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開源周穩步推進:發現並利用英偉達隱藏指令,充分利用GPU效能|環球科學要聞

將環球科學設為星標
週一至週五
第一時間掌握
最新鮮的全球科技資訊
· 航天 ·
星艦七飛爆炸原因:諧振過強
星艦七飛畫面。圖片來源:SpaceX
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星艦(Starship)在今年1月16日進行了第7次試飛,超重型推進器成功實現“筷子夾火箭”,但新一代上面級飛船(S33)卻在飛行8分20秒後與地面失聯,碎片隨後落入大西洋指定區域內。
2月24日,SpaceX釋出了第七次試飛報告,表示上面級在點火2分鐘後,飛船尾部區域發生閃爆並伴隨壓力升高,隨後出現持續火災,最終導致五臺發動機關閉。分析表明,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飛行中的諧振響應比地面測試時強數倍,增加了推進系統硬體的壓力,導致燃料洩漏並超出設計排氣能力。SpaceX表示已經他們優化了現有設計,在靜態點火試驗復現了諧振現象,並調整了燃料輸送管道結構、推進劑溫度以及發動機推力引數。此外,新一代星艦將引入更強大的通風系統和氮氣吹掃裝置以降低火災風險,同時採用猛禽3發動機減少潛在洩漏點。
星艦第8次試飛將於當地時間2月28日舉行,目前超重型助推器已經移至發射臺。(SpaceX)
· 人工智慧·
DeepSeek開源第三彈:支援稠密和MoE模型的FP8計算庫——DeepGEMM
DeepSeek在DeepEP中表示他們發現並利用了PTX指令集文件外的行為。圖片來源:DeepSeek
2月26日,DeepSeek官方在社交媒體發文,介紹了DeepGEMM,這是一個支援稠密和MoE模型的FP8 GEMM(通用矩陣乘法)計算庫,可為V3/R1的訓練和推理提供強大支援。而此前兩天,DeepSeek已經開源了針對Hopper GPU最佳化的高效MLA(Multi-Layer Attention)解碼核心——FlashMLA;以及首個專為 MoE 模型訓練和推理打造的開源EP通訊庫——DeepEP。在DeepEP中,DeepSeek表示他們甚至發現並利用了英偉達沒有在PTX文件中公佈的行為。
DeepGEMM庫具有以下特徵:在Hopper GPU上實現高達1350+FP8 TFLOPS的算力;極輕量級依賴,程式碼清晰易懂,完全即時編譯,即用即跑;核心邏輯僅約300行程式碼,卻在大多數矩陣規模下超越專家級最佳化核心;同時支援密集佈局和兩種MoE佈局。
上週DeepSeek曾在社交媒體發文,表示本週為“DeepSeek開源周”,他們將陸續開源五個人工智慧科研成果及程式碼倉庫,此次釋出的是第三條。(新智元、DeepSeek
· 物理學·
在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發現經典湍流
圖片來源:M. Zhao et al.
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BEC)是物質在極低溫下,大量原子表現成同一個原子的狀態。而近日,研究人員透過高解析度成像技術觀測了BEC內部能量流動的規律。研究人員成功觀測到了銣原子BEC內部的流速圖,解析度可達1微米。結果他們發現,BEC內部的流速分佈符合經典湍流中的分佈,相關論文已經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
根據柯爾莫哥洛夫理論(Kolmogorov theory),在許多湍流流體中,能量從大渦旋傳遞到小渦旋,最終在最小尺度上以熱能形式耗散。這會導致流體中兩點之間的速度差分佈與它們的距離遵循特定的冪律關係。而本次試驗中銣原子BEC就符合這一特徵,表明BEC這種量子流體中可能存在類似於經典湍流的能量級聯現象。該結論也暗示,經典流體和量子流體之間可能存在一定的相似性。(Physics
· 醫學·
生物器官年齡可提前數十年預測疾病風險
我們的器官是一個綜合系統,但它們的衰老速度不同,特定器官的衰老會導致許多相關疾病。最新發表於《柳葉刀·數字醫療》The Lancet Digital Health)上的一項研究發現,透過血液檢測確定每個器官的衰老速度,能提前預測多種疾病的風險
研究人員分析了20世紀90年代末收集的6200多名中年人的血液樣本,以確定心臟、血管、肝臟、免疫系統、胰腺、腎臟、肺、腸道和大腦和整個身體的生物年齡。他們比較了每個人的實際年齡與每個器官的生物年齡之間的差距,發現在同一個人身上,器官的老化速度往往不同。器官加速老化預示著最初健康的人在未來20年中罹患30種不同疾病的風險。例如,心臟加速老化預示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顯著增加,而肺部加速老化的人則容易罹患呼吸道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病和肺癌。免疫系統老化速度比平常快的人患痴呆症的風險最高,而中年時大腦老化速度更快的人患痴呆症的風險並不高——這一結果支援了之前的研究結果,即容易受到嚴重感染的人在晚年患痴呆症的風險也較高。研究者還發現,腎臟健康與其他器官的關係尤為密切,因為腎臟加速老化的人日後更有可能罹患血管疾病、2 型糖尿病和肝臟疾病,而幾乎所有器官的生物老化都預示著罹患腎臟疾病的風險增加。(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 行星科學·
火星可能擁有固態核心
美國宇航局(NASA)“洞察號”任務的資料表明火星有一個液態核心。與地球核心相似,火星核心應該主要是由熔融鐵金屬組成。但它的密度較低,表明火星核心肯定含有大量其他較輕的元素,如硫。過去人們認為,火星核心溫度可能太高,無法使固態核心結晶,但形成鐵硫化物礦物核心的可能性尚未得到詳細研究。《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的一項研究稱,實驗室實驗的地球化學證據表明火星中心可能存在固態核心。
研究團隊在實驗室中進行了高壓高溫實驗,以確定火星核心中硫鐵化合物相的晶體結構和密度。作者認為,如果火星中心的溫度降到約1960開爾文以下(此溫度在該區域估計溫度範圍內),硫鐵化合物相可能開始結晶並形成固態核心。要確定火星內部是否存在固態核心,還需要進一步的地球物理學測量。但這項研究的工作支援了火星內部存在固態核心的可能性,無論是現在還是不遠的將來火星一旦發生進一步冷卻之後。
撰寫、整理:王昱、冬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