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的盡頭,就是戰爭,避無可避!

貿易戰打不贏,必定發生熱戰。這不是危言聳聽,以史為鑑,今天就是未來的歷史,歷史不過是曾經的今天。
所謂貿易戰,本質就是有軍事強權的國家對其他國家的強買強賣。
打個比方,假如這個世界就是個大菜市場,美國在這菜市場裡,既是最大股東,又兼任保安隊長,還壟斷了像糧油這種大家生活都離不開的必需品。
美國說了,在我的地盤做買賣,得交攤位費,而且買我的糧油,都必須用我印的代金券,其他的一概不認。
這麼一來,不管是賣東西的,還是買東西的,都得把自己印的代金券或者手裡的商品,換成美國的代金券,不然根本沒法做其他買賣。
表面上看,美國的代金券和糧油綁在一起,可你們有沒有想過,為啥只有美國能這麼幹,別人就不行呢?這才是問題的關鍵啊。
經濟這玩意兒,從來就不是簡單的商品交易。買賣買賣,其實就是一場博弈,買啥、賣啥,定價權都掌握在強勢的那一方手裡。
就說烏克蘭想把糧食賣到歐洲吧,結果被匈牙利、羅馬尼亞這些歐洲國家抵制。
為啥呢?因為烏克蘭的糧食價格低,要是大量進入歐洲市場,就會衝擊當地的糧食價格,損害這些國家農民的利益。
市場就那麼大,烏克蘭的糧食根本衝不破這層壁壘。
再看看,同樣是賣方,俄烏戰爭爆發後,美國成了歐洲石油天然氣最大的供應國。
北溪2號被炸這事兒,到現在還是個未解之謎,雖然沒有實錘證明是美國或者美國指使其他國家乾的,但能把這麼大的事兒搞成懸案,歐洲那些小國家肯定沒這本事。
歐洲國家還心甘情願花大價錢買美國的高價油氣,這可不是因為他們相信什麼 “母乳餵養好” 這種鬼話。
說到底,買什麼、賣什麼,雖然和需求有關,但需求就好比餐桌上的盤子,盤子裡放什麼菜,誰能從盤子裡夾菜,這可不是盤子能決定的。
美國為啥要發起貿易戰呢?還不是因為他發現咱們往盤子裡放的菜越來越多,喜歡咱們菜的 “食客” 也越來越多,就連他自己都時不時來湊個熱鬧。
可他自己能端上桌的菜卻越來越少,心裡就開始不平衡了,就想把咱們從桌子上擠下去,把盤子拉到他自己跟前。
以後咱們要是還想添菜、夾菜,就得費勁地站起來,把胳膊伸得老長才行。美國從2018年就開始動手了,不停地給咱們加稅。
在這之前,美國對咱們產品的關稅就已經高得離譜了,可即便這樣,也沒能攔住咱們在國際市場這個大桌子上 “添菜夾菜”。
從資料上就能看出來,2024年,美國進口額是3.29萬億,咱們是2.58萬億。拋開咱們和美國相互的進口額,美國對世界其他國家的進口是2.7萬億,咱們是2.4萬億。
這說明啥?這國際市場的大桌子,咱們算是穩穩地坐住了!對美國來說,軟的不行那就來硬的,想把咱們從桌子上趕下去,最後肯定會動手動腳,甚至狠狠地踢上一腳。

這可不是我瞎猜,歷史早就給我們提了個醒,那段百年屈辱史,至今還明明白白地寫在咱們的史書裡呢!咱們中國一直秉持著不惹事,但也絕不怕事的態度。
“貿易戰”,重點在這個 “戰” 字,它體現了咱們的民族性格。該來的總會來,咱們時刻準備著!
五一國際勞動節之際,祝大家節日快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