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19日《人民日報》關注北京市西城區刊發文章《錨定金融強國目標 以首善之首高標準履行服務保障國家金融管理中心職責使命》,一起來看看。

全文如下:
金融是國民經濟的血脈,關係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全域性。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金融事業發展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為新時代新徵程做好金融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了“加快建設金融強國”的宏偉目標。北京市西城區作為國家金融管理中心所在地,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實北京市委工作要求,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作出應有貢獻。
北京金融街是中央金融管理部門和眾多金融機構總部、重要金融基礎設施機構所在地。西城區深刻認識到,加強國家金融管理中心功能建設,事關金融強國建設全域性,是黨中央賦予的重大職責使命。
高標準打造金融服務體系,是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更好發揮國家金融管理中心統籌資源和輻射帶動作用的重要支撐。西城區透過打造“政府授權+跨界共治+專業運作+市場機制”模式,創新金融街合作發展理事會、金融街論壇、金融街服務局、金服公司“四位一體”服務體系,出臺《關於服務保障國家金融管理中心建設的意見》等政策檔案,釋出《關於加快推進金融街資產管理高地建設的意見》,服務金融監管體制改革,構建以北交所為核心的金融生態圈。目前,駐區資管機構管理資產規模超過17.5萬億元,佔全國1/8以上,駐區金融機構資產規模超150萬億元,佔全國近1/3,是全國總部金融機構聚集度最高、優秀金融人才最集中、人民幣資產流量最大的區域之一。
高站位推進金融法治建設,是築牢完備的金融法律和市場規則體系、保障國家金融管理中心平穩高效執行的堅實保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金融的安全靠制度、活力在市場、秩序靠法治。”北京金融街服務局充分發揮全國首個經濟金融領域國家級基層立法聯絡點作用,聯合金融機構及時提出金融重點領域和新興領域法律建議和法律需求,推動民意民聲更好體現在國家法律和制度設計中。
高水平擴大金融開放,是融入經濟全球化、提升國家金融管理中心國際競爭力和全球影響力的關鍵之舉。西城區緊抓“兩區”建設機遇,推動金融市場開放、資本跨境流動、投融資便利化等政策先行先試,擴大金融領域制度型開放。金融街論壇經過13年的發展,已成長為國家級金融政策宣傳權威釋出平臺、金融與實體經濟良性互動平臺、中國參與全球金融治理髮聲平臺、國際間金融交流合作平臺,被譽為“中國金融改革發展風向標”。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這既是服務實體經濟的職責所在,也是國家金融管理中心建設的內在要求。
科技金融是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重要手段。西城區緊扣科技型企業需求,加強對核心技術攻關、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的全鏈條金融支援,引導服務優質科技型企業在北交所上市。目前已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809家、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341家、專精特新企業304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6家,創新競爭力持續增強。
綠色金融是助力低碳轉型發展的有力措施。西城區持續健全綠色金融服務體系,助推監管部門、行業協會完善綠色金融標準體系建設,鼓勵金融機構豐富綠色金融產品供給,持續加大綠色信貸投放,推動金融機構開展碳核算,落地國家建築綠色低碳技術創新中心,地區綜合能耗、萬元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等綠色發展指標均位居全國前列。
普惠金融是實現社會均衡發展的有效途徑。西城區鼓勵金融機構在普惠信貸領域開展錯位競爭、差異化發展,引導金融機構針對中小微企業生命週期不同階段提供適配的金融產品,探索多樣化、一攬子服務方案,打造“融享匯”服務品牌,暢通政銀企對接渠道,擴大金融政策覆蓋面與觸達率,增強普惠金融“獲得感”。
養老金融是推動養老事業可持續發展的務實舉措。西城區加快構建多層次、廣覆蓋、寬領域、可持續的養老金融服務體系,支援金融機構為銀髮經濟經營主體提供低成本、低門檻、更友好的金融產品和服務,開發符合老年人特點的養老金融產品,探索建立適老金融服務特色網點,增強老年人金融服務便利性、可得性,以金融服務助力銀髮經濟發展。
數字金融是經濟和社會數字化轉型發展的必然要求。金融街充分發揮北京市首個數字人民幣試點示範街區作用,實現“食住行遊購娛醫”場景全覆蓋。充分發揮資料資源在金融行業的乘數效應,依託資源稟賦推進中國資料街建設,助力北京建設資料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綜合試驗區、國家資料管理中心、國家資料資源中心和國家資料流通交易中心。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加強黨中央對金融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是做好金融工作的根本保證。西城區充分發揮地方黨委作用,堅持以黨建守住金融工作之本、以黨建凝聚金融改革之力、以黨建鑄就金融文化之魂,凝聚推進國家金融管理中心高質量發展的磅礴力量。
以強化黨建引領凝聚發展合力。西城區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各項重大金融決策部署,打造“聚力·金融街”黨群服務中心、金融街i客廳等平臺,加速構建“黨建聚勢、人才聚智、資源聚力”和“黨建聯動、資源聯享、人才聯育、服務聯促、實事聯辦、風險聯防”三聚六聯融合發展新格局。
以深化交流互通促進共建共治。西城區創新打造區域化黨建品牌,成立金融街黨建學會,創新推出金融街黨建論壇、金融街黨建大講堂、青年金融論壇等系列活動,常態化開展“融享匯—結對共建”行動,舉辦投融資專場對接活動,疊加街道、金融機構、行業管理部門資源優勢,共聚黨建+金融新合力。
以建設人才高地啟用智力引擎。西城區始終把高質量金融人才隊伍作為推動金融強國建設的第一資源,健全金融人才資源配置體系,發揮“北京西城·高校發展聯盟”作用,啟動“創新人才培養合作”專案,深化與人力服務機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完善“人才總管家—行業管家—服務管家”三級人才服務機制,營造“真心愛才、悉心育才、傾心引才、精心用才”的社會氛圍。
要想每天都能看到八妹的文章,記得點亮“星標”
—end—

金八傳媒往期獲得獎項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
內容及商務合作,請聯絡八妹微訊號:bameihezuo


由於微信改版,公眾號文章不再按時間順序推送文章,而是根據權重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