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ixabay
在美國政府宣佈實施新的進口關稅後,各界普遍預測民眾的生活消費將受到顯著影響,物價上漲的壓力或將進一步加大。面對可能到來的“漲價潮”,消費者在日常的超市或賣場採購中,更需掌握科學的購物技巧,避免不必要的開銷,守護好自己的“錢袋子”。《今日美國報》(USA Today)近日刊文,總結了七個實用的超市省錢妙招,旨在幫助消費者提高購物效率,減少食物浪費,從而在新的經濟環境下實現更精明的消費。
在通貨膨脹和關稅的雙重壓力下,即使僅僅購買雞蛋、牛奶、蔬菜等基本生活必需品,長期累積下來,賬單金額也相當可觀。因此,掌握有效的省錢方法顯得尤為重要。以下七個建議,能幫助您在超市購物時更加理性,避免“失心瘋”式消費,讓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刃上。
超市省錢七大實用技巧:
-
制定詳細購物清單,按需採購: 在前往超市之前,花幾分鐘時間檢查家中的食品儲藏室和冰箱,明確現有食材,並根據未來幾天的用餐計劃,列出真正需要購買的物品清單。進入超市後,嚴格按照清單進行採購,避免被琳琅滿目的商品分散注意力,衝動購買計劃外的物品。
-
購物前清點庫存,避免重複購買: 重複購買不僅會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支出,還會導致家中食材積壓,最終造成浪費。養成定期檢查食品儲藏和冷藏情況的習慣,確保購買的都是真正需要的商品。
-
巧用商家App,提前規劃比價: 許多超市和大型賣場都推出了官方App。在出門購物前,不妨先下載並瀏覽您計劃前往的商店App,檢視是否有您需要購買商品的優惠券或折扣資訊。同時,也可以利用App進行不同品牌和規格商品的價格比較,提前選定價效比最高的商品,做到心中有數,省錢又省時。
-
App虛擬購物車,掌控消費總額: 許多超市App提供將所需商品加入虛擬購物車的功能。在實際前往超市前,您可以先在App中選擇需要購買的商品,這樣可以提前看到購物車的總金額,幫助您更好地控制購買數量和總預算。避免在結賬時因金額超出預期而感到意外。
-
警惕實體店優惠陷阱,App核實折扣真實性: 在實體店購物時,各種促銷資訊和特價標籤很容易吸引消費者的目光,但有時這些“優惠”可能並不如想象中划算。利用商家App掃描商品條形碼,可以快速核實購物車中的商品是否享有優惠價格,避免被虛假的折扣資訊誤導。
-
優先選擇保質期長、用途多樣的儲備食材: 在補充食品儲藏室時,可以考慮購買如義大利麵、大米、罐頭食品等保質期較長的食材。這些食材不僅易於儲存,而且烹飪方式多樣,方便您根據家中現有食材規劃未來一週的選單,減少食材浪費。
-
順應時令購買農產品,降低採購成本: 儘量選擇購買當季的蔬菜和水果。非當季的農產品通常需要額外的運輸和儲存成本,因此價格往往較高。購買當季農產品不僅新鮮度更高,口感更好,也能有效降低您的採購成本。
經濟分析人士指出,在新關稅政策的影響下,消費者更應樹立理性消費的觀念,避免盲目跟風和衝動購物。透過提前規劃、貨比三家和合理利用商家優惠等方式,可以有效減輕物價上漲帶來的經濟壓力,實現更高效、更經濟的家庭採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