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漲價陰影下法拉盛華人超市客流量出現搶購潮?!

4月9日,記者走訪了法拉盛的三家華人超市,發現人們都在正常購物,沒有搶購商品的現象。

一家超市的經理表示,只要批發不漲價,他們就不漲價;但是如果川普的政策持續下去,國內產品將漲價是“100%肯定”的。
位於法拉盛中心區的這家超市人流量很旺,包括泡麵在內的國內商品沒有缺貨的。超市經理對記者說,他們沒有出現搶購,也沒有漲價。
“我們一切正常,沒有缺貨,也沒有漲價,就是跟著批發,他們漲價,我們自然就漲價。”經理說。
經理表示,川普想推進“美國製造”想法固然好,但是有時候就怕生產來不及,因為美國人口的生產力就那麼多。
一位在超市買泡麵的美國西語裔顧客迭亞戈對記者表示,他不在乎這些,“我不關心,我正常生活。”
在另一家華人超市,人流量不多,每個人的購物車內只裝了很少的東西,所有貨架都是滿的。售貨員表示,“我們這裡沒有搶購,一切都正常。”
另一家大超市看上去比前兩家都冷清,很多冷櫃和貨價都空著,店員表示,這不是搶購的因素,是因為前幾天的大火燒壞的電纜,冷藏、冷凍區都在重新維修。
不過有店員注意到,最近倒是很多人購買冷凍餃子、包子以及麵粉的。
華人憂便宜貨成絕響 專家提建議
也有一部分華人擔心國內產品價格飆升。不過,有專家認為,美國整體物價不至於劇烈波動。
顧客李小姐接受採訪時表示,最讓她後悔的是沒有及早下單,導致無法再購買想要的書籍,“我打算從網上再看看,能不能買到代替的。”
她建議消費者可以趁早上網檢視,或許還能找到尚未調價的存貨,她打算網購一款“專門泡茶用的”國產燒水壺。
此外,她也提到家人近日剛從國內訂製了一副眼鏡,正在海運途中,“不知道收到時會不會被額外收稅,現在很擔心。”
顏先生一早得知稅率上調的訊息,趁上班空隙特地前往華人超市購買家中常用的花生油。

“以前是39美元一桶,現在已經漲到48美元了。但是下一批不知道還會不會有,即便有,恐怕也不是這個價格了。”顏先生接受採訪時表示,他發現貨架上僅剩六桶,當即全數買下帶回家。“夠我們吃兩年,也不會壞。”
柳小姐則加緊採買小額包裹,努力搶在新規實施前完成訂購且到貨。她表示“剛剛發了一個空運包裹”,怕海運來不及,但也擔心空運的人太多,導致積壓推遲入關。即便如此,她仍做好被徵稅的心理準備。
專家:大型超市可消化部分成本
針對美國物價是否會全面上漲,一位專家表示,美國大型零售商如沃爾瑪、Costco(好市多)等,長期以來都在全球尋找物美價廉的供應商,且通常會吸收部分成本壓力,減少對消費者的衝擊。
“Costco已經釋出訊號,將動用全球採購力量來避免價格劇烈波動。”因此,他認為此波加關稅不至於引發全面性通膨。
他表示,若雙方能透過談判化解爭端,相關措施也可能隨之調整,屆時市場擔憂也將隨之緩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