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春節前,帶著兒子回奶奶家過年,兩個月過去了,我兒每天在村裡撒花曬太陽,婆婆那天給我發了一張照片,我瞬間方了,這是我兒子嗎??😳趕緊翻出以前的照片確認一下….

再看看這小手,完美的巧克力色,還泛著油光。

偶買噶,到底發生了什麼?!!

事實證明,一旦小孩回老家,在奶奶的疼愛和照料下,往往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老人跟年輕人想的完全不一樣,育兒觀、生活作息、飲食習慣,甚至是寶寶穿搭等等都是不同的。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康康奶奶帶娃和媽媽帶娃到底有啥區別?
穿衣的畫風
麻麻們都愛捯飭寶寶
買各種不同風格的衣服
恨不得天天不重樣

奶奶們則偏好混搭
最好耐髒、抗造、保暖
鮮豔的花衣服、花裙子
讓你永遠無法參透的審美🤷♀️


媽媽手裡的小紳士
奶奶手裡的小地主

這白白淨淨的小帥哥
一眨眼就成了憨厚的火夫


你看我以前像不像個洋娃娃?
我現在只想給你一個白眼🙄

曾經都市裡的小公舉
如今村頭高原紅的小妞妞

奶奶說我是這個村最靚的娃娃
你看我的頭巾好看嗎?
還有我的小花襖小花褲

幼兒園放學奶奶來接我
同款不同色的親子頭巾
這樣搭配最出街

除了時尚頭巾
還有奶奶同款絲襪
這無處安放的小肉腳
回老家前是溫柔暖男
回來後,確定這是一個娃?


還有一種冷叫“奶奶覺得冷”
裡三層外三層還是覺得不暖和
就比如醬紫的↓

看看奶奶給穿了幾件秋衣

1件、2件、3件、4件…
我的孫女兒千萬不能凍著

陪娃的方式
在家麻麻喜歡給娃
讀繪本、聽兒歌、做遊戲
各種育兒大法齊上陣
外出喜歡帶著娃找同齡北鼻
讓ta多和小朋友一起玩

奶奶帶娃一般謹慎又仔細
不許亂碰、不許亂跑
不能做出格的事情
一定要在視線範圍內活動
而且非常喜歡帶娃一起跳廣場舞

看這妖嬈的舞姿
簡直是青出於藍勝於藍

逢年過節的才藝表演
再也不用擔心了

媽媽帶娃戶外玩耍
奶奶帶娃一起掰棒子

和奶奶家圈裡的🐷成為了好朋友
騎著佩奇滿村溜達~

還學會了馴羊🐑

甚至是鬥雞…

飲食/生活習慣
在做飯方面,媽媽喜歡各種置辦
輔食機、破壁機、榨汁機…
一頓操作猛如虎
最後孩子還往往不領情

奶奶則是怎麼簡單怎麼來
麵條、面片、疙瘩湯…
各種看似簡單的菜
寶寶反而吃的不亦樂乎
奶奶也是充滿驕傲

媽媽:寶寶長大了,要自主進食

奶奶:怎能讓寶貝兒自己吃飯呢?
來,多吃點,胖點兒才健康

在哄娃睡覺方面
媽媽往往覺得心力憔悴
每天與娃大戰三百回合
最後媽媽累癱

奶奶就非常淡定了
孩子睡覺有那麼難麼?
分分鐘不就著了麼?
順便配上王者蔑視的表情

現在網上有太多奶奶帶娃和媽媽帶娃的對比了,我們的關注點往往都放在了奶奶給娃穿的不夠精緻、帶娃觀念太老舊等方面…總之各種嫌棄老人帶娃。
其實我們都知道,老人對孩子的愛可不比我們少。奶奶們放棄了原本自由自在的晚年生活,幫助我們照顧孩子,而且盡心盡力、仔細認真,生怕孩子有一點磕碰,她們的責任心是超群的。

我們不妨從更多元的角度去看待老人帶娃。比如當我看到我兒子在老家被曬的黝黑的手時,我心裡想的是他一定在陽光下奔跑、玩的很開心,變黑是代表健康呀!而不是奶奶怎麼不好好給孩子保養、塗擦臉油這些小細節。因為她幫我把孩子照顧的那麼好,我應該學會的是感恩。
當老人帶娃時,我們把注意力多多放在優點上,少看細節,而且要給他們更多的空間。真的遇到自己接受不了的問題,儘量委婉的去溝通。讓整個家庭處在和諧、有愛的氛圍裡,這樣孩子也會健康快樂成長的~
標杆課程(點選下方藍字瞭解)
|
北京大學課程(點選下方藍字瞭解)
報名諮詢:龍老師15110089360(微信)
|
|

“每一次讚賞,我都當成是喜歡”
—————已讚賞99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