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來源:心言豆語
主動脈夾層的致命風險主要來自夾層擴充套件或破裂,而影響夾層進展的關鍵因素是:
(1)收縮壓(SBP):過高的血壓會增加血管壁壓力,促進夾層擴充套件。
(2)左室射血速率(dp/dt):反映心臟收縮時的血流衝擊力,dp/dt越高,主動脈壁受到的剪下力越大,夾層撕裂風險增加。
正性肌力藥物(如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腎上腺素)透過增強心肌收縮力來和/或收縮外周血管升高血壓,但同時會顯著增加dp/dt,從而加重主動脈夾層的撕裂風險,因此停用。
去氧腎上腺素是一種純α1受體激動劑,主要引起外周血管收縮,而對心臟β受體無直接作用,因此:不增加dp/dt(與多巴胺等不同),理論上更適合主動脈夾層患者的升壓需求。
適用於:主動脈夾層合併低血壓;此時需先排除假性低血壓(如測量了夾層累及的肢體動脈)。
(1)2023 ESC主動脈疾病指南:
對於低血壓的主動脈夾層患者,應避免使用正性肌力藥物(如多巴胺)。
去氧腎上腺素或去甲腎上腺素可作為升壓選擇,因其不增加dp/dt。
(2)ACC/AHA 2025主動脈疾病管理指南:
推薦去氧腎上腺素用於血流動力學不穩定的AD患者,尤其是無心臟收縮功能受損者。
(1)適用人群
確診主動脈夾層 + 低血壓(SBP < 90 mmHg)。
當然,如發生心包填塞或主動脈破裂導致的休克,需緊急手術干預,而非單獨使用藥物。
(2)給藥方案
初始劑量: 靜脈推注 50–100 μg(稀釋後緩慢推注)。
持續輸注:0.1–0.5 μg/kg/min,根據血壓調整。
目標血壓: SBP 90–110 mmHg(避免過高,防止夾層擴充套件)。
心率控制:60–80 bpm(可聯用β阻滯劑如艾司洛爾)。
(3)注意事項
有創動脈血壓監測(避免假性低血壓)。
中心靜脈壓(CVP)評估容量狀態。
嚴重外周血管疾病或受累時謹慎使用(可能加重肢體缺血);低血容量時需同時積極擴容。
如果去氧腎上腺素效果不佳,可考慮:
(1)去甲腎上腺素:
小劑量,0.05–0.1 μg/kg/min,以α1受體(靜脈收縮)為主,增加靜脈迴流和心輸出量(CO),對dp/dt影響較小;
劑量過大時亦會興奮心臟β受體,可能增加dp/dt,促進夾層進展。
(2)血管加壓素(2–4 U/h): 不依賴腎上腺素能受體,適用於難治性休克。
(1)主動脈夾層低血壓患者應避免使用正性肌力藥物(如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腎上腺素等)。
(2)去氧腎上腺素是合理選擇,因其不增加dp/dt,可安全升壓。使用時應嚴格監測血壓、心率,目標SBP 90–110 mmHg,避免過高。
醫脈通是專業的線上醫生平臺,“感知世界醫學脈搏,助力中國臨床決策”是平臺的使命。醫脈通旗下擁有「臨床指南」「用藥參考」「醫學文獻王」「醫知源」「e研通」「e脈播」等系列產品,全面滿足醫學工作者臨床決策、獲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