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產繼承戰2.0:宗馥莉不穩,娃哈哈風雨欲來

宗馥莉
最近幾天,人們都在熱議已故娃哈哈創始人宗慶後的家族秘密及其引發的繼承之爭。
2004年,宗慶後59歲,按當時的規定,男性職工60歲即可退休。一名娃哈哈集團人士對此表態,「如果宗總在的話,娃哈哈沒有問題;如果宗總不在的話,就有問題了。」也是那一年,宗馥莉學成歸國,進入娃哈哈,工作至今。
2024年2月,宗慶後去世,宗馥莉正式接班。17個月後,兩場訴訟將遺產之爭捅上臺面。回想2004年內部人士的那句話,早已犀利指出娃哈哈在「家文化」掩飾下的企業治理和家族傳承問題。
一名家族辦公室專業人士評價道,「當宗慶後一代企業家漸次謝幕於中國商業史,我們終將發現:人無完人、業有圓缺,血緣與情愛可以隱藏,但財富傳承永遠需要陽光下的制度。」今天,我們一起梳理一下宗馥莉正面臨的遺產之爭。
作者:賈琦
來源:無冕財經
樹欲靜而風不止。娃哈哈集團正陷入一場橫跨境內外的財富與繼承風波。一紙訴訟,將這個飲料帝國背後的家族秘辛推上風口浪尖。
據證券時報、《環球時報》等多家媒體713日報道,宗慶後之女、現任董事長宗馥莉,遭三名自稱「同父異母」的宗氏後人起訴,指控她擅自處置宗慶後生前設立於香港滙豐銀行的21億美元信託資產,並要求繼承其名下高達29.4%、市值超200億元人民幣的娃哈哈股份。
「家族內部事務,與公司的運營及業務並無關聯。」娃哈哈方面的回應,攔不住外界對宗氏家族繼承懸念的持續發酵,也擋不住輿論對這家老牌民企權力交接走向的密集猜測。
過往,宗馥莉長期被視為宗慶後唯一繼承人。如今,圍繞繼承權的家族爭議正逐步顯現,「布鞋首富」身後留下的,並非一紙遺囑,而是一場尚無定局的家族博弈。
1.信託未竟,遺願成謎
這場攪動輿論的宗氏家族爭產案,焦點集中在一筆尚未徹底落實的家族信託。
三名原告——Jacky(宗繼昌)、Jessie(宗婕莉)和Jerry(宗繼盛)自稱宗慶後的子女,聲稱宗慶後早在2003年,就指示下屬在香港滙豐銀行設立離岸信託,並承諾三人各得7億美元,資金來源為娃哈哈未來的利潤分紅。截至2024年初,賬戶餘額約為18億美元,尚有3億美元未到賬。
他們要求宗馥莉遵從宗慶後的原始意願,不僅支付相應利息,還要賠償轉移資產造成的損失——法庭檔案顯示,該賬戶已有約110萬美元被轉出。
這份訴求透露出三大法律焦點:
首先,信託設立方式並不規範。宗慶後並未親自設立信託或簽署正式檔案,而是透過助手以公司名義操作。這種「委託式設立」存在法律瑕疵。
其次,資金尚未完全注入,部分資金源於未來分紅,且有人民幣換匯等非正式安排,信託財產歸屬尚不明晰。
此外,受益人身份成疑。三名原告此前從未公開露面,此次才以「非婚生子女」身份主張信託權益,引發巨大關注。
面對質疑,宗馥莉方面提交了一份遺囑副本,稱宗慶後已明確將其全部境外資產留給宗馥莉,並排除其他子女繼承權。宗馥莉律師強調,從未收到有關信託的書面檔案或指示。
這份遺囑也成為爭議焦點之一。原告指出,遺囑見證人包括娃哈哈高管潘家傑、方強等人,缺乏家族成員見證,真實性與效力遭質疑。
從法律角度來看,若信託已依法成立,並指定原告為受益人,即使遺囑中未提及,他們依然可主張權益;但若信託設立未完成,或財產未實際轉入信託賬戶,則將被視為宗慶後遺產,受遺囑限制。
宗馥莉律師援引《信託法》第8條:「設立信託應當採取書面形式。」並指出涉案信託缺乏完整檔案和設立人簽署,且注資不全,信託狀態尚屬「未竟」。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信託資金來源於娃哈哈利潤,意味著宗馥莉作為集團負責人,有能力透過調整分紅與賬目處理,實質控制信託注資節奏
2.隱秘的「二號人物」
除宗馥莉與三名原告的爭執外,一位長期隱身的女性亦浮出水面——杜建英。
她是三位原告的母親,曾是宗慶後最倚重的高管之一,享有娃哈哈「二號人物」之稱,也是娃哈哈國際業務的重要推手。儘管外界廣泛猜測其與宗慶後的關係,但二人從未公開確認法律或婚姻關係。

杜建英,圖源網路
公開資料顯示,杜建英1966年生,浙江大學畢業後進入杭州醫用光學儀器廠,後被宗慶後招入娃哈哈,出任黨委書記等要職,在集團管理和海外拓展中表現出色。2010年,她創辦三捷投資集團,轉向資本運作,迅速在生物醫療、保險、科技等領域展開佈局。其子女宗繼昌、宗婕莉頻繁出現在旗下或關聯企業的高管與股東名單中。
尤為引人注目的是,宗慶後的親妹妹宗蕊曾短暫持有三捷投資0.2%的股份,儘管比例很小,但為兩者之間的家族紐帶增添更多想象空間
透過三捷投資,杜建英間接掌控了娃哈哈旗下多家地方工廠的股權,尤其是近年來被關停的18家生產工廠。公開資訊顯示,這些被關停的分廠分佈於多個地區的生產基地,業務覆蓋乳品、飲料等多個品類。
據鳳凰網財經,有娃哈哈員工介紹,這些分廠部分來自陝西娃哈哈乳品有限公司、衢州娃哈哈啟力飲料有限公司、徐州娃哈哈飲料有限公司、深圳娃哈哈榮泰實業有限公司等。這些公司雖由宗馥莉擔任董事長,但在股東或董事中,都有杜建英的身影。
例如陝西娃哈哈乳品有限公司,杜建英為董事;深圳娃哈哈榮泰實業有限公司、衢州娃哈哈啟力飲料有限公司共同的大股東「廣元金信投資有限公司」,宗馥莉持股60%,杜建英持股40%;徐州娃哈哈飲料有限公司的股東紅安永盛投資有限公司,杜建英持股62%
按《21世紀經濟報道》的說法是,這些被關閉的工廠多不隸屬宗馥莉主導的「宏勝系」,反而與杜建英的資本網路關聯密切
以雙城娃哈哈乳品公司為例,其大股東為註冊於英屬維爾京群島的榮泰企業(持股60%),董事名單中除了宗馥莉,還有杜建英和宗繼昌;瀋陽娃哈哈榮泰食品有限公司也有相似股權結構與人事安排,宗婕莉亦名列董事。
杜建英本人雖從未在此次訴訟中公開露面,但其透過投資佈局、家族成員介入企業治理等方式,成為宗家繼承格局中舉足輕重的隱秘角色。
不過看起來宗馥莉也不是毫無對策。
近年來,宗馥莉主導的「宏勝飲料系」持續擴產、整合資源,掌握著娃哈哈最核心的製造與供應鏈。另外,自執掌集團以來,宗馥莉大力推動改革、加快內部重組,這些動作被視作強化控制權的關鍵舉措。
業界人士分析,關停部分工廠,既是對市場變化的應對,也可能是其借治理權再分配之機處理新舊勢力博弈,為自己主導的宏勝飲料系進一步掃清障礙。
3.家族角力深刻影響權力格局
圍繞宗慶後遺產的繼承糾紛,已演變成一場跨越內地與香港的「境內外雙線作戰」。
宗馥莉不僅在香港應對離岸信託訴訟,還在杭州面對股權繼承主張,整個娃哈哈集團的未來或將受到挑戰。
去年2月,宗馥莉在父親去世後接過娃哈哈這副重擔,自此之後,娃哈哈風波不斷。
宗馥莉接班不到半年後,就因被股東質疑管理能力,發公開信辭去副董事長職務,後經協商復職,並正式掌舵娃哈哈。這也是宗慶後離世後,外界第一次感受到娃哈哈管理層的動盪。
不久,娃哈哈又捲入維權事件。去年9月,網上流傳的宣告稱,娃哈哈部分員工質疑2018年啟動的股權回購計劃,認為職工持股會名存實亡,損害了超萬名員工的利益。
此外,員工們還對勞動合同改簽宏勝飲料集團及取消「乾股分紅」表示不滿。據媒體報道,幾位娃哈哈在職及離職員工透露,「目前已超50名娃哈哈員工提起訴訟,另有約700名員工以各種方式表明了維權意願。」
不過,杭州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基層工會聯合委員會發布宣告稱,「娃哈哈維權委員會訴訟維權」「要求員工重新簽署勞動合同」等說法均為不實資訊,並否認出現訴訟。
傳言紛擾,再加上今年上半年出現的今麥郎代工風波、部分工廠停產風波等,外界難免對娃哈哈的內部管理、企業機制,甚至是公司穩定性等出現疑慮。
此番繼承風波,還可能打亂她蓄勢已久的上市計劃。
目前娃哈哈股權結構中,杭州國資佔比46%,為第一大股東;宗慶後所持29.4%股份由宗馥莉代為控制,職工持股會則持有剩餘24.6%
儘管2024年營收已回升至700億元,但娃哈哈在瓶裝水市場的份額仍不及農夫山泉的三分之一,產能擴張、產品創新及渠道重塑均需大量資本投入。
從資本市場視角看,穩定清晰的治理結構是上市的前提。家族紛爭一旦持續,將可能拖慢上市程序,削弱投資者信心,甚至影響戰略資本合作。
更深層的隱憂在於品牌公信力。
宗慶後一生以「節儉實業家」形象深入人心,是娃哈哈品牌的重要資產。而今「親屬爭產」的輿論風波頻登熱搜,不僅牽動公眾情緒,也可能動搖消費者對品牌的長期信任。
截至目前,香港法院已宣佈延遲裁定,杭州方面尚未確定開庭時間。
信託效力、繼承資格與企業控制權的多重博弈仍在持續,結局未明,但這場家族角力將深刻影響娃哈哈的權力格局與資本路徑。
一起聊聊:
  • 你怎麼評價這場遺產之爭?
  • 你認為娃哈哈當前最大的挑戰是什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