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工門”牽出股權內鬥!宗馥莉上位一年,還沒搞定娃哈哈?

“代工門”上熱搜引發網友熱議,背後另有隱情。當前娃哈哈不需要這種流量,自從宗馥莉“接棒”,關於娃哈哈的爭議就沒有停止過。近期更是因為“多地工廠停工”“商標歸屬”問題,導致輿情甚重。
文丨金融八卦女作者:烏彥祖假正經
· · ·
5月15日,“娃哈哈客服回應純淨水由今麥郎代工”話題登上微博熱搜,一度衝到熱榜第二,閱讀量高達7000萬。
網友對比了一下價格,追問:
“既然是代工,我為什麼不直接購買今麥郎?還便宜。”
為此娃哈哈又發聲明解釋,結果變成了“背刺今麥郎”。網友評論區各種批評留言,熱鬧得不得了。
當前娃哈哈不需要這種流量,自從宗馥莉“接棒”,關於娃哈哈的爭議就沒有停止過。近期更是因為“多地工廠停工”“商標歸屬”問題,導致輿情甚重。
接班快一年了,宗馥莉還沒搞定娃哈哈嗎?
1.
今麥郎代工背鍋羅生門,
是“內鬥”惹的禍? /
事件起因是,有網友購買娃哈哈純淨水,發現標籤上的生廠商竟然是“今麥郎”。於是把影片發到網上,沒想到對此有疑問的網友還不少,有人甚至發現個別批次的水連外包裝都變了。
網友追問之下,娃哈哈客服承認部分產品是由今麥郎代工的,網友大驚,才有了熱搜。客服說了,只要是正規渠道購買的娃哈哈,都可以放心飲用。
有人就不樂意了,既然同一家生產的產品,就某團上的資訊來看,價格差距還是顯而易見的:“我為什麼不直接買今麥郎?”

5月15日,娃哈哈釋出宣告稱,4月起合作已終止與今麥郎合作,因為自檢過程發現“個別批次純淨水未透過抽樣檢測”。
這下子網友反倒是替今麥郎委屈了。食品飲料行業,代工是很常見的事情,連盒馬的綠瓶水也是今麥郎代工的。

於是,娃哈哈又“找補”,稱選擇代工是因為“去年產能不足”,但已完成18條高速生產線佈局,現在完全實現自主生產。
產能不足是實話,2024年娃哈哈營收約700億元,同比增長約40%。巨大業務需求,難免會導致產能跟不上。
但娃哈哈早年營收也突破過700億,當時為什麼就不用代工呢?
有媒體報道,去年宗馥莉關閉了10多家分廠生產線,但新的生產線沒有跟上,也是導致產能不足的原因之一。
關閉分廠,一部分因業務調整,一部分則是疑似“股權糾紛”引起的。
比如,關停的陝西、衢州、徐州、深圳等地分廠,裡面都有杜建英的股份。杜建英是90年代初期加盟娃哈哈的“老人”,曾任娃哈哈集團黨委書記,是核心管理團隊成員。
關停工廠又導致了“停工停產、員工薪資驟降及大規模維權”等問題發生,媒體統計,截至5月,已有超過1500名員工加入維權行列,多地工廠陷入勞資糾紛的僵局。
其中,陝西娃哈哈乳品有限公司因關停生產線,員工被迫停工,收入大幅縮減,已引發廣泛關注。有一線員工介紹,車間從2月16日開始停產,收入有所縮減,但多次與公司溝通目前仍未達成一致。娃哈哈對此回應:調整最佳化產銷佈局,是向內改革的短期陣痛。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自2024年宗馥莉正式接管娃哈哈後,雖然成績顯著,但依然有人感慨,娃哈哈不似從前了。
2.
嫡系上位、大改經銷策略,
員工漲了工資,娃哈哈卻不“溫情”了? /
2024年7月,杭州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宗馥莉“完全接任”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職務,並接手29.40%股份。此後,娃哈哈的改革可以說是大刀闊斧。
首先,宗馥莉對公司原有組織構架進行改變,高管都換了“自己人”。
娃哈哈董事會中,新添了王國祥、洪嬋嬋、葉雅瓊等人,“老將”吳建林、潘家傑、餘強兵則從董事會中退出。王國祥、葉雅瓊本來在集團重要部門任職,此次“提升”到董事會,算是高升;洪嬋嬋則是宏勝飲料財務部部長,算是“嫡系”;這三人日後必將成為宗馥莉的左膀右臂。
監事會也有變化,孔沁銘、尹續瓊、許思敏等新面孔上位,蔣麗潔、賈暾、郭虹退出。
宗馥莉又將宏勝飲料的祝麗丹、嚴學峰、丁秀娟拉進“新群”。祝麗丹擔任娃哈哈管理中心總監兼人力資源部部長,嚴學峰擔任十幾家關聯公司監事,丁秀娟則在多家關聯公司中擔任財務負責人。
透過一系列“人事變動”,宗馥莉現在已經牢牢掌握了在集團內的“話語權”。
其次,員工也“不能吃大鍋飯”了。
以前,娃哈哈奉行宗老的理念,“不開除45歲以上的員工”,企業文化的確溫馨,但也導致了“大鍋飯”現象。
宗馥莉合併或者裁撤了多個部門,人力、財務、供應、運輸等13個部門的部分員工也被來自宏勝飲料的相關人員“替換”。又將員工薪酬體系調整為A、B、C、D四檔,分紅也不再按資歷分配,而是與崗位績效掛鉤。
2024年9月的職工代表大會上,宗馥莉說:“娃哈哈今年乾股分紅不會取消、薪資結構沒有變化。但分紅將基於個人的崗位績效,而非僅憑過往的資歷或級別來分配。”
此舉引發很多老員工不滿,宗馥莉卻堅持執行下去。她直接開懟:幹多少,就拿多少,讓躺平者徹底退出歷史舞臺。
還有,娃哈哈賴以成名的營銷體系,宗馥莉也要改變。
娃哈哈有今天的成績,跟“聯銷體”模式有很大關係。透過“合夥人制度”“四級分銷”幾十年的沉澱,公司在全國鋪設了幾萬家線下渠道,娃哈哈的業績大多來源於此。
在2024年全國銷售工作會議上,宗馥莉特別提到,要繼續加強終端建設,增加冰櫃投放數量和陳列數量,硬剛農夫山泉。
銷售體系上,鼓勵經銷商“大包大攬”,不用做單品,可以AD鈣奶、純淨水、八寶粥都做。宗馥莉說到做到,2024年經銷商大會,就只邀請了年銷售額1000萬以上的經銷商。
還有一點,就是娃哈哈的部分經銷商,簽約主體已經變成了宏勝飲料下屬公司。
最後,改變了“數量取勝”的產品策略,主推“大單品”。
宗馥莉要求聚焦個別產品,最好一個產品能做到幾百億規模。2024年8月,娃哈哈創意旗艦店代運營服務進行招標,要求目標是至少打造3款爆款,年成交額在4500萬以上。
宗馥莉可不是那種只會一味硬剛的管理者,打了棒子之後,是會給甜棗的。
2024年下半年的“全國銷售工作總結大會上”,宗馥莉曬了一波“戰績”,銷售團隊收入猛增30%,一線員工薪資上調23%至31%,全年累計發放薪酬24億元,比2023年多發了4億元。1月的青工團拜會上,宗馥莉給每位青工發了500元過年紅包。其中10人還派發了10套位於嘉興海寧的公寓鑰匙。
對於治理公司理念,早些年,宗馥莉就在採訪中說過:“我和我爸所處的時代不一樣…… 我爸為什麼市場做得好?他是靠直覺……我爸的市場感覺也確實是很好的,但是市場在變,尤其是年輕一代消費者成長起來了。至於我個人,我希望做到的是制度化的管理。”
內部“安定”,下面宗馥莉就要解決最重要的問題了。
3.
股權沒談妥,準備"單飛",
宗馥莉亮出最後的底牌?/
2024年2月25日,宗老去世,宗馥莉自然而然接班,卻遭到質疑。5個月後,她以退為進,“順利”拿到娃哈哈管理權,並進行了上面提到的“改革”。
然而,娃哈哈仍然面對諸多問題,其中最重要的是商標問題。
今年2月,有網友發現:
387 件“娃哈哈”商標從“杭州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轉讓至“杭州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
也就是說,娃哈哈商標將從由上城區文商旅集團為最大股東的杭州娃哈哈集團,轉向由宗馥莉控股最多的公司。
一時間,“私吞”“掏空國資”“損害員工利益”等說法紛至沓來。對此,宗馥莉僅丟擲一紙宣告,稱此舉“只為進一步提升集團公司合規化經營”,此後不再談及此事。
娃哈哈商標究竟姓什麼,從1996年跟法國達能合資開始,就不太好說。商標問題說簡單了,就是股權問題。
根據最新訊息,上城區文商旅集團與宗馥莉在談判,有意將持有的46%股份轉讓至宗馥莉,但價格未談攏。對此,上城區文商旅集團可能走股權招拍掛流程,不排除向第三方公司轉讓。
宗馥莉這邊也有對策,娃哈哈直截了當表示:“為此我司不排除在近期推出全新的自有品牌,並已為此次轉型做好了相關的準備工作。”
八妹發現,5月12日公號“娃哈哈家園”釋出了一則訊息,裡面推薦了一款新產品——“娃小宗”。

圖片來自公眾號:娃哈哈家園

八妹查詢發現,娃小宗商標的申請公司是宗馥莉的宏勝飲料集團,目前處於“初審公告”狀態。商標服務範圍不僅涵蓋了茶飲料、礦泉水、純淨水、蘇打水、果汁飲料、奶製品、植物飲料、咖啡等娃哈哈幾乎已有的產品品類,還包括啤酒等未曾觸及的新品類。
宗馥莉決心可見一般,解決不好股權,不排除“另起爐灶”。而且這步棋可謂一石三鳥:既向資方施壓談判,又為可能的“單飛”鋪路,更試探了市場反應。
不管事情的發展方向如何,宗馥莉接班一年,展現出她的能力。她有魄力敢於改革,有手腕能軟硬兼施,有視野提前想好應對策略……完全是一個成熟的企業家做派了。
“代工門”後肯定還會有很多關於她的新聞,但應該不會有人再問她:
為什麼還不結婚了?
爆料請聯絡八妹微訊號:bamei2016

要想每天都能看到八妹的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及評論哦~
—end—

金八傳媒往期獲得獎項

極揚文化,是一家新媒體、新消費為主業的新三板掛牌公司(股票程式碼:873375),旗下金八媒體矩陣包括金融八卦女、新10億商業參考等,超過1100萬用戶選擇關注我們的新媒體。
商務合作請聯絡八妹微訊號:bameihezuo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