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天天喊“女性覺醒”了,有些人還不如不醒

文 | 十三姐
又快到三八婦女節了,今年的風氣好像是要高唱“女性覺醒”。
其實我覺得挺好笑的,這麼多年,看多了也就比較麻木了。
真正能覺醒的女性,根本不用你呼籲。那些醒不了的,你呼籲了反而容易把她們引向另一個極端。
長久以來不就這麼回事嗎,網際網路上平均學歷不到小學畢業,至少80%的女人在各種雞湯炮製裡左右逢源,甚至結不結婚、生不生娃都要聽網友意見,最後還給自己裹上“我覺醒了”的紅布,成為一部分女性的“ZZ正確”,然後去嘲諷和她觀點不同的另一些女性。
而真正讓女性覺醒靠的是什麼呢,一是教育,二是社會制度,三是男性認知。你看這裡面有多少是女人的事?
所以有空天天在那喊女性覺醒,不如盯緊你對女兒或兒子的思想教育,如果沒孩子,就儘量不要霍霍別人家的孩子,這已經是天大的功德。
我必須實話實話,目前很多天天叫嚷“女性覺醒”,喜歡靠扯對立大旗來贏得歡呼聲的一部分自以為“覺醒”者,在我看來更像怨婦。
賽博怨婦,無孔不入。
稍微給各位舉個例子,大家就明白她們是如何定義“女性覺醒”的了。
有一次我談論“母親這個角色的重要性”,對孩子的成長起到最關鍵作用,然後她們說:爸爸就不重要了嗎,爸爸就什麼都不用管嗎。
我說母子關係應該怎麼處理才能更容易讓家庭和諧,她說爸爸去哪了,父子關係就可以隨便嗎。
我說就算是已婚女人要獨立有自我意識變得強大,她說那要老公幹嘛。
我說婚姻有諸多不如意這是其實平常之事,她說那你還不離留著過年嗎。

你看,她們對“覺醒”的認知,就是“我終於意識到所有事都是男人的錯”。
我說的都是關於自我意識,她們一直離不開踩男人。
我努力在強調作為一個主體人的內觀,她卻永遠只看到你作為客體的存在。
我談女性是自己,強調自我的價值和意義。她卻只會談婚姻裡的女人、當媽的女人、作為別人老婆的女人,作為別人某個從屬關係的女人。
可笑的是,一轉頭,她們還自稱“清醒女性”,標榜為新時代女權思想,並死命晃我的雙肩讓我們快點覺醒……
最嚇人的是,我只要說的不和她們心意,她們馬上還來一句“你三觀不正”。
三觀個毛線,一天到晚“三觀”掛嘴上,說得好像跟“三急”一樣以為人人都有似的。
所以大家一定要學會分辨,好多把“女性覺醒”掛嘴上的人,其實是最最擺脫不了客體思維的那一群人,她們擅長把一切引向對男性、孩子、家庭的轟炸,好像那樣才能顯得自己覺醒了。
任何一件事,看她站在主體視角和客體視角,是一個人是否真正清醒獨立的標誌之一。
我說母親很重要,是因為我站立在我自己的視角之上,以我自己的立場敘事,母親是我的重要角色之一,因此我需要想我是怎樣的,我如何能更自洽地存在。
而你偏偏要提爸爸不重要嗎,那你等於又把我放置到兩性關係裡才能思考我,拿客體的眼光看待母親和父親包括孩子。說好聽點這是上帝視角,說直白點你已經沒有自我。
父親這個角色當然重要,但那是另一個課題,而我正在聊我的課題。如果要聊父親,那可以單獨去探討父親這個身份。一個媽媽討論爸爸的課題,那叫他者課題。
一個瞭解自己、尊重自己、善待自己、真正覺醒的女人,一定會花最多時間用於自我課題的研究,而不是天天閒著去研究他者。
不要在該思考主體的時候談他者,不要在自己的課題裡混入客體,也不要在客體框架下評價主體。
有些人永遠搞不清自己,他人,家庭,之間的關係,難怪她們是賽博怨婦。
當然,如果你問“女性要不要覺醒”,答案是要,但覺醒的過程不是靠聽取別人的什麼煽動或例證,而是在自己的生活裡尋找,並且至關重要的原則是:沒有標準答案,你想活成什麼樣就活成什麼樣。自由有主見,不用參考別人,這才是覺醒。
我覺得女性自我意識充沛固然重要,但更需要覺醒的根本不是女性。
就像在肥沃健康的土壤上,每一株花都不用你催,溫度溼度適宜的時候自然會開。可以給花澆水是讓花有營養,但更重要的是不要汙染整片土壤,整體健康才能促成花的自然開放。
比起女性覺醒,更重要的是男性覺醒,社會覺醒,教育覺醒。
女性在這個過程中是作為人的自我覺醒,而不是作為女人的覺醒。
前幾天我在粉絲群裡聊《塔利》,這是一部特別深刻的電影,但很多女人根本沒看懂深意。
它講的是一個被孩子和家務裹挾的普通、頹廢、抑鬱的全職媽媽,在一個保姆的引導下自我覺醒的故事,實際上最後的大反轉結局卻是一場空。這部影片深刻而又少見,一旦看懂了,就知道覺醒的困境究竟在哪,也會明白女性自身的覺醒到底能改變多少現實。
太多人在逼著別人覺醒成自己認可的樣子,這又是另一種PUA。
關於這個話題還有很多可以聊的,乾脆來一場直播吧,時間放在三八婦女節晚上。戳這裡預約:
十三姐
魔都高影響力KOL
公眾號「格十三」「十三姐夫」「十三姐的下午茶」
著有《了不起的中年婦女》《了不起的中國媽媽》《帶夫修行》
微博@格十三
影片號「格十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