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小的公園在哪裡?

🪴
日本·靜岡
世界最小的公園
在日本靜岡誕生
2025年2月25日,吉尼斯世界紀錄認定日本靜岡縣長泉町的一塊交通路口角落的空地為“世界上最小的公園”。

圖片來源 / tokyoweekender
雖然這裡被稱為“公園”,實際上它只有0.24平方米,相當於兩張紙的大小。它建於1988年,包括一小塊草地和一個可供一人使用的小石凳。它的靈感來自於美國俄勒岡州波特蘭的Mill Ends公園。
Mill Ends公園直徑僅約61釐米,總面積約0.29平方米,位於波特蘭市中心西南奈託公園道和泰勒街的交叉口。它的誕生源於一位記者在辦公室的一次發呆。

如今的Mill Ends公園
1946年,《俄勒岡學報》的記者迪克·範根(Dick Fagan)工作時注意到辦公室窗外的一個廢棄路燈基座。由於路燈從未安裝,該位置被雜草佔據,他決定將這裡改造成一個迷你花園,並命名為“Mill Ends Park”,這個名字來源於他專欄“Mill Ends”的名字。

迪克·範根在Mill Ends公園,圖片來源 / 俄勒岡州歷史學會研究圖書館

1956 年,格蘭特高中學生在Mill Ends公園野餐。圖片來源 / 俄勒岡州歷史學會研究圖書館

1980時的Mill Ends公園,圖片來源 / 俄勒岡州歷史學會研究圖書館
範根將這個花園的故事發布在專欄中,並描述了公園的“居民”是愛爾蘭小矮妖,並稱這裡是“愛爾蘭以西唯一的矮妖聚居地”。1976年,波特蘭市正式將Mill Ends公園納入城市公園體系,並在每年的聖帕特里克節(St. Patrick's Day)舉辦慶祝活動。
對於靜岡此次獲得“世界上最小的公園”的稱號,波特蘭公園及娛樂部門的發言人馬克·羅斯開玩笑地說他感到“非常憤怒”,如果模仿是最真誠的奉承方式,那麼他們確實感到無比榮幸。
💌
拉脫維亞·里加
《貓貓的奇幻漂流》主題郵票
拉脫維亞郵政局宣佈推出一款專為本國動畫電影《貓貓的奇幻漂流》(Flow)設計的郵票。這款郵票由電影導演金茲·茲巴洛迪斯(Gints Zilbalodis)和3D動畫藝術家Pēteris Tenisons設計,面值為2.54歐元。

圖片來源 / Latvijas pasts
在剛剛結束的第97屆奧斯卡金像獎上,《貓貓的奇幻漂流》獲得最佳動畫長片獎,這也是拉脫維亞作品獲得的首個奧斯卡獎。(詳情點選閱讀小貓捧起奧斯卡
這部全程無對白,由貓、水豚、小狗、狐猴、和鷺鷹等動物作為主角的動畫電影在拉脫維亞上映至今的本土票房超過了25.5萬張,而該國的總人口僅有188.2萬人。本片也已經於2月28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
法國·巴黎
擁有巴黎聖母院的一個石塊
自去年12月8日巴黎聖母院重新開放已過去3個月。近日,法國遺產基金會(la Fondation du patrimoine)在官網上張貼出一項活動公告,讓大家透過募捐,有機會獲得來自巴黎聖母院的原版石塊!
這項募捐名為“宗教遺產競賽”(Jeu Patrimoine religieux),這些石塊曾經是巴黎聖母院的一部分,但在修復過程中無法再次安裝回去,因此法國遺產基金會決定用募捐的方式讓這些石塊發揮紀念價值。
石塊將被裁成50個7釐米長的方塊,每塊重約800克,其一側覆蓋有雕刻的黃銅板。
募捐參與時間從3月4日上午8點開始,於4月4日晚上結束。年齡滿18歲,透過基金會官網捐贈至少40歐的人均可參與。這些石塊的獲得者將於4月15日從眾多募捐者中抽籤產生,那一天也是巴黎聖母院火災六週年。
🥚
日本·東京

丘比蛋黃醬誕生100年
3月1日是“蛋黃醬日”。提到蛋黃醬,很多人對瓶子上有著光著身子的胖娃娃形象的丘比蛋黃醬一定不會陌生,它就是於1925年3月推出的丘比蛋黃醬。

丘比蛋黃醬舊版的包裝,圖片來源 / 丘比
1919年,食品工業株式會社(Kewpie Corporation的前身)在日本東京成立,主要生產調味醬。
公司創始人中島富一郎曾在美國農業和商業部擔任國際實習生。1925年,他受到美國蛋黃醬的啟發,推出了日本第一款國產蛋黃醬:Kewpie丘比蛋黃醬。同時,丘比品牌正式啟用。
1923年關東大地震之後,中島富一郎在重建時感受到了西方趨勢的發展。於是他將蛋黃醬介紹為一種受美國風格和飲食啟發的創新產品,透過在廣告中美國畫家羅斯·奧尼爾(Rose O'Neill)創作的丘比娃娃為品牌形象,丘比蛋黃醬迅速被大眾識別。

羅斯·奧尼爾創作的丘比娃娃插畫,圖片來源 / Postcard History
奧尼爾曾說:“丘位元捉弄人心,但我希望丘比娃娃只給人們帶來歡樂
1943年,由於戰爭期間原料短缺,丘比蛋黃醬生產被迫中斷,直到1948年戰後才恢復生產。1958年丘比推出塑膠瓶包裝的蛋黃醬,並引入標誌性的紅色網格圖案。1960年代丘比蛋黃醬在日本市場迅速擴張,成為家庭必備調味品。1993年,丘比蛋黃醬進入中國市場。
丘比官網上的蛋黃醬食譜
在日本,丘比蛋黃醬的市場佔有率高達70%。今年,丘比慶祝其百年週年紀念日。
📽️
義大利·羅馬

“電影院不應該被改建成商場”
近日,有9家羅馬電影院被資產管理公司低價收購。按照計劃,這些電影院將被改造成購物中心和超市。
高力全球投資者(Colliers Global Investors)和Wrm Capital以5000 萬歐元的價格收購了9家電影院。羅馬現存有約50家歷史悠久的影院,多數建於20世紀中期,兼具藝術價值與社群文化功能。此次改造計劃被視為房地產資本對文化遺產的侵蝕。

羅馬現存最古老的電影院是Cinema Adriano(阿德里亞諾電影院)。
它最初建於1898年,最初是一座劇院,位於羅馬市中心的Piazza Cavour。這座建築由著名建築師Luigi Rolland設計。在20世紀中葉,Cinema Adriano被改造成電影院,並在1965年舉辦了披頭士樂隊的音樂會。圖片來源 / https://roma.corriere.it/
美國導演馬丁·斯科塞斯(Martin Scorsese)近日在一份宣告中表示:
“試圖將城市裡的潛在文化復興空間改建成酒店、購物中心和超市是完全不可接受的。這樣的改造將帶來不可挽回的損失:這不僅是對這座城市豐富的歷史的極大褻瀆,也是對子孫後代的文化遺產的極大褻瀆。
這封信也是親自寫給總統塞爾吉奧·馬塔雷拉和總理喬治亞·梅洛尼的,以防止羅馬的任何文化場所被改建。這些廢棄的地方並非只是空置的建築,而是「沙漠中的教堂」,應該改造成真正的文化殿堂,能夠滋養當代和後代靈魂的地方。
另外,義大利建築師、終身參議員倫佐·皮亞諾以及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斯派克·李、韋斯·安德森、馬克·魯法洛和威廉·達福等其他好萊塢明星也發起了一封信保護這些文化產物。

👼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
他的血液拯救了超過240萬名嬰兒
詹姆斯·哈里森(James Harrison)是一位來自澳大利亞的88歲老人。
他在一生中捐血超過1000次,因為他的血液裡含有anti-D抗體,這種抗體被用於製造保護孕婦和未出生嬰兒的藥物,幫助解決因母嬰血型不相容而導致的致命新生兒溶血病(HDFN)
2月17日,拯救了無數嬰兒的哈里森去世。

2018年5月,詹姆斯·哈里森最後一次獻血。圖片來源 / 澳大利亞紅十字會血液服務中心
當母嬰血型不合時,母親體內產生的抗體透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導致胎兒紅細胞破壞而引發的同種免疫性溶血性疾病。最常見的原因是ABO血型不合,其次是Rh血型不合。而哈里森的血液裡有含有的抗體可用於一種名為anti-D的治療,在此之前,約有一半的嬰兒因新生兒溶血病死亡。
哈里森的血液裡含有anti-D的原因尚不清楚,有報道稱這可能與他14歲時接受胸腔手術時接受的大量輸血有關。哈里森從18歲開始捐血,每隔兩週捐獻一次,直到81歲。2005年,他創下了捐獻血漿次數最多的世界紀錄,並一直保持到2022年。
哈里森的女兒說,她的父親“為自己拯救瞭如此多的生命而感到非常自豪,而且這一切沒有任何代價或痛苦。他總是說這不會疼,而且拯救的生命可能就是你自己的。”

詹姆斯·哈里森和自己的孫子,圖片來源 / 澳大利亞紅十字會血液服務中心
目前澳大利亞只有不到200名anti-D捐獻者,每年幫助約45,000名母親和嬰兒。哈里森的兩個孫子也是anti-D免疫球蛋白的受益者。澳大利亞研究人員正在嘗試透過複製哈里森等捐獻者的血液和免疫細胞,在實驗室中生產anti-D抗體,以未來全球推廣。
🕵️‍♀️
英國·倫敦
“做一個有人文關懷的建築師”
2月21日,大英博物館宣佈了其西區改建計劃的負責建築師,當選人是出生於黎巴嫩貝魯特,現工作生活於法國巴黎的建築師麗娜·戈特梅(Lina Ghotmeh)的建築事務所LG-A(Lina Ghotmeh — Architecture)

大英博物館,圖片來源 / The Trustees of the British Museum
2024年5月,大英博物館發起了全球範圍的建築方案比賽。在九個月的時間裡,來自全球的60個建築公司提交了方案。
大英博物館表示:
“由屢獲殊榮的建築師莉娜·戈特梅領導的LG—A被認為對博物館有著深刻的理解和敏銳的感知,包括對藏品展示的複雜性以及文物與不同遊客群體之間的互動。她的建築設計採用了“考古學”的方法,這一願景尤其打動了評審團。”
大英博物館始建於1753年,開放於1759年。它的核心建築由羅伯特·斯米克(Robert Smirke)設計,採用新古典主義風格,以希臘復興式建築為藍本,強調對稱和比例。大中庭由諾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設計,於2000年開放。它是一個巨大的玻璃穹頂覆蓋的廣場,連線了博物館的各個展廳。

諾曼·福斯特設計的大中庭,圖片來源 / Foster + Partners

如今,即將被改建的西區佔博物館面積的35%,這次改建也將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文化改造專案之一。建築師戈特梅希望讓人們來到這裡能“滋養我們彼此之間的關係”,並將這裡打造成一個“屬於世界、面向世界的博物館”,讓這裡能夠連線並講述不同的文化,引導人們感受敬畏與美的力量。

LG-A建築事務所的改造方案圖
戈特梅提出了“接近微觀尺度”的概念,由對話和多種聲音讓大家調動所有感官,並參與其中。她的提案包括建造兩個大廳,大廳的拱頂將作為畫廊重新開放。牆壁將使用波特蘭採石場的廢棄石材砌成,這些石材的表面沒有博物館中大多數石材那麼光滑,這也印證了戈特梅“考古學”的方法。
大英博物館強調,選擇戈特梅作為建築師的過程並不是為了找到一個固定的設計方案,而是為了找到最適合合作的人選。戈特梅今年44歲,她是最年輕的候選人之一。大英博物館館長尼古拉斯·庫裡南(Nicholas Cullinan)今年48歲,作為同齡人的他們會共同完成這一長期專案。

戈特梅和庫裡南在大英博物館西區,圖片來源/ The Trustees of the British Museum
戈特梅也組建了一支由藝術家、結構和土木工程、平面設計等人員組成的團隊。他們將一起把對於大英博物館的構想轉化為現實,預計將於 2026 年中期完成改造。

愛沙尼亞國家博物館 圖片來源 / Takuji Shimmura

大阪世博會巴林館,圖片來源 / Lina Ghotmeh — Architecture  
這不是戈特梅第一次參與博物館改造,早在2005年,她就與讓·努維爾Jean Nouvel)事務所和Foster & Partners合作時,贏得了愛沙尼亞國家博物館的設計競賽。她的建築師事務所還負責了巴黎奧運村及2025 年大阪世博會巴林館的設計。
🗺️
法國·巴黎

人來人往的多元巴黎
最近,一條新聞標題顯示:超過三分之二的巴黎居民並非出生於這裡。
根據法國國家統計與經濟研究所(Insee)的研究,僅30%的巴黎居民出生於巴黎,29%來自外省或海外領地,25%來自外國,16%來自法蘭西島的其他省份。
巴黎佔法國總面積的0.01%,卻居住著3.2%的人口,2020年有約9萬人遷入巴黎,同時有13.3萬人遷出。根據最新統計,2025年巴黎市區的人口約為210.265萬人。

自2015年以來,巴黎市區人口呈現下降趨勢。預計到2040年,巴黎市區人口將比2020年減少約8.2萬人。
在過去50年裡,巴黎人口結構變化不大,但外國出生人口顯著增加,日本人成為最常選擇巴黎的外國移民群體。
2025年,法國整體租金同比上漲3.3%。巴黎是法國生活成本最高的城市之一,平均租金水平遠高於其他城市。在巴黎,30平方米左右公寓的平均租金約為1079歐元。
⚪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