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金融|中長期限綠色債券發行佔比提升——可持續債券市場季報(2024年二季度)

可持續債券,綠色債券
截至2024年二季度末,我國境內市場發行的各類可持續債券規模合計約8.4萬億元,其中2024年上半年累計發行約3714.1億元。2024年二季度,合計發行各類可持續債券規模1820億元,環比小幅下降3.9%。
貼標綠色債券:二季度發行規模約1401.6億元,環比上升22.4%,募集資金主要投向清潔能源產業。債券期限方面,二季度5年及以上期限綠色債券發行佔比提升,並且新發行兩隻三十年期超長期綠色債券,規模合計40億元。發行成本方面,在有可比債券的綠色債券中,72%具有更低的發行利率。發行場所方面,二季度有過半的綠色債券均在銀行間市場發行。銀行機構承銷情況方面,二季度中國銀行的綠色債券承銷規模和數量均排在首位。二級市場流動性方面,二季度,綠色債券成交量3682億元,平均月度換手率為6.2%,環比均有所上升,4月以來與全市場換手率差距有所縮小。
轉型類債券:二季度共發行22只轉型類債券,規模合計153億元,環比下降35%。包括14只可持續掛鉤債券,規模合計90億元;6只低碳轉型掛鉤債券,規模合計55億元;1只低碳轉型債券,規模3億元;1只轉型債券,規模5億元。
其他可持續發展相關主題債券:一季度共發行了31只鄉村振興債,規模合計213.78億元;6只一帶一路債券,規模合計51.4億元。
創新實踐:申能股份在上交所發行全國首單碳中和綠色科技創新鄉村振興可續期公司債券;蘇州恆泰成功發行全國首單“綠色+住房租賃”雙貼標債務融資工具;興業銀行落地全國首單綠色可持續掛鉤主體科創票據;臨港集團成功發行全球首筆非金融企業離岸人民幣社會責任債券;東吳證券主承全國首單“碳中和+鄉村振興+高成長產業債”成功發行;南方電網成功發行全國首單“兩新”(大規模裝置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綠色債務融資工具。
政策動向:中國人民銀行、國家發改委等七部門釋出《關於進一步強化金融支援綠色低碳發展的指導意見》,為我國金融支援綠色低碳發展提供頂層指引,其中的綠色金融標準體系建設也進一步最佳化與豐富;綠色債券標準委員會發布《2023年度綠色債券評估認證市場執行及相關情況的通報》;ICMA更新發布2024年版《可持續發展掛鉤債券原則(SLBP)》。
請登入興業研究APP檢視完整研報
獲取更多許可權,聯絡文末銷售人員。
點選圖片購買 “興業研究系列叢書”


相關文章