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V姐。
今天各大指數都收紅,中位數上漲1.6%,這個上漲的背景是什麼呢?
受昨晚美聯儲官員講話的影響(關注通脹,而不是勞動力市場),昨天道指下跌,今天黃金、美元、比特幣、原油、美股期貨、日本股市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走弱,唯有A股港股上漲。
本週市場非常舒服,大盤週四綠,其他四天都紅。關鍵是振幅不大,沒有暴漲暴跌的刺激,更像搖搖樂,躺著就能把錢掙了。
這種市場比發瘋更健康,交易量在1.5-2.2萬億之間,也屬於牛市該有的區間。
我本週沒有什麼操作,只在週三週四做了一個小倉位的波段,看了一眼A股賬戶,5天都收紅(今天的盈利日曆頁面還沒更新,但是今天想虧錢也很難吧)。

老實說,這種舒適的躺賺體驗,我有種幻覺是不是打開了美股軟體。
不過呢,這周的上漲,都沒法突破之前的籌碼密集區。最高也就摸到3300,之前反彈的賣點3400左右一直沒有足夠的動能上去。目前大部分機構,或者說交易員,都認可牛市機率較高,但是本週屬於政策真空期,交易更多是過渡性質,而不是衝鋒的加倉。
後面2周就不同了,有幾個節點很重要:
1、11月1日,美國非農資料公佈
2、11月5日,美國大選
3、11月7日,美聯儲利率決議
你說這不是巧了嘛,原本10月下旬開的人大常委會,今天公佈了日期:
11月4日-11月8日。

因為財政預算需要常委會決議,所以之前大家都在猜的數字,我方最快8號會公佈。
對岸7號公佈降不降息,我們應該針對大選結果和利率決議都有不同的方案,8號見分曉。
看財政政策,小白們只關心數字多少,外資更關注錢會流向哪裡,民生還是投資?要想有大牛市,必須有外面海量的資金進來抬轎子。
國內機構不關心數字也不關心錢去哪裡,他們主要關注散戶怎麼想,事實不重要,散戶的預期很重要,把散戶掛在山頂就能完成機構全年KPI。
今天A500的場外基金開賣,2小時賣了百億。

市場裡最可愛的一群人進場了,支付寶或者銀行APP裡買買基金,普遍可以看做是標準的小白。
場外基金對小白是有好處的,看不見即時行情,就不會擾亂心智,一直想要交易。這個在牛市裡尤其重要,不然一旦波動大一點,同事一討論,網上短影片一渲染,立馬拿不住了。
牛市有一個很普遍的虧損模式,就是持有的基金股票到了回本位,很多人急忙選擇賣出,但是賣出後又漲了,漲一段時間後,不少人選擇高位再接回來,然後呢,再度等回本。
場外基金天然就會比場內的交易頻率低,可以幫散戶一定程度上規避頻繁交易造成的損失。
當然不頻繁交易,不代表裝死不動,有人說20年入場的,拿到現在了沒動,還沒回本。
emmm,還是要止盈的。歷史上牛市一般也就8個月-2年不等,時間的朋友一定要加個期限,不然就是時間的獄友。
牛市裡還有一種常見的虧損模式,就是把市場當純粹的賭場,衝進來玩的就是心跳。
比如這位朋友,你說給我分享素材,我可真分享了啊


因此這個市場,寬基指數還是適合大多數人的。
很多朋友問拿著滬深300要不要換到中證A500裡面去,說實話,滬深300裡面的成分股,8成左右也在中證A500裡面,中證A500的熱銷,直接就會幫滬深300抬轎子。
區別就是A500還有206只成分股是中證500裡的,代表中等市值的股票,60只是小票,多數屬於新質生產力方向。
因此A500的彈性要優於滬深300,漲得多跌得也多,在牛市的進攻性會更強一些。
這兩天銀行下調存量房貸利率了。目前不少高位房貸應該是調整到4.2-30BP,先到3.9%。
因為LPR要統一到明年才能調整,現在還是按照去年的LPR來,2個月的肉也是肉,銀行算得明明白白。明年定價日後,按照目前LPR,會下調到3.35%。
10月不少城市樓市還不錯,京滬深,成都的成交量都大幅反彈,看看後續行情能不能穩住。
能穩住,明年大家日子都好過些。
樓市跟各行各業不是什麼一鯨落萬物生的關係,副總理本月剛表態:
樓市是宏觀經濟的風向標。
樓市不行,消費不行,企業不行,就業不行,一整個負螺旋。
股市給抗通縮撕開一個口子,樓市能儘快穩住,那麼會大大縮短我們走出通縮的時間。
祝大家好運,今年最後2個月有個好的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