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行業丨價格戰“停火”下的消費貸經營策略選擇——銀行機構動態跟蹤2025年第八期

本文作者 | 呂爽 唐澄澄 呂思聰 陳昊 魯政委
銀行機構動態跟蹤,半月報
本期關注:據媒體報道,2025年3月,部分銀行要求自2025年4月起,新發放的消費貸年化利率不得低於3%。若此舉措在各銀行全面落地,銀行在消費貸產品價格上的過度競爭或得到緩解。本期我們將聚焦2024年上市銀行消費貸經營策略和情況,以及本次消費貸價格戰“停火”對銀行的可能影響進行分析。
從規模增速來看,2024年各銀行個人消費貸增速表現不一,國有大行保持高增速,而股份制行及部分城商行規模增速分化。從消費貸價格來看,近兩年銀行消費貸產品“價格戰”愈演愈烈。
根據我們測算,若2025年4月起,新發放消費貸年化利率不得低於3%的要求落地所有銀行,如果存量消費貸到期後均需續貸,那麼在一定假設條件下,或將使得全國性銀行約0.67萬億元存量消費貸在續貸時的利率出現抬升,佔全國性銀行整體消費貸規模約15%。其中,大多數受影響消費貸為股份制銀行所發放。
在實踐中,近年來不少銀行消費貸產品不良率高企。具體來看,消費貸的資產質量問題主要體現在透過網際網路發放的個人消費貸上,部分銀行受網際網路消費貸風險增加影響,2024年個人消費貸不良率增長較快。雖然銀行消費貸價格戰“停火”或能在短期緩解部分銀行消費貸收益與成本不匹配的困境,但從長期來看,銀行消費貸行穩致遠或還需要透過最佳化客群選擇、強化自營渠道、建立自主風控體系等措施的落地。
銀行機構戰略級組織架構調整:1、建設銀行建立“千企萬戶大走訪‘236’”工作機制;2、2024年銀行網點“加減法”:工行、郵儲縮減超130家,多家股份行繼續擴張。
銀行機構產品及業務佈局變化:1、超50家銀行關閉ATM掃碼存款業務;2、建設銀行創新服務雄安新區加速發展;3、建設銀行聯合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政府舉辦“善建科技 智行未來”科技型企業交流推介會;4、農業銀行首筆資金流資訊共享平臺應用貸款落地;5、廣發銀行擬新增“跨境理財通業務”收費專案;6、中信銀行釋出專精特新企業服務方案;7、浦發銀行張江科技支行掛牌上海銀行業首家“寵物友好”網點;8、上海銀行推出《助力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9、南京銀行創新開展資料資產質押貸款業務;10、北京銀行成功落地杭州市科技企業併購貸款試點業務;11、杭州銀行落地“燃氣證”金融服務;12、寧波銀行以金融科技打造杭州“數字房票”新正規化;13、蘭州銀行落地甘肅首筆“取水權質押貸款”;14、九江銀行“有機矽產業貸”貸款餘額破億,助力永修縣打造“世界矽都”。
銀行機構數字化創新: 1、銀行對金融大模型運用加速推進;2、浦發銀行釋出《商業銀行資料經營管理實踐報告》;3、浦發銀行一站式跨境金融服務平臺“跨境e站通”全新上線。
其他:1、銀行估值提升計劃密集亮相。
本文作者:
請登入興業研究APP檢視完整研報
獲取更多許可權,聯絡文末銷售人員。
點選圖片購買 “興業研究系列叢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