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班娃哈哈一年多的宗馥莉,又攤上事了!
頭頂一代「飲料大王」、前中國首富等諸多光環的已故知名企業家宗慶後,其身後事再起波瀾:
數位非婚生子女的突然現身,在網路上引發軒然大波。
更迷惑的是,他們還把宗馥莉告了?
表面看,宗馥莉似乎四面楚歌,實則她的反擊早就開始了……


企二代、42歲聲稱從未談過戀愛、曾一手解僱為娃哈哈代言20年的王力宏……
圍繞在宗馥莉身上的標籤和話題眾多,而其中引發最多爭議的,竟然是「42歲仍未婚」。
在她的微博評論裡,不堪入目的留言比比皆是,有每日早晚安打卡示愛的,有幻想和宗馥莉婚後生活的;



甚至有為她後半生籌謀規劃「賽博吃絕戶」的:

紛紛擾擾之外,宗馥莉,究竟是位怎樣的女性?

在宗馥莉的童年記憶裡,宗慶後還不是大名鼎鼎的首富——他在校辦工廠經銷部工作,蹬著一輛破舊的三輪車,從賣文具、賣汽水,到賣冰棒。
那時宗馥莉有輕微厭食症,給她餵飯成了家裡發愁的事。
宗慶後發現,很多孩子都有營養不良的狀況,但彼時市面上所售的補充營養的補劑,大多供成人食用。
愛女心切的宗慶後發現了這一市場空白,他決定推出一款兒童營養液,名叫娃哈哈。

「喝了娃哈哈,吃飯就是香」,伴隨著這則央視廣告,娃哈哈的故事,自此展開。
為了這份事業,宗慶後將全部身心貢獻其中,數十年如一日堅持做到員工請示不隔夜。
1996年,宗慶後又大膽轉型,征戰瓶裝純淨水領域,一度佔領大半國內市場。
產品供不應求,AD鈣奶、營養快線、爽歪歪也在逐步推出,宗慶後的「飲料帝國」越建越龐大。

但對於宗馥莉來說,比起家庭逐漸發生的變化,她更早感知到的,是父母的忙碌。
大多時候,她放學回來在公司食堂吃飯,之後就在總經理辦公室裡把作業寫完,童年時光在娃哈哈集團裡度過,以至於她覺得娃哈哈就像她的「小妹妹」。

1996年,正在讀初中的宗馥莉有了自己的人生規劃,她決定要去留學,態度堅決。
我希望去國外讀書,做這個決定時我就承擔它所有後果。這個經歷讓我學到很多,包括自己的獨立性、知道自己想要什麼,這對我有很大幫助。
14歲,她隻身前往聖馬利諾中學完成中學學業,繼而考入佩珀代因大學主修國際貿易,直到2004年才歸國。
學成歸來的她,並沒有如外界推測那般,直接進入核心管理層,而是在娃哈哈二號基地做基地管委會副主任,深入一線,歷練自己。

這一年宗慶後59歲,外界旁敲側打起他對於退休的看法,宗慶後的回覆很明確:
等70歲吧,把女兒扶上馬送一程,我也可以輕鬆一下。
在外界看來,宗馥莉早已是娃哈哈的唯一繼承者,但她的想法遠不是這麼簡單:
對我來說,我不想做個繼承者。為什麼一定要繼承呢?我不想去繼承一家公司,但是我可以去擁有它。
如果我做得成功的話,我希望能夠去併購娃哈哈。那就是一種擁有,不是繼承,對嗎?

對於宗馥莉來說,娃哈哈是見證她成長的陪伴,亦她想「比肩」父親的一道門檻。

在諸多外界報道中,宗馥莉和父親的關係常被拿來議論。
作為老一輩企業家,父親吃盡苦頭,在42歲才得以創業,常年穿著30元的布鞋,被稱為「布鞋首富」,對待員工也如對待家人一般。
但作為留學歸來的學院派,宗馥莉更崇尚效率和制度,她坦言自己弱點也很明顯,沒有父親那麼豐富的銷售實踐經歷。
兩人曾一起登上央視《高朋滿座》節目,在主持人問到「如果有員工犯下大錯,你會怎麼辦」時,宗慶後表示會嚴厲批評,但也會讓他重新修正錯誤。
宗馥莉的態度卻很明確,「我會按照制度,制度說犯了什麼錯應該接受什麼懲罰,就怎麼懲罰。」

雖然宗馥莉和父親有著不同的企業管理模式,但這並不代表著兩人的關係陷於困境。
宗馥莉打心底裡佩服父親,她隨後在節目裡說道:「有的時候我做的不夠好,希望繼續向爸爸學習,要更加包容一點。」
父親對女兒的關愛和培養,也不僅僅體現在日常生活中,還深度融入進兩人的商業關係中。
宗馥莉曾數次談及感謝父親,「讓我有一定的空間,去發揮我想要做的事。」

2018年,宗馥莉自告奮勇,任職娃哈哈公關部部長。
上任第一個重大舉措,是終止了自1998年就代言娃哈哈的老牌代言人王力宏的合作。
此舉在當時引發巨大爭議,王力宏與娃哈哈形象繫結極深,在當時也保持著極好的口碑。
但宗馥莉給出的原因也很明確,「從20歲看到40歲,你們覺得不膩嗎?」
三年後,王力宏人設崩塌,當年被嘲的「低情商」成為挽救娃哈哈公關的一場先見之明。

正是基於父親的支援,這些年,不乏看到娃哈哈面向年輕人的新型舉措,就如接連推出限量版營養快線、營養快線彩妝、AD鈣奶月餅和冰淇淋等產品。
宗馥莉在用自己的方式,不斷使這座老牌企業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二十年的大膽創新,是宗慶後在背後對她的託舉,為她歷練讓出的空間。
她也越來越理解父親,主動承認需要向父親學習,坦言:
父親什麼事都很厲害,都很快解決,什麼事情都得問他行還是不行,什麼事情出麻煩他都幫忙解決掉。

想要比肩父親,並不是一件易事。
但宗馥莉勝在有謀略,有勇氣,也肯吃苦。
她繼承了父親的勞模精神,被員工私下評為娃哈哈「第二勤奮的人」。
她也曾在採訪中坦誠,自己原本只想做個簡簡單單的人,因為已經有了所有的東西,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但後來發現,有一個爸爸給的平臺,可以做很多原先不可能去做的事情,或者是跟同齡人不可能去做的事情,「那我就想要去嘗試一下這個平臺給我的機會。」
水土不服的時期過後,宗馥莉也做出了自己的成績。

「2014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上,娃哈哈位列第18,宏勝飲料集團則位於第420位。
雖然仍有一段距離,但宗馥莉在不斷將其縮小。
宏勝集團一開始主打為娃哈哈代加工飲料,在宗馥莉的帶領下佈局了全產業鏈,在全國各地有36家分公司,16個生產基地。
為了做好娃哈哈的接任人,她已經準備了太多年。
娃哈哈是我爸一手創下的江山。作為他的女兒,我有責任去守護它。

離譜的是,作為娃哈哈的接班人,宗馥莉要面對的,不僅是商業沉浮中的外界觀望,還有對待女性繼承人的非議。
她曾在採訪中表示自己從未交過男朋友,令記者大吃一驚,彼時三十而立的宗馥莉認真重複道:「從來沒有。」
報道中這樣寫道:
家裡太有錢了,後果之一就是難以分辨追求者的動機,似乎每個接近她的人都想和她談生意。
宗慶後也曾在接受採訪時,提起對宗馥莉婚姻的看法:
也無所謂,女兒的事情要她自己做主,不能強迫她。

對於這位首富千金的空白感情史,顯然引起了外界不小的爭議。
有人嘲她「不結婚不算成功」、「白白讓家產後繼無人」;
娃哈哈接班人的身份顯露之後,線下線上更是常有瘋狂男性向她「求婚」。

顯而易見,作為傑出女性,宗馥莉仍難逃外界在她的婚戀問題上大做文章。
似乎女性繼承人只有結婚生了孩子,或者說生了兒子,才稱得上有了繼承家業的合理性。
反觀男性繼承人卻完全不需要經歷這些,彷彿出生即意味著,將來必定坐穩這一位置。
但時代早已變了。
縱觀美特斯邦威接班人胡佳佳,達利食品接班人許陽陽,新希望接班人劉暢,碧桂園接班人楊惠妍……商界傳統敘事在被改寫,女性繼承人的時代正在到來。

性別從不是決定傳承的因素,能力才是接班人的唯一標準。
無論是初入娃哈哈的殺伐果斷,還是歷練之後的創新之舉,都足以見得宗馥莉作為優秀企業人的格局。
我們樂於看到這樣的女性敘事,打破性別偏見,無懼外界爭議。
她已然做好準備,登上商業帝國的寶座,掌控自己的話語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