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六神磊磊
一
先說下今天(週六)重慶活動,下午三點重慶九龍書城三樓,喜歡歷史和文學的朋友歡迎來,《歷史的照妖鏡》兩位作者和大家聊寫作體會。
通知發完,繼續來講一段金庸小說,聊一個有趣的細節。
《笑傲江湖》裡有個反派,叫青城派掌門餘滄海。
此人不但心狠手辣,愛屠人滿門,還有個特點:喜歡搶戲。
婚禮上必當新娘,葬禮上必當屍體。
如果是場合不對,他能力不夠,用本事搶不到戲,那麼餘滄海就會用命來搶。
今天的有趣細節就是從餘滄海搶戲開始。
二
《笑傲江湖》裡有一端高潮劇情,叫“三戰”,正魔雙方大人物在少林寺對峙,比武鬥嘴,互不相讓。
因為大佬聚集,現場氣氛也十分緊張,基本上只有方證大師、左冷禪、任我行等幾個頂級高手能說得上話。
其餘像莫大、天門等次一級的高手,儘管都是一門一派的掌門,卻都極默契地“始終未曾出過半分聲息”。這等敏感又危險的場合,以不說話為最好,儘量少刷存在感。
然而基本是全場武功墊底之一的餘滄海卻出來搶戲了。
雙方此時正在爭執關於令狐沖的議題。正教指責令狐沖品行不端,帶一大幫人來少林寺搞破壞。魔教則辯解說令狐沖上少林很安分,不曾損毀一草一木,連白米都沒吃一粒,少林一樣東西都沒少。
聽到這裡,餘滄海忽然主動跳出來,插科打諢說:少是沒少,反而多了些東西:
“這些豬朋狗友們一來,少林寺倒是多了牛屎馬溺,遍地黃白之物。”
餘滄海這句俏皮話墊得很有趣,“豬朋狗友、牛屎馬溺”一句居然還很對仗,現場效果也很好,“當下便有幾個人笑了起來”。
這讓餘滄海備受鼓舞,表演慾和積極性大增,繼續堅定地跟任我行等人對線,有一句懟一句。
三
比如魔教聖姑任盈盈對方證大師說,恆山的師太於自己有相救的大德,自己感恩圖報。
餘滄海就插嘴說:“魔教中人行徑與常人相反,常人是以德報德,奸邪之徒卻是恩將仇報。”
還有任我行對方證說:自己使的是日月教正宗功夫,大師使的是少林派正宗武藝。咱們正宗對正宗,打上一架。
餘滄海就又插嘴說:“呸!你魔教是什麼正宗了?也不怕醜!”
就像個萬能抬槓機,總能讓他插上嘴抬上槓。
餘滄海敢不顧場合,用命搶戲,大概也是因為人多勢眾、有恃無恐,抬槓又咋地,不信咱真有危險。
結果馬上就現世報了,任我行居然不慣著,突然來了一句:
“方丈,讓我先殺了餘矮子,再跟你鬥!”
大夥還沒反應過來,任我行就動手了:“陡地轉身,右手已抓住了餘滄海胸口,左掌往他天靈蓋疾拍了下去”,要不是方證大師救得快,餘滄海就真被秒了。
餘滄海給嚇懵了,搶戲原來真的會死人,自己和任我行之間還差了兩個嶽不群。
四
餘滄海被驚險萬分地救下,很是尷尬,只好“獨個兒站在牆後,手按劍柄,滿臉怒色”。
不敢再吱聲,更不敢下場,當然只好手按劍柄表示憤怒了。
有趣的是,即便這種憤怒也是很短暫的,稍不留神它就消失不見了。
不久,正魔雙方比武賭鬥開始,正教這邊嶽不群下場,居然還一度佔了優勢。如果這個局面繼續下去,魔教將全夥被留在少林寺,等於是指定居所監視居住,不死也脫層皮。
魔教一眾人等就開始使盤外招,笑話嶽不群,擾亂他心神。
有趣的事發生了,餘滄海也加入了笑話嶽不群的隊伍:
“嬉笑不絕,大為幸災樂禍”。
他嬉笑什麼?就算與嶽不群過去有嫌隙,又何必在這時嬉笑?
答案是,抓住機會嬉笑嶽不群,便可以忘了自己方才的窘迫;笑過了身邊人,而且是最弱的之一,就能預設把尷尬轉移了。
金庸輕描淡寫一筆,就寫透了一個人性秘密:但凡是低自尊的人,他們的憤怒一定很短暫,他們的尷尬也可以輕易轉移。
餘滄海才被任我行揪打、暴擊,按理說該找回場子。但奈何對方太強大,他自知報仇無望,場子是找不回來的;就連放狠話也不敢了,因為人家真的會下死手。
那麼便在身邊找找,揪住一個嶽不群,本事不甚高,又正在被人笑。於是迅速加入笑話嶽不群的隊伍,嘻嘻哈哈幾聲,便能心安理得地把自己摘出來,完全不顧臉上耳光印還在了。
這種心態和行為模式,就像魯迅筆下的阿 Q。阿Q一開始對著王胡、假洋鬼子罵罵咧咧,被一頓揍了,馬上老實。隨後他便去欺辱和嘲笑更弱的小尼姑,然後理所當然地“忘卻了王胡,也忘卻了假洋鬼子”,轉而“飄飄然的似乎要飛去了”。
相信餘滄海下得山來,必定感覺今天取得了重大成功:我面斥了任我行,讓他的攻擊無功而返;並且還把嶽不群笑了,他一聲也不敢出!
——完——
下午(週六)重慶活動海報,週末好去處:

新書介紹見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