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州家長注意了!不能對老師說這樣的話,有人提議罰款$1000

不要誹謗老師
日,維州獨立學校爭議調解辦公室主席Frank Handy提出,家長如果在網路上誹謗教師或校長,應被處以1000澳元罰款,以遏制對教育工作者的網路暴力。
Handy長期處理學校與家庭間的糾紛問題,每年介入約30起難以調解的案例。
他指出,家長在疫情後對孩子的安全和成長更為焦慮,這種情緒常常促使他們在情緒激動下發布不當言論。
雖然“他們不是有意做壞事,只是因為情緒被壓垮而失控”,但是,這種傾向在整個社會中變得更加普遍,學校也難以倖免。
2024年,54.5%的校長遭遇過暴力威脅,57.4%遭遇過誹謗,63.4%遭遇過沖突和爭吵。

Handy強調,校長和教師並沒有時間和能力一一回應網路上的不實指控,且教育工作本就不該包含“被辱罵”的風險。
他建議,政府可比照超速罰款設立一項類似制度,由eSafety Commissioner或其他機構執行,以起到震懾作用。

維州塔州獨立教育工會的一位發言人也表示,家長投訴教師及學校工作人員的行為呈上升趨勢。
儘管合理的投訴應受到重視,但不少指控明顯帶有情緒化甚至誇大其詞。
報道舉例指出,一所私立學校的家長,就因為老師在家長會中“提出的改進建議多於表揚”就投訴老師;
另一案例中,一位女教師因為喝止一名試圖偷她車的學生而遭停職;
還有一位剛大學畢業的同性戀教師持續遭到學生的言語攻擊,他試圖停止這種行為,但最終卻被校方認定存在不當行為。

Handy指出,這類極端行為雖然來自少數家長,但所耗費的時間和資源非常多。
他的辦公室主要處理在教育廳投訴機制無果後的個案,並嘗試透過“恢復性調解”手段修復破裂的關係。
他也為教師和校長提供調解技巧培訓,鼓勵他們嘗試新的處理方式。

儘管如此,仍有部分家長堅持申訴,進一步向維州監察署或澳洲人權委員會投訴。
據統計,維州監察署近三年共收到超3000起有關教育廳的投訴,僅2023-2024財年就高達1158起。
其中約27%不滿決策過程,15%抱怨投訴處理方式,另有12%指問題出在溝通及資訊記錄。

eSafety澳洲發言人證實,的確越來越多學校領導和教師反映遭遇嚴重的網路攻擊。
雖然該機構不處理誹謗案件,但若網路內容已達到“威脅性、騷擾性或惡意攻擊,且意圖造成嚴重傷害”的法律標準,eSafety可介入處理。
Frank Handy呼籲社會整體對話氛圍的改善,同時希望透過制度和教育兩手抓,為教師與家長之間建立更健康的溝通機制。
來源:The Age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閒話澳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