者,還是太厭女了。
我們高舉覺醒的旗幟,卻將槍口對準了那些裹著舊時代頭巾的母親、為家庭放棄事業的妻子、在職場沉默的乖乖女”——彷彿不活成教科書式的大女主,便是對女性主義的背叛。
試想一下一個人能看到這個標語,還不覺醒是為什麼,是她不想覺醒嗎?有錢在地上她不知道撿嗎?不是的。有時候,她根本沒力氣彎下腰。
女性是一個群體,但也是無數個具體的人。
要考慮到個人的處境和困境,以及她們的人生經驗。有人生來就帶著反抗的鋒利,有人一生都在枷鎖之中掙扎,甚至連枷鎖是什麼都無法完全描述清楚。
這不是智識的問題,也不是認知的問題,而是命運的偶然、人生經驗的差異、環境的塑造、現實的限制。覺醒有時意味著痛苦,甚至意味著代價。
韓國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中,女主在公園喝咖啡被罵媽蟲的片段刺痛無數人。但鮮少有人追問:為什麼金智英的覺醒始於崩潰而非頓悟?
因為枷鎖從來不是輕飄飄的觀念,而是浸透在房貸、育兒、職場歧視中的具體困境。那些尚未覺醒的女性,或許正被困在柴米油鹽的沼澤裡,連喘息都是奢侈。
“你怎麼不覺醒啊?”其實是一種傷害
生長在傳統的福建,從小看到的女性樣本都是強大、隱忍、甘於奉獻。她們都很了不起,可當我覺醒時我覺得她們很痛苦很無知,她們受困於家庭和孩子之間,我眼睜睜看著她們的丈夫一步步消耗她們的生命力。
過去我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我很想在她們耳邊大叫:“你們醒醒啊!你們為什麼不出走啊?去離婚!孩子能帶就自己帶,帶不了就自己走啊!別再被愛和責任把自己困死!”
但我忍住了,如果一個人沒有能力覺醒你非要在她耳邊喊:你醒醒啊,你怎麼不反抗啊?這和對一個不會做題的小孩喊:“你做出來啊,你是傻瓜嗎?”一樣的道理
說到這裡,我突然想到大S。她從小出道,事業成功,有知名度,有經濟基礎。她是最早公開喊出“做自己”的人之一,甚至在很早的時候就說“女人不需要男人”。
她懂得經營自己,懂得保護隱私,完全有能力控制人生。按理說,這樣一個人,怎麼會“看不清”呢?但她還是義無反顧地選擇了一段幾乎所有人都不看好的婚姻。她不是不懂。她懂得比很多人都清楚。但她依然願意,她覺得這就是她想要的“自由”。
覺醒和資源無關,和聰明無關。
有些人選擇“出走”,有些人選擇“回頭”,還有些人,選擇留在自己熟悉的世界裡,繼續過她願意過的生活。這不是認知的問題,是情感的問題,是經歷的問題,是她過去三十年、四十年的人生軌跡決定的。她們沒有錯。
她們只是選擇不一樣。她們的存在,不是對女性主義的背叛。
去年,我看完《出走的決心》,我想買票送給我姐和我媽。我猶豫了很久——我知道,她們走不了。最後還是買了,想著至少讓她們知道,世界上有另一種生活方式。我姐看完電影,知道我想說什麼,但也只是點點頭。我媽看完只說:“這有什麼好看的?”她甚至不明白我想表達什麼。
有時候覺醒,幾乎意味著要顛覆整個人生觀。
就像你從小信奉的真理,按照規矩過了一輩子,忽然有人告訴你:“你被騙了。”你得立刻割裂過去,丟掉你堅持了一生的價值觀,否則就是蠢驢、是失敗者。
這,太殘忍了。
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的力量去顛覆自己。我知道那是什麼感覺。我從困境中反抗、覺醒、出走,幾乎是撕掉自己的一層皮。只是,那時候我剛好還有力氣、還有鋒利,但不是所有人都有。

不是所有人都能反抗,不是所有人都能覺醒

社會總喜歡歌頌突破和勇敢。但真正的覺醒者,應該知道覺醒的路上遍佈荊棘,並不是每個人都能踏上這條路。對那些沒有能力掙脫的人說你為什麼不覺醒?你為什麼不反抗?這不是提攜,而是一種傷害。
女性如此,其他受困者亦然。
回顧歷史,法國大革命,街頭巷尾的普通人,很多人有憤怒,有痛苦,但並沒有拿起武器。他們只是等待,盼著有人能改變世界。
五四運動,走上街頭的熱血青年,是少數。更多人被性別、家庭、生計困住,只能在黑暗中偷看一頁書,等待風向轉變。
《使女的故事》裡,那些沉默的人,有人裝睡求生存,有人妥協盼天亮。
放到今天,LGBTQ、勞工群體、階級跨越,任何一次社會變動,都是一樣的。有人衝在前頭,有人留在陰影裡。
這不是懦弱,而是現實給他們的困境,不允許他們發聲。
這不是背叛,這是生存。
但歷史,不只有鬥士才值得尊重。
如果你夠強,就向外抗爭,而不是向內攻擊
我希望每一個已經覺醒、已經有力量的人,不是去苛責、攻擊那些還無法站出來的人,而是用自己的聲音,為她們創造不需要變強也能舒適生存的世界。
強者的責任:拆天花板,而非審判同胞,真正的女性主義,不該是覺醒者未覺醒者的攻擊。
如果你已經突破了玻璃天花板,那就去告訴世界,這個天花板本就不該存在。
如果你能發聲,那就去批判那些真正的壓迫,而不是揪住某個還未醒來的女人,說她軟弱”“墮落”“背叛女性
如果你真的理解女性主義的核心,那麼你就該明白,覺醒從來不是義務,而是選擇。
如果你已覺醒,請把利劍對準真正的敵人:為單親媽媽爭取育兒津貼,而不是嘲諷她們早該知道男人靠不住我們要企業有反性騷擾機制,而不是指責受害者“太軟弱”;
社會可以容忍老弱病殘,因為他們確實無力改變自己的處境。那麼,為什麼不能容忍一個精力不夠強、環境不夠好、還沒有勇氣覺醒的女人?為什麼非要她們先變得足夠強,才值得被尊重?
覺醒者,請做提燈的人,而非執鞭者。
真正的進步,是鬥士拼命前行,也有人選擇等待;是彼此的節奏不同,但依然互為依靠。
女性覺醒也行,不覺醒也行。讓世界變得更好的,不是對弱者的苛責,而是對社會結構的改變,我們不能指望每個人都是鬥士,而是鬥士讓軟弱的人不用戰鬥也有舒適體面的生活。
女性,不該被定義,不該被審判。
歡迎關注,歡迎標🌟點個在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