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由北京金融街服務局和北京立言金融與發展研究院聯合主辦,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金融科技研究中心、金融科技50人論壇提供學術支援的“金融強國背景下的數字金融高質量發展”研討會之“資產管理與數字金融高質量發展”在京舉辦。
在數字經濟的浪潮下,數字金融正日益成為支撐金融強國夢想的關鍵支柱。把握數字技術革命的契機,推動金融與數字技術的深度融合,努力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做好數字金融這篇大文章,是金融街論壇聚焦的重要方向之一。為充分發揮好金融街論壇年會“四個平臺”功能作用,深化金融街論壇“一主N分多沙龍”長效辦會機制,北京立言金融與發展研究院聯合北京金融街服務局針對“金融強國背景下的數字金融高質量發展”這一主題組織系列論壇活動。
“資管業在數字技術驅動下的數字化轉型是大勢所趨。”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資管機構監管司司長賴秀福在致辭中指出,當前,以人工智慧、大資料、雲計算、區塊鏈為代表的新興技術與傳統金融深度融合,覆蓋了包括投資研究、產品設計、投資顧問、風險管理和客戶服務等多個應用場景,深刻影響著資管業傳統經營模式,數字金融已成為推動金融行業變革的強勁引擎。
賴秀福認為,在數字化浪潮下,資管業數字化轉型要順勢而為,透過前沿科技手段,充分利用資料價值,形成宏觀、中觀、微觀貫通、閉環的投研體系,並基於數智化工具和較高的投研能力,把握新興行業投資機會,引導資金流向高成長潛力行業,助力國家新興產業發展,推動經濟轉型升級。
據北京金融街服務局局長盧五星介紹,2019年資管新規實施以來,金融街共引進各類資管機構149家。目前,金融街資管機構管理的資產規模超過17.5萬億元,約佔北京資管規模的52%,佔全國資管規模13%以上。為更好支援資管產業發展,北京將出臺《關於加快推進金融街資產管理高地建設的意見》,聚焦完善多元化資管機構體系、建設多元化資管產品和服務體系、提升資產管理雙向開放水平、服務資產管理基礎設施發展、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等重點任務,加快推進金融街資管高地建設。
聚焦資產管理行業與數字金融高質量發展的理論與實踐邏輯,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楊濤指出,就理論邏輯來看,對於如何做好數字金融這篇大文章,核心概念界定均強調了技術的深刻影響、資料要素和數字化基礎設施的突出作用以及數字化變革對原有金融全產業鏈的重構等,在實踐中要做好數字金融供給側結構最佳化與改革,充分基於需求側特點來反推數字金融改革創新,完善數字金融生態要素支撐和基礎設施建設。
在會議主旨發言環節,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副會長賀竹君深入剖析了保險資管行業數字金融發展的現狀和問題。他指出,從實踐來看,保險資管行業發展面臨多方面的制約因素。例如,資管機構已沉澱了大量的交易和管理資料,但許多機構尚未將資料管理上升至資料治理層面,資料有效發掘和應用還不充分。此外,挖掘的資料價值應如何反映在資產負債表上,如何體現在生產要素和資產價值上,尚未形成統一的標準,亟需在管理層面形成可評估的核算準則。此外,大資料對保險業的賦能在理賠、核保等方面的作用很大。但對投資而言,還很難形成對市場的準確判斷,尚無法完全替代人工的投資決策過程。
工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副總裁王屯圍繞資管行業數字化轉型的實踐和未來展望展開分享。他認為,大資管行業數字化轉型潛力廣闊,資管公司持續深化數字化轉型,推動資產管理行業高質量發展可以從三方面破局:一是要發揮好資金融通和資源配置的紐帶作用,加速推動資產結構的最佳化調整。二是促進數字金融與居民財富管理需求深度融合,著力推動產品端創新升級,為不同偏好、不同生命週期階段的客戶提供個性化資產配置建議。三是促進數字金融與全面風險管理深度融合,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智慧風控體系,著力推動業務流程的安全穩健。
泰康資產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兼營運長魏宇結合泰康資管在數字運營能力建設中的實踐經驗提出,推進數字化轉型從業務端要梳理明確業務場景、最佳化業務流程、整合和規範資料管理以及建設好數字化文化。
“銀行理財公司的潔淨起步、業務轉型、能力建設和模式創新都離不開科技平臺賦能。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快速發展,全球資管行業正在積極探索如何利用智慧化工具最佳化投資策略、加強風險管理、提高運營效率。”招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資訊長苟宏提出,中國資管機構需要認真思考如何推進數字金融高質量發展、把握技術革命、深化科技賦能,將數字技術與金融服務深度結合,更好為實體經濟服務並創造客戶價值。
從實踐角度,苟宏對招銀理財一體化資管科技HARBOR平臺的建設歷程進行了介紹,並對資管機構做好數字化轉型提出了四點建議:一是持續投入,確保數字化轉型的長期推進;二是打造專業團隊,提高複合知識結構科技人才佔比;三是堅持科學的方法,將自上而下的頂層設計與自下而上的快速迭代相結合;四是著力形成業務與科技深度協作的科技氛圍。
華銳技術董事長鄒勝指出,資管科技生態正在發生積極變化,其中包括資管機構和資管科技企業等主體的價值交換和賦能,監管者、行業協會在其中可以發揮重要作用。他建議,資管行業應該重視培育一個開放、專業協作、良性競合、健康的科技生態,以促進高質量供給和把握架構升級機遇,加速實現平臺化程序和先進替代,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
在會議最後的主題發言環節,北京銀行軟體開發中心總經理助理袁珏、中興通訊金篆信科常務副總經理趙培、嘉實基金資訊長楊競霜分別進行了分享。
據袁珏介紹,今年上半年,北京銀行在財富管理業務和數字化轉型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目前已推出一系列AI驅動的創新專案,如AK系列專案,提升了客戶洞察、產品管理以及全渠道服務能力,不僅優化了內部流程,還為客戶提供了更智慧、個性化的財富管理服務。未來,北京銀行將在權益類投資、金融科技融合及個性化服務創新等領域持續探索,以應對市場變化、需求升級及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
趙培指出,在數字化轉型和信創的背景下,傳統的集中式資料庫已無法滿足海量交易和資料處理的需求,分散式資料庫成為發展趨勢。金融行業對資料庫的穩定性、可靠性和資料一致性有著極高的要求,而國產資料庫在這些方面已取得顯著進展。展望未來,國產資料庫將繼續在金融科技領域發揮關鍵作用,助力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楊競霜以嘉實基金為例,介紹了科技條線的建設和數字化程序,包括成功引入華銳的AMI技術,實現交易系統的穩定執行,以及透過構建統一的資料平臺(one data)來整合資料資源,提高資料治理效率。他認為,數字化轉型不僅是技術問題,還涉及如何將數字世界的決策反饋到物理世界,這是大多數企業尚未解決的問題。他建議,數字化轉型應從資料入手,建立資料平臺,並透過標準化介面實現技術的快速迭代和升級。

聲 明
本報告由華銳研究所提供,所載內容反映的是截至報告發表日的判斷,如所載內容出現變動,我們將及時補充、修訂或更新內容及觀點。本報告版權屬於華銳研究所,如需引用本文,請明確註明引自華銳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