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對婚姻滿意度的下降幾乎貫穿了一段婚姻的始終。
——米歇爾·德魯因



電影《鳥人》劇照
所以,如果你現在正處於無性婚姻或近乎無性婚姻的狀態,其實你不是一個人。事實上,這個問題是很普遍的,與我們所面對的“親密饑荒”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01
激情、親密、決定/承諾
是愛情的三角形
社會科學中最可信的趨勢模型之一是婚姻幸福感 U 形曲線。該曲線表明,婚姻幸福感會在婚後下降,之後隨著人們退休年齡的臨近而慢慢上升。
但這僅僅是基於橫向研究的資料,更復雜的分析並沒有那麼樂觀。事實上,婚姻滿意度的下降似乎貫穿了一段婚姻的始終。它會在婚姻最初的幾年裡急劇下降,要麼在接下來的50年裡繼續下降,要麼在結婚20年後穩定在一個明顯低於婚姻初期的水平。背後的原因何在?是幻想的破滅。
婚姻實在艱難。兩個不同的個體試圖融入彼此的生活,在試圖應對角色轉變所帶來的挑戰,以及長期關係中經常爆發的衝突時,總會有一個適應期。而且,夫妻二人不一定會一起成長。他們可能以不同的方式成長,更難達成一致,更難找到共同的興趣和紐帶。社會交換理論認為,人與人是否能建立並維持一段關係,取決於一個人在關係中獲得的收益與付出的成本,這些變化可能會使“收支天平”偏離一方或雙方的利益。
此外,就像擁抱帶給你的心動感覺會越來越少一樣,兩人對彼此的熟悉程度也可能會影響婚姻。隨著時間的推移,兩人可能只把彼此視為理所當然的存在,在婚姻的初始階段能帶給彼此興奮和刺激的行為,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失去了吸引力。
關於愛情的理論有很多,但我和多數研究人員最常參考的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康奈爾大學人類發展學教授羅伯特 · 斯滕伯格提出的愛情三角理論。該理論界定了愛的構成要素,分別由三角形的三個頂點表示。

根據斯滕伯格的說法:
激情就像心中的一團火,能燃起雙方對這段關係的愛慕與慾望。
親密是指彼此依戀、相互分享、相互感受,讓彼此感知對方的溫情。
決定 / 承諾由兩部分組成,一是決定和對方相愛、結婚,二是承諾要和這個人相守一生。
斯滕伯格指出,決定和承諾的兩部分不一定同步,因為人們有時會決定結婚,但卻沒有長期承諾的意願;也有一些人承諾了長期相守,但卻並不相愛。

電影《女友的男友》劇照
該理論還有一個重要特徵,這也是許多持其他理論的學者所認同的——在激情的強度和伴侶的溫情(或者說是親密的愛意)之間存在一個明顯的界限。但在斯滕伯格看來,最理想的愛情是完美的愛,即雙方在這段關係中享有愛的全部構成要素。
02
性是一種行為
並非一種感覺
人有多大機率能擁有完美愛情?這與夫妻對彼此的滿意度有何關聯?想讓愛的三個構成要素權重完全平衡可能很困難。斯滕伯格認為,激情的權重在一段關係的初始階段會迅速達到峰值,而後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消退,甚至有可能迅速下降。當人們選擇繼續這段關係時,承諾的權重往往會增加。同時,親密的權重具有非線性特徵。起初,親密的權重會逐漸增加,但比激情增加得慢,而後又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減少。
構成愛情的三要素會如何隨時間變化,學者們眾說紛紜。但2020年的一項涉及25國7000餘名參與者的調研結果顯示,激情的權重在婚姻存續時間最短的夫妻中佔比最高,而承諾的權重在那些相處時間更長的伴侶中佔比最高。
與此同時,無論是結婚1年以下的夫妻,還是婚姻存續時間在21年以上的伴侶都普遍認為,婚姻關係中激情的權重要比親密和承諾少得多。看來激情不僅會減弱,而且會受到婚姻關係的影響,也許只有在開始時例外。
但激情在戀愛關係中很重要。它與夫妻對彼此的滿意度有關,同時也是人們在一段潛在的戀愛關係中追尋的東西。激情也有助於擁有積極健康的性生活。這樣看來,在一段愛情關係中性生活的頻率下降似乎也就不奇怪了。
最近的一項研究對來自美國中西部的72對新婚夫婦進行了為期四年的跟蹤調查。起初,他們稱每月有大約9次性生活,但在四年之後,每月的性生活次數只有不到6次。這相當於在短短的四年中,他們的性生活減少了33%以上,而這些人還是新婚夫妻。當然,並不是說所有夫妻的性生活頻次都在下降。

電影《女友的男友》劇照
2019年一項涉及挪威92對年輕成年夫妻的調研顯示,當妻子具有更開放的社會性關係取向(即對隨意性行為和性慾的態度)時,性生活往往會更積極。妻子的社會性關係取向比丈夫的重要,因為在異性戀夫妻中,一般是女性決定性生活的頻率。
這項研究的時間跨度是4年,那麼10年之後呢?接下來的50年呢?不幸的是,性生活的頻率在中年以後也會急劇下降。表二(下圖)的研究用到了兩個美國國家資料集,涉及的研究物件年齡在44歲到72歲之間。研究表明,人一生中性生活的頻率始終在下降。

步入老年後,57歲以上的人稱每週性生活頻次少於一次。分析樣本中的大多數人是已婚狀態,但未婚者的性生活頻率最低,其中許多人在老年時根本沒有性生活。
激情冉退,性生活在衰減,承諾在婚姻關係中佔據越來越重要的位置。但是,許多故事依然逃不過曲終人散的結局。婚姻散場時,我總會訝異於人們的一個看法:“我還愛他,但我和他已經不再相愛了。”
我猜他們想表達的意思是,他們仍能感受到彼此之間高度的親密感,但什麼是“相愛”?我常常想,“相愛”是否只依賴於激情的熱度?也許當人們說他們不再相愛時,本意是那種最初的性吸引力、慾望和陶醉感已經消失了。

電影《狂人皮埃羅》劇照
那麼,初吻的刺激有多強烈呢?當你的身體被一個新的、有吸引力的人觸碰時,你會不會渾身顫抖?這些反應可能是因為新奇感。這是一種強烈的愉悅感,會產生眩暈、陶醉的感覺。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當你習慣了自己的伴侶和他們的觸碰,興奮感就會消失,慢慢被穩定的承諾所取代。
也許這就是隨著時間推移,夫妻間的性愛頻率及滿意度明顯下降的原因。承諾取代了激情。在一段關係中保持興趣和激情的方法之一,或許是認識到興奮感與快感是在什麼時候發生改變的,然後在行為上做出相應改變,而不是去思考“我已經不愛了”。記住,性是一種行為,並非一種感覺。
但是,當人們對伴侶失去“性趣”和性吸引力、完全中止了性生活時,往往也意味著愛情關係的結束。這也與一個更大的問題有關:許多夫妻甚至不在同一時間上床就寢。
03
好的婚姻,從一起入睡開始
同床共枕的時刻對大多數夫妻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這是放鬆、解壓、一起休閒的時間,基本上不受生活中其他需求的影響(比如孩子、工作和家庭)。事實上,這可能是一天中唯一能讓夫妻真正獨處的時間。

影視劇《奧利弗·基特里奇》劇照
也許正因為如此,在睡前的例行活動中,夫妻們經常分享親密的時刻,包括身體上和情感上的,情感上的親密對話可以幫助他們強化對夫妻身份的認同。假如夫妻不再分享這些情感上和身體上的親密時刻,會發生什麼?假如他們的睡前習慣不同步、不相匹配了呢?會不會演變為“未實現的親密關係”?這與夫妻間的滿意度有關聯嗎?
我們詢問了289名生活在美國、與伴侶共同居住的人(平均同居時間為9.67年),請他們描述自己典型的睡前習慣。我們鼓勵他們儘可能詳細地描述他們在哪裡、在有伴侶和沒有伴侶的情況下都會做什麼。每個人的答案都完全不同。有的人表示,他們的日常習慣是花時間和配偶在一起做親密的事:
但也有許多人表示,他們在睡前很少和配偶在一起,有的人身邊甚至根本不會有配偶陪伴:

電影《婚姻故事》劇照
為了測驗出到底有哪些睡前未實現的親密關係,我們又要求伴侶們說出他們理想的睡前活動,並要求他們儘可能詳細地描述。以上4位受訪者的回答與他們的日常生活有很大不同。
理想與現實的反差是驚人的。人們描述的理想睡前活動與實際存在巨大的差異,超過半數的人(59%)表示,他們通常會與伴侶在同一時間就寢。而在未實現的親密關係方面,27% 的人表示,他們希望能與配偶一起入睡,但這情況並不常見。

電影《鳥人》劇照
他們也錯過了身體與情感上的親密關係。超過四分之一(27%)的人表示希望有身體上的親密關係(從牽手到做愛),但這在他們目前的日常生活中並不常見;五分之一(20%)的人表示希望建立某種情感上的親密關係,而這也沒有出現在他們目前的生活中。
當然,我們想回答的最重要的問題是,這些睡前活動是否與參與者對婚姻關係和生活的滿意度相關。答案是肯定的。
僅僅是和愛人一同入睡,就有很高的睡前滿意度;擁有情感上的親密時刻,比如談論彼此的一天、一起看電視,也是如此。反過來,睡前滿意度的提高也會提高性生活、婚姻關係甚至生活的滿意度。
04
無性的婚姻
像隨意丟在沙發上的毯子
實際上,時間並非慾望的敵人,熟悉感才是。
回想一下你目前或最近的一段戀愛關係是如何開始的。來吧,花一小會兒你的寶貴時間,來回想一下熱辣而新鮮的性愛“初體驗”。再想想你現在的性生活。方式可能沒有什麼變化,但隨著你和伴侶更深入地瞭解對方的身體,更自如地表達慾望,一起嘗試一些“冒險之旅”,你們的“甜蜜時光”可能已經更加默契、更加和諧。然而,當伴侶輕撫你的身體,你可能不會有“初體驗”時那樣的感覺了。有什麼變化呢?
你很可能已經被伴侶撫摸了成百上千次。就像習慣會減少我們對其他刺激的反應一樣(比如閃爍的燈光或電視上的暴力),習慣也可能減少我們對性刺激的反應,成為我們渴望新伴侶的原因。
我認識一位20多歲的女孩阿什利。她有個習慣,當沙發上的毯子沒有被疊好、搭放在扶手上時,她就不想和她的前任有任何“親密接觸”。她說,這會讓她完全失去興致。
對於那些不在乎仔細疊毯子的人來說,阿什利的要求似乎有些吹毛求疵。但毯子只是一個象徵。阿什利說,在和前任的相處過程中,她並沒有要求他承擔多少家務,唯一的要求就是“當我結束了一天的工作,回到家後,毯子要疊好搭在沙發上”。隨意丟在沙發上的毯子象徵著伴侶無視她的感受,這使她的心情變糟,性慾也就隨之減退。由此可見,性慾和性吸引力其實並不完全與生物學有關,它們會被外部因素左右。
阿什利和前任在一起十年,三年前選擇離婚。導致離婚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不正常的性生活。但就像那條毯子的故事一樣,更主要的原因其實是不正常的溝通。這使得熟悉也成了吸引力的敵人。吸引力和性慾是交配特徵三要素中的兩種(另外一種是依戀,或對親密接觸的渴望)。
隨著時間的推移,兩人有了更多共同經歷,吸引力可能會增強,也可能會消退。這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彼此在身體上的吸引力,以及兩人的相處方式。性吸引力並非憑空產生。任何吸引都是被生活中的其他互動所激發、所熄滅的。

電影《分手的決心》劇照
想象一下,當你正和伴侶爭吵,或對工作和育兒問題感到壓力,你會對伴侶產生多大的吸引力?心理上的分心會使我們遠離對浪漫關係和性的追求,而轉向佔據頭腦空間的其他問題。其中一些干擾因素——比如那條沙發上的毛毯——看起來可能是相當微不足道的。但對阿什利來說,這個問題不僅至關重要,而且象徵著這段關係中更大、更深層的問題。
婚姻幸福沒有秘方可尋。讓婚姻存續的秘訣在於核心價值觀的相容、興趣相投以及有效的溝通。當核心價值觀和興趣不一致、溝通不暢時,尋求疏導可能會有幫助。但如果一個人已經關上了自己的心門,切斷了一切聯絡,那麼恢復這段關係幾乎是不可能的。在這種情況下,一些夫妻可能會放棄這段婚姻,與其他人重新開始,而不是試圖解決這個問題。兜了一圈,我們又繞回來了。
全世界有數以百萬計的人正以一成不變的節奏,按部就班地經營著自己的婚姻和家庭。對其中一些人來說,這種感覺是光榮的,忠誠為完美愛情提供了堅實的生活基礎;而對另一些人來說,這樣的生活實在乏善可陳,生活的視野只剩下一個小孔,日子過得飛快,卻了無新意;而對於那些生活節奏已經完全被慾望差異、未實現的親密關係、不快樂的婚姻所淹沒的人來說,生活是無比沉重的。



周國平老師原創親筆書寫春聯,唯美吉祥,喜悅平和,是春節期間最美的風景。限量發售,帶一份獨特的祝福回家,送人自用都很好。第一版,最有價值,長按圖一中的二維碼即可購買



關鍵詞
性生活
伴侶
無性婚姻
夫妻
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