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父母智慧課堂】成功靠天賦還是苦幹培養成長思維是秘訣

加拿大的學習一項鬆散,相信各位父母也在孩子逐漸成長的道路上,開始陪同子女進入「作戰」狀態。當父母知道孩子的考試表現未如理想時,不知父母會如何與孩子作回顧呢?
情境例子:孩子本身對數學不太感興趣,平時沒有花時間溫習,上次的測驗分數不合格。你的想法偏向以下哪一項?
想法一:這是因為孩子在數學方面沒有天分。 >>>固定型思維
想法二:這是因為孩子沒有好好溫習。 >>>成長型思維
美國史丹福大學心理學教授Dr. Carol Dweck提出了兩種心態模式:「成長型思維」(Growth Mindset)及「固定型思維」(Fixed Mindset)。擁有成長型思維的人相信人的能力是可以透過努力改變的,而擁有固定型思維的人則認為人的能力與身俱來,不能改變的。除了對人的能力有不同的信念外,這兩種思維的人在面對不同的處境的反應及態度也有極大的差異,如下:

由此可見,父母培養子女擁有成長型思維對孩子的發展有非常正面的影響。那父母應如何培育,並協助子女建立成長型思維呢?

Dr. Carol Dweck的研究發現,成長型思維模式顯然是可以透過教育塑造出來的。各位父母可以參考以下三點,培養子女建立成長型思維:
1. 讚賞努力,重視過程
稱讚孩子的天賦與能力如「你真好棒!好聰明!」對培養成長型思維沒有幫助。反之,稱讚孩子的努力付出、堅持不懈、勇於嘗試等態度,能夠培養孩子樂於接受挑戰,視失敗的經驗為成功學習過程,讓孩子在失誤中汲取教訓,再接再厲。
2. 換個說法,改變思維
Dr. Dweck 在TED演說中提出,運用「Not yet」(尚未達到)的說法能夠改變人的思維模式。她的啟發源自於一間高中的成績評鑑系統。在那間學校,考試不及格的孩子得到的分數不是一個意味著失敗的字詞(如「fail」不合格),而是「not yet」(尚未達到)。 「Not yet」意味著孩子已經在學習的軌道上前進,只是還沒有到達目的地,應該繼續學習和改進。因此,如果孩子說「我學不好數學」,父母可請他在句子中加上「尚未」一詞,意味著「你只是尚未學好數學而已」。又例如若果孩子說「這個太難,我做不到」,父母也可請他在句子中加上「尚未」一詞,意味著「你只是現在還未做到,但你已經開始學習如何去做」。
3. 培養思維,永不太遲
Dr. Dweck及其他學者曾在13間高中進行了一項研究:他們將學生隨機分成兩組,兩組的初始學習成績並沒有明顯差異。對照組的學生,只接受有關大腦運作知識的課程;而實驗組的學生,則同時接受了大腦運作知識及關於成長型思維模式的課程。三個月之後,實驗組的學生的學習成績比對照組明顯高出許多。這研究顯示教育成長型思維對孩子的學習有正面的幫助,而且「有心不怕遲」。
結語
父母是培養子女的「成長型思維」的第一位「老師」。一項追蹤研究發現,根據孩子1-3歲時父母稱讚他的方式,可以預測5年之後孩子思維模式的發展狀態和麵對挑戰的渴望程度。鼓勵各位父母可以從小協助孩子建立「成長型思維」,培育正面的心理發展,同時提升他們的學習效能及面對挫折的抗逆力!
快來加入吧! 
關注加拿大華人心理健康 

微訊號:MeetnT0
加拿大父母智慧課堂 

【免費網上家長講座】《靜觀教養:走出管教中的憤怒與挫敗》

【加拿大父母智慧課堂】培養子女使用網路好習慣預防網路成癮 (上)

【加拿大父母智慧課堂】培養子女使用網路好習慣預防網路成癮(下)

加拿大【0-6歲】家長必看:關注情商齊來成為孩子的情緒教練,這種親子關係將會受用一輩子!

加拿大生完孩子後, 因照顧孩子,忽略自己出現跌入「枯竭漏斗」的傾向?專家提供4個小方法化解

加拿大智慧父母課堂:享受你的父母時光,適合華人移民家庭的6A親子教育,助力孩子成長!

華人親歷!加拿大產後抑鬱6年,終於找回自己,找回自己的快樂!

【免費公開課】加拿大智慧父母課堂:親子教育與焦慮症軀體化

父母越付出,孩子越優秀?加拿大心理研究:養娃,“避坑”比“培優”重要

移民加拿大,真的為孩子好?如何幫“移二代”梳理情緒,構建親密親子關係!

無助+困惑!加拿大華人父母:青春期的你,還是我的寶貝麼?

好訊息!加拿大《執行力訓練父母團體課》即將開班

面對"中西文化差異": 加拿大華人特殊環境下, 如何幫孩子度過青春期?!

加拿大最IN的EFFT育兒法:家長以為很正向,卻會傷害孩子的一句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