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送是一家專注於同城急送服務的公司,最近在美國納斯達克完成了掛牌上市。成立於 2014 年的閃送是國內最早一批提供跑腿服務的企業之一,其獨特之處在於只提供一對一急送服務。
跑腿服務是即時配送市場的一個細分領域,主要滿足消費者在不便出門或希望節約時間時的同城取送或代買需求。例如,忘帶鑰匙或急需送檔案等情況下,可能會使用這類服務。閃送的一對一急送模式意味著騎手從取件到送達全程一次只服務一個客戶,不會中途承接其他訂單。相比之下,美團跑腿、達達秒送等平臺主打拼單模式,這些平臺會將多個訂單合併後由配送員按路線集中配送。對消費者而言,一對一急送的優勢在於幾乎不存在丟件、破損等問題,安全性和時效性更高。
目前,閃送的業務範圍已從單純的取送服務擴充套件到跑腿購買食品和日用品,以及為部分合作餐飲商家提供送餐服務等等。據財經雜誌報道,由於較早進入市場且商業模式獨特,閃送迄今已獲得 11 輪融資,投資方包括經緯創投和小米創始人雷軍的順為資本等知名機構。2021 年,閃送的投後估值一度達到 20 億美元的峰值。根據招股書,截至今年 6 月,閃送的業務已覆蓋全國 295 個城市。按去年收入計算,閃送在一對一專送市場的份額佔比接近 34%,位居行業第一,並在去年首次實現盈利。在實現盈利之後,上個月初閃送也正式在美股上市。但是從第二個交易日開始,他們的股價就接連下跌,僅僅一週的時間,他們的市值就比上市當天的 12.8 億美元下跌了接近 1/3。財富雜誌等等媒體也認為閃送的上市是他們商業模式的里程碑,但現實中的挑戰依舊存在,上市首日後股價的下滑也反映出了市場對於閃送長期表現和未來潛力的擔憂。

▲ 人們開始習慣用閃送解決生活中的許多問題。|圖源:網路
那麼上市之後的閃送究竟還在面臨著哪些挑戰呢?

我們前面也提到了,閃送一直堅持的是一對一急送模式。這種模式雖然配送效率和客戶體驗都會更好,但是平臺為此承擔的配送成本也會居高不下。財富雜誌的報道指出,儘管閃送收取的配送費比同行更高,但是他們每一筆訂單都需要騎手單獨配送,需要給騎手支付更高的佣金。而且很難像拼單模式一樣,透過大資料來最佳化配送路線,降低配送成本。所以和以拼單為主的其他即時配送平臺相比,閃送的人力成本算下來依舊比較高。
閃送的招股書顯示,過去三年的時間裡,他們 90% 的營收都支付給了騎手。相比之下,2020 年主打拼單模式的達達秒送的騎手支付成本佔到了總營收的比例是 80% 左右。美團這個比例更低,大約還不到 60%。另外財經雜誌的分析認為,閃送人力成本高昂,還和騎手忠誠度不高有關,平臺需要讓利來留住騎手。
和大多數即時配送平臺一樣,閃送和騎手之間都是眾包合作的模式,騎手和平臺並不存在法律上的勞務關係,騎手也可以自由地選擇平臺。這樣做雖然可以降低一部分成本,但是也意味著服務範圍窄,訂單相對少,所以閃送騎手的流動率會很高。去年閃送的總訂單量是 2.7 億單,大約只有業務範圍更廣的達達秒送的 1/8。招股書顯示,截止到今年 6 月底,閃送大約有 270 萬註冊騎手,其中活躍騎手的佔比僅為 3%。
因此,閃送不得不用更好的佣金或福利來吸引騎手。過去一年的時間裡,包含騎手薪酬和獎勵在內的人力成本,在他們總業務成本中的佔比高達 96%。在高昂的人力成本之下,閃送雖然在去年實現了一億多的盈利,但是他們的官方表示,這主要是因為政府補助的增加,其中真正和經營狀況有關的營業利潤實際上只有一千多萬元。閃送在招股書中也表示,如果無法實現足夠的收入增長,並且有效地控制成本,他們未來可能很難持續盈利。

根據艾媒諮詢釋出的行業報告,中國跑腿經濟的發展空間正在逐步擴大,2018 年到 2025 年的年複合增長率超過了 70%。所以眾多玩家也都在湧入這個賽道,市場競爭也在變得越來越激烈。從去年到今年,貨拉拉、滴滴出行還有高德地圖都陸續推出了同城跑腿業務。今年年初甚至共享單車平臺哈囉也正式上線了送貨跑腿服務。除此之外,比閃送上市更早、已經具有一定規模的老玩家順豐同城和達達秒送,也在進一步藉助背後資本的力量,持續擴充業務場景、客源和配送網路。
行業玩家的增加也就意味著消費者有了更多的選擇。比如說對於鮮花、日用品等不那麼緊急的物品,人們可能就不會選擇一對一急送且價格更高的閃送,而是會傾向於使用價效比更高、服務更加豐富的其他平臺。面對激烈的行業競爭,閃送也不得不開始透過各種優惠手段吸引使用者。這樣做雖然短期之內增加了訂單量,但是也導致他們的客單價持續下滑。2021 年閃送的平均訂單價格還是 19.2 元,但是到了今年上半年就已經下降到了 16.5 元。閃送的營收增速也已經放緩,今年上半年他們的營收只增長了 8%,增速只有 2022 年的 1/4,大約是 23 億元。相比之下,達達秒送和順豐同城的營收則分別是 26 億和 69 億元。

▲閃送在招股書中引用了來自iResearch的資料,表示中國的即時配送業務會持續增長。|圖源:閃送招股書

中金公司的研報顯示,儘管跑腿市場在增長,但是放眼整個即時配送應用場景,其實還是「餐飲外賣」佔到了主導,這部分訂單量佔比高達 70%,其次是「生鮮果蔬」和「商超便利」。而在跑腿市場裡,細分到一對一急送的訂單量,這部分的佔比只有 3%。
根據財經雜誌的報道,閃送之所以堅持一對一急送這個小眾市場,和閃送的戰略定位有關。他們的創始人曾經表示,即時配送有兩種模式,一種是主要服務於餐飲商家的 B2C 模式,而另一種則是個人到個人的 C2C 模式。他認為,B2C 模式可以根據商圈內商戶數量、發單時間等因素提前預測並且匹配運力,競爭會更加激烈,閃送也很難形成自己獨特的優勢。而 C2C 是個人到個人的全程即時配送,形成規模和差異化之後會有比較強的競爭優勢。但是現在也正是因為所謂的堅持差異化,讓閃送難以獲得更大規模的增長。
36 氪的報道顯示,由於 C2C 的一對一急送單價比較高,導致閃送在二線以下城市的擴張並不順利,現在已經暫停下沉了,目前閃送覆蓋的 290 多個城市基本都分佈在一二線城市。其次,現在就算是閃送想要走向更大的 B 端市場,其實也已經錯過了最好的時機。介面新聞的分析認為,如今的市場格局已經基本穩定,不論是商家還是美團、餓了麼、京東等平臺,都已經自建或者是合作了不同的服務商,消費者也已經習慣了在點外賣或者是生鮮的時候選擇這些大平臺。

▲ 閃送因為更高的客單價,更難在二線城市以外擴張。|圖源:網路

你會在什麼樣的情況下使用閃送呢?你願意為更高效的服務支付更多的配送費嗎?歡迎在我們的評論區和我們一塊來聊聊。

以上內容整理自
聲動活潑旗下播客「聲動早咖啡」
想更多瞭解閃送
歡迎點選收聽
也可在各大音訊、播客平臺搜尋本期節目
原創/「聲動早咖啡」
審校/Babs
編輯/Riley
排版/Riley
運營/George


更多有趣問題
歡迎來聲動活潑找答案
- 9月13日週一|社群團購大變天、黑石停止收購SOHO中國、美團外賣公佈演算法等輕解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